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已近百年、执政超过七十年的中国共产党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极大地影响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读者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此,我们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书系(典藏版)。本书系包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党?》五种图书,约百万字、百余幅图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揭示中国共产党取得诸多成功的秘密;《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及成效;《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八个方面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展示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程及成就;《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党?》总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设和发展的。本书系用故事讲思想,尽可能引用外
《毛泽东传》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来自英国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迪克·威尔逊先生以严谨的学者态度从事毛泽东研究,在本书的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他在其他领域中活动,同时穿插其个人生活的写法。这种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的全方位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再现毛泽东极富特色的个人风貌,使本书具有可读性。 《周恩来传》迪克·威尔逊先生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搜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他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毛泽东传》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来自英国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迪克·威尔逊先生以严谨的学者态度从事毛泽东研究,在本书的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他在其他领域中活动,同时穿插其个人生活的写法。这种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的全方位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再现毛泽东极富特色的个人风貌,使本书具有可读性。 《周恩来传》迪克·威尔逊先生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搜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他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姜根金著的《民国空军》讲述了:民国空军启程于20世纪初的“风雨飘摇”的时代,是在近代航空事业得到充分孕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孙中山在广东组织和领导革命政府期间,虽然极力倡导航空事业,但面对当时“混战”和“叛逆”相交织的格局,空军发展也只能是时起时伏。国民党统治地位确立后,把各地方空军收编在中央空军的旗帜下,推动了一支较大规模的独立于陆军、海军的中国空军的建设发展。中国抗战时期,她不畏强敌,浴血长空,为保卫祖国主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本书稿精选2005-2018年上海市档案馆的《档案春秋》杂志所刊文章。书稿以档案资料为依托,用严谨质朴的文字和尽可能接近真实的视角,努力还原历史,让读者了解为了共和国的诞生,作出贡献的先烈们的事迹;这些文章既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又能体现集真实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档案文化传播特质。可以达到满足广大读者、特别是经历了那个时代变迁的同龄人的阅读需求。书稿分上下两册,具体有“建党、建国、金融、外交、上海解放、爱国同胞” 6辑,共70篇,70万字,300幅图。
姜根金著的《民国空军》讲述了:民国空军启程于20世纪初的“风雨飘摇”的时代,是在近代航空事业得到充分孕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孙中山在广东组织和领导革命政府期间,虽然极力倡导航空事业,但面对当时“混战”和“叛逆”相交织的格局,空军发展也只能是时起时伏。国民党统治地位确立后,把各地方空军收编在中央空军的旗帜下,推动了一支较大规模的独立于陆军、海军的中国空军的建设发展。中国抗战时期,她不畏强敌,浴血长空,为保卫祖国主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一书,1993年作为“《党的文献》丛书”之一,精选《党的文献》杂志发表过的文章36篇,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最近,人民出版社拟重印该书。根据责任编辑侯俊智同志的建议,我们现编辑了这个“增补本”。 “增补本”在原书基础上增补了《党的文献》近年来发表的反映中共党史重大事件的文章19篇,约20万字,其中有一部分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重大事件的。为保持该书原有风格,对原书收入的文章和编辑体例尽量不做改动,新增加的文章也按原书体例进行编辑。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互促进为中心,诠释了中共党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互关系,考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的历史发展进程,探究了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以及中共领袖人物、重要事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涵盖中共党史学的学科学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及重要事件等诸多领域。
1891年6月26日,丁汝昌率北洋舰队之精华到访问日本。日本朝野人士参观完其暂缺的7000吨级定远、镇远舰后,顿感羞惭,惊恐不安。反观当时的日本,仅有三四艘三四千吨级之巡洋舰。而之后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中国海军从甲午海战至二次大战,几乎一败涂地,直至毫无还手之力。反省这半个世纪中国海军的惨状同时,最应该看的更有日本海军这五十年的发展。日本军舰史,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的一本书,因为几乎每一艘舰艇都或多或少的沾着中国人的鲜血;而这也是我们最应该看的一本书,因为了解历史,了解他们的发展,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正是我们走向强大的必须借鉴!
抗日战争是近代100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在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侨胞团结奋斗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热情支持下取得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最前线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也为世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之概貌,确立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术进步与繁荣,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编辑了这套丛书。 这套丛书是一套学术丛书,丛书规模在50种左右。选题范围,时间上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迄于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内容上
《红色往事》内容系统全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党史口述资料征集方面的重要成果,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可谓党史口述资料的“百科全书”。《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第6册)(文化卷)》是其中一册,记述的重要文化事件有:中共早期报刊、我党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建、创办抗大、延安中央党校、陕北公学、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创办、延安《解放日报》、南方局文委——文化组、西南联大复员北上、国统区的机要通信工作、新中国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初创时期的中国科学院、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的形成、杨献珍的哲学“罪案”、“三家村”始末、“文革”前夕的文艺风波、《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产生前后、毛泽东与《光明日报》、“文革”初期的北大工作组、《教育工作汇报提纲》出台的前前后后、为王实味平反
本书重点研究新的战役形态、战役样式、战役战法、战役指导及指挥、协同、保障等主要问题,揭示信息化条件下战役的客观规律和主观指导规律等内容。
该军最早组建于1931年10月,属4方面军建制。军长为旷继勋,政委为王平章,下辖73师、74师、75师。红4方面军主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留下25军一部坚持斗争。年冬,恢复25军建制。军长为吴焕先,政委为王平章,下辖74师、75师。1933年9月间,红25军在演麻公路遭敌包围,25军被分割。75师由吴焕先、戴季英率领突围会鄂东仍保留25军番号,74师由徐海东率领,退回皖西重新组建28军。半年后两军会合仍编为25军,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下辖74、75两个师。后中央指示25军又进行了改编,军长为程子华,副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参谋长为戴季英,政治部主任为郑位三。全军3000人。“11月,红25军开始长征,1935年8月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1935年9月18日,于陕北之水平镇25军与陕北26军、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 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