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观念的水位》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观念的水位》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
《民主的细节》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专院校学生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阅读使用。 你听说美国标榜言论自由,但你知道有政治正确这个底线紧箍咒吗?你听说美国政府权力巨大,但你知道“公款公用”都要纳税人监督吗?你听说美国进行反恐战争,但你知道前司法部长一次次为萨达姆辩护吗?你听说美国妄图称霸全球,但你知道民众为了帮助巴西农民甘愿买昂贵的咖啡吗?你听说美式民主只是谎言,但旅美学者刘瑜以其老辣、诙谐、生动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发生于美国政治、法律、经济、福利、教育中的真实小事儿。民主到底是意识形态的幻景还是柴米油盐的真切?
《论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是历史上一本系统分析、解读民主制度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写于不同时期,前后相隔5年。上卷讲述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并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以美国为背景阐述了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本书指出了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
热热闹闹看国际新闻,轻轻松松晓世界局势。 原来各国政府那些台面下的事儿都藏在时政新闻里! 在《看懂世界格局的本书》部中,作者王伟细数近代世界史政事件,从资本流向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将其中的是非曲直剖析得淋漓尽致,呈上一部国与国之间的精彩大戏。 《看懂世界格局的本书2》延续上一部书的叙述风格,以“大国之略”为线索,从地缘、经济、国家安全政策、外交等各个层面论述了中国的崛起、东亚地缘政治、中东乱局、币缘战争、金融危机等当前世界性热点话题。书中几乎细数了近代的所有世界战争、局部战争甚至国家内部冲突,并将每次战争各方的利益关系和结果赤裸裸地暴露出来。那些在政治刊物上不太会看到的、当时不能说、后来不想说的 各国外交摩擦与台面下的事,首次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在深入浅出的说理中找到影响世
假如按照人口总量计算,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假如按照经济总量计算,中国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可是,假如按照人均生产效率计算,那么,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弱小国家;假如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中国在世界排名跌落到100位以后。“落后就要挨打",这道理现在很多人都明白,但为什么会落后,真正懂的人不多。如何能改变落后的现状,药方也很多:科教兴国、经济建设、军事强国等等。但这些没有触及根本的原因。中国为什么是今日之中国?欧洲为什么是今日之欧洲?日本为什么是今日之日本?美国为什么是今日之美国?在中国的强国之路上,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我们任重而道远。
本书探讨了20世纪初期全球一体化的黄金时代,1914-1945年各次危机时期全球化的迅速崩溃以及20世纪末重新转向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弗里登敏锐地关注了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悉心研究欧洲、北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刚刚过去的20世纪,并且地清楚地认识目前的局势。
作者从一个普通新加坡人的角度,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书写在李光耀时代的成长经历,为大家呈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新加坡故事”——一个新加坡平民的新加坡故事。 这个故事没有任何血泪,却包含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希望能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新加坡这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同时思考国家的政策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力,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这是继《纳粹德国史》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费舍尔追溯了从中世纪以来德国文化中的反犹现象,及其在基督教、仇外性、生物人种学等多方面的历史渊源……费舍尔对于一手材料及材料的融合可谓驾轻就熟,他能够将各种文学题材揉进一部非凡的学术著作中。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国际政治经典读物,记述了自二战以来主要大国关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涉及了二战后世界政治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作者匠心独具,在编写中史论结合,将对历史的陈述和对历史的评价结合起来,突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全书线索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内容全面,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