《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恽代英全集(套装1-9卷)》编选了恽代英于1914年至1930年期间,所发表的演讲、撰写的文章、草拟的文件以及与革命同仁的来往信件等历史资料。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理论家和青年运动的领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等,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遗嘱300余万字,是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少数几个著述颇丰的革命家,这些深刻思想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这些丰富的著述分别体现在恽代英在参加革命过程中发表的演讲、撰写的文章、草拟的文件以及与革命同仁的来往信件等方面,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暂时没有内容
党校教育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回顾,有助于总结党校教育的经验和规律以便进一步做好党校教育工作,更好的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党校教育史》正文分为8章,从纵向上和整体上梳理了党校教育的历史全貌后,附录部分又分别叙述了中央党校分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函授教育的发展历史。党校教育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回顾,有助于总结党校教育的经验和规律以便进一步做好党校教育工作,更好的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收录200种纪检监察工作常见文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监督检查文书14种、审查调查文书120种,下册包括案件审理文书(含处置追责)40种和内部决策文书26种。本书逐一从文书制作依据、制作程序、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文书的起草运用、实践把握等进行阐释,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准确运用各种常见文书,进一步提高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有益参考。
本书收录200种纪检监察工作常见文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监督检查文书14种、审查调查文书120种,下册包括案件审理文书(含处置追责)40种和内部决策文书26种。本书逐一从文书制作依据、制作程序、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文书的起草运用、实践把握等进行阐释,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准确运用各种常见文书,进一步提高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有益参考。
彭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本选题为其文集,是先驱文库之一种。本书收集了彭湃从1921年到1929年牺牲前的绝大部分著作,基本上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文章标题绝大多数是原有的,演说、诗歌及书信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资源委员会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属下的一个专门负责工业建设的机构。“九一八”事变后,一些有远见的爱国人士觉察出日本侵略者势必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纷纷向国民政府建言献策,主张大力发展工业,增强国力,及早进行抗战准备工作,于是诞生了资源委员会。该机构自1932年在南京成立至1952年在台湾撤销,先后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军事委员会、经济部、行政院。抗日战争期间,该会在后方大力发展工矿企业,至抗战胜利后,已统领全国(包括台湾省)近千家大中型企业,管辖30多万员工,成为直属行政院的部会级机构。中国的石油、金属矿藏开采和冶炼、钢铁、电力、煤炭、机械等行业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在该会领导之下。新中国成立前夕,该会主要负责人从民族大义出发,领导在大陆的所有企业及其几十万员工弃暗投明。投身新中国的
无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为背景,深入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客体、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与方法,重点梳理、深刻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当代价值和意义。从总体上看,该书稿政治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内容翔实,材料丰厚,结构合理,是一部有理论价值的学术研究专著。
锦华同志作为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处在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同志,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在《国事忆述》这部书中,真实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实施情况、取得的巨大成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历程,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变化,不仅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出版,无论对于党史、国史的研究工作,还是对于满足广大干部、青年和各行各业读者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需要,都是极为有益的。第一,立意恢弘,内容广博。本书所述,涵盖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长达近30年的岁月,涉及这段时期内一系列重要事件和重大决策的原委和经过。例如,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
本书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基层党建研究团队带领的学生开展相关调查的调研成果,同样立足“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开展相关研究。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本书对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四百余村进行了“农村基层党建现状”调研活动,发放问卷七千余份,针对当前中国农村基层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党组织自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及与精准扶贫、靠前书记政策、村社共建、精神文化等问题展开调研,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既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观建构。本书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和政治理论为主线,从阶级利益关系、国家领导体制以及党自身建设等三个基本维度对群众路线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由于群众路线内在结构所具有的革命逻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又要对群众路线进行创新,使其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提供动力和开辟空间。
高放教授是我国研究政治体制问题的著名专家,改革开放以来他持续不懈呼唤政治体制改革,他对1847年第一个共产党建立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做了客观的评析,澄清了我国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和前苏联经验“左”的、教条化的误解,指出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优点、特点和弊端,强调了当今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和强度。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因此,只有发展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和党际民主,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书中有作者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合理化建议,如: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关于不设国家主席、关于政治协商会议、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常任制、关于党政分开、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关于党
作者张正耀,自2014年至2016年担任安徽省委第七巡视组组长。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网对第七巡视组的工作都进行过专门报道。本书收录的是他在此期间从事巡视工作的实践感悟与思考。在书中,作者对巡视工作、巡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省委巡视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巡视巡察结束后,如何启动问责程序等,都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本书记录的是挺纪反腐的生动实践,展现的是巡视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可资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巡视巡察的有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