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加尔通曾成功预言柏林墙倒塌和苏联解体,在本书中则预言美帝国将于2020年崩溃。本书的亮点,不仅在于对美帝国即将崩溃的惊世预言,更在于预言背后的严谨分析。作者以1980年预测苏联帝国崩溃的理论为基础,深入考察了当前美帝国衰退和没落的原因、过程、方式、时间和地点,谨慎分析了世界未来的世界格局,并对历史上西罗马帝国的兴衰与西方帝国主义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洞察世界政治的风云变幻,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种认识当今超级帝国的全新视野,是一本关心世界未来的有识之士的佳作。
这是一部关于白害对萨达姆之战内幕的爆炸性新闻调查。作者从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入手,对全球各大利益集团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二十多年来布什家族的两代白宫主人都与阿拉伯银行家乃至本拉登家族有着微妙的联系,他们甚至在资金方面帮助布什总统一家避免破产的危机;而老布什也曾在武器上坚决地支持“邪恶”的萨达姆总统。可是,十年后小布什为什么又非要把同一个萨达姆姆置于死地?
经济全球化带来全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社会团体的高度相依。但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对自由贸易与经济开放的社会共识已经全面松动,反全球化浪潮突起,给未来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合作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本书作者着重探讨全球化的发展路径及趋势,从影响全球化的制度性及根源性问题进行剖析,特别是二战后构建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及“镶嵌式自由主义”制度怎样为全球化奠定了根基,全球化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畸形发展,贫富差距悬殊及所得分配两极化如何动摇全球化的社会基础,美国的激进单边主义与对国际秩序的破坏对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及在国际秩序重组中的担当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就全球战略格局变化趋势分析提出,虽然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抬头,但全球化仍在演化而非退化,美国的战略
《世界四大间谍组织机构内幕》——解密现实版“007”组织,解密惊爆眼球的“潜伏”,追寻“超人”们的蛛丝马迹。 他们游离于受法律与道德之外,窃听、偷盗、抢劫、色诱、绑架、暗杀等活动都被合法化。他们是国家所操纵的隐秘的利器,他们一直在颠覆着这个世界,极少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世界四大间谍组织机构内幕》通过对美国中央情报局、克格勃/俄罗斯情报机构、以色列的摩萨德和英国军情六处四个世界著名的情报机构的研究,揭示世界四大间谍组织是如何产生、发展,如何招聘、培养和训练间谍,主要领导人基本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间谍破坏活动的,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间谍云谲波诡的生活。
《大国的幻象:行走世界的日记与思考》是一位新闻人多年行走于美日欧等大国时,边走边记下的文字辑录,其间有诸多令人遐想的场景:与大国政要的“亲密接触”,与国外强势媒体人的唇枪舌剑,与学者的下午茶时光,还有与大众“草根们”的闲话家常…… 在行走中,作者屡屡遭遇文化冲突,他发现:美好或邪恶,中国人看待大国的视角总是略显单一、略带偏见,且往往慵懒地依循西方的思维路径。大国之幻象,正吞噬国人独立思考、谨慎判断之力。是时候西方视角,找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认知逻辑了!
从1994年开始,因为叶利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不只是他自己在官场上的沉浮,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对外政策的巨大变迁,而这种变迁的原因和结果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来说,对于正处在改革开放紧要关头的中国来说,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是恩格斯于1851年8月至1852年9月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有关德国革命的19篇文章组成的一部著作。这19篇文章从1851年10月25日到1852年10月23日陆续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当时的署名是卡尔·马克思,直到1913年人们才知道原作者是恩格斯。1896年马克思的女儿伊琳娜·马克思—艾威林把这些论文汇集成书,并在每篇文章上加上了标题,同时将恩格斯在1852年12月22日发表的《最近的科伦案件》一文增补进去,共为20章,在伦敦以英文单行本出版。恩格斯这一著作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分析革命事件的光辉范例,书中详细地分析了1848—1849年德国工人革命的历史。
作为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本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充满了云谲波诡的争斗,充满了血雨腥风的对抗。间谍作为最活跃的细胞之一,广布在人类社会这个巨大的有机体中,他们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国与国之间的间谍明争暗斗,演绎了一幕幕扑朔迷离、惊心动魄的惊险剧,展现了登峰造极、波澜壮阔的间谍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多间谍的身影闪现于经济、工业、商业等领域,而且样法更新,手段更高,领域更广:卫星侦察,遍布全球;偷听手段,五花八门;窃取“商秘”,神出鬼没;搜集情报,无孔不入;美色当前,谁不动心?楚淑慧主编的《谍影重重:世界谍战和间谍大揭秘》分为9章,包括“政治卧底:足以左右政治格局的变动”“军事潜伏:足以操控军事的进程与胜败”“情色陷阱:原始却极其有效的武器”“双面间谍:TA的身份不止一个”“特别间谍
西方的世界末日预言家声称到205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将会让美国相形见绌。本书的作者埃里克·安德森(Eric C.Anderson)则反驳说,这根本不可能。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巨人,它正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全球主导力量,这对国际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安德森则反对马丁‘雅克这样的世界末日预言家,马丁·雅克预言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将会在2025年之前赶上美国,并且在2050年之前远远超过美国。作为参与华盛顿对华政策的讨论者,安德森通过谨慎的论证认为,事实上北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以合法的政治权力而不是高压手段为基础来发展经济并获得地区主导地位。2020年的中国既不会推行霸权主义,也不会是排外主义的。2020年的中国仍将会专注于经济发展,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成为国际社
作为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本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
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绝大多数国家在宪法条文上都有自由、民主、法治的内容,在政治制度和指导思想上却千差万别?经济实力一直的美国,其大部分选民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国家“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要求国家政治改弦更张?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都视“现代化”为国家的奋斗目标,但中东国家的许多政治家和公民为什么并不推崇“现代化”,反而推崇政治和社会的“化”?纵观优选,世界各国社会都以何标准构建政治秩序并追求怎样的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更替、历史的推演,各国政治目标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存在亘古不变的优选目标,值得全人类为之奋斗呢?《世界政治的优选目标》就是对这一话题的集中探索。作者认为,安全、财富、信仰、自由、公正,是世界政治的永恒主题、基本价值和优选目标。人们追逐权力、创建国家、提倡民
作为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观念的水位》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观念的水位》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
1991年,东欧风云突变,庞大的苏联顷刻之间解体,给世间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弹指间又过去了15年,慢慢地许多内幕被揭露出来。苏联解体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也逐渐清晰,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廓清事情的真相。 西班牙著名记者拉斐先生曾经长期驻守莫斯科,亲历了苏联解体的前后过程,并且同政变各方的首脑人物亲密接触,掌握了大量手的可靠信息。他在本书中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世界形势与欧洲秩序的跌宕,“从前的苏联”和“开放的苏联”的主要状况,苏联的民族矛盾和权力真空,总统制的实行,切尔诺贝利事件的震荡,政变和解体,以及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等等。 长期以来,人们对苏联解体的真实原因和它的后果疑惑颇多,观点相左。作者经过长时间的采访、调查、分析、思考和研究,终于写出这部34万字的客观“报告”,
本书由一系列从未披露过的内幕故事组成,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舞台的惊心动魄,以及中国未来三至五年在地缘政治上将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如何应对这些重大挑战,取决于能否做出准确的战略研判,以及在外部环境“新常态”下能否把握“冲撞的艺术”并培养出一种成熟的心态。
作者自1993年出版此书以来对当前国际冲突的诠释,18年前,学者辛旗先生在全球视野下对“文明冲突与融合”进行开创性研究,准确论述和预测了世界复杂多变的局势,破解历史谜局。其后时世变迁,预言一一应验。近年来,辛旗先生对国际格局和文明走向变迁多有新论。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后他又深度观察,洞悉其复杂根源和深远影响,言人所未言,论事实真相。
从1994年开始,因为叶利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不只是他自己在官场上的沉浮,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对外政策的巨大变迁,而这种变迁的原因和结果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来说,对于正处在改革开放紧要关头的中国来说,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
这本书是傅莹的第三部文集,延续了《看世界》的呈现方式,分为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化与中国角色、国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形势、亚洲和平问题、人工智能、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等多个主题,重点回应了国际上对中国的诸多疑问和关切,也包含了对社会大众关心的国际问题的解答,有助于读者了解新的全球趋势和国际关系发展脉络。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作为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有着遍布世界各地、细密如蛛网的情报系统。CIA的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地形隐蔽,防卫森严,从不对外开放,只有政府官员,以及与其工作相关的客户和雇员才能凭证进入,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为它工作。 CIA在招募特工的时候精挑细选,有着严格的标准:往往会选择那些上层社会出身的人,举止高雅,学问广博,身手不凡,冷酷无情——你想到谁了? 它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双雄并列,它是我们在好莱坞大片里最常看到的美国情报组织之一。在几乎所有的电影中,CIA的人都从事着出生入死的危险工作,稍不留神就可能会牺牲。可事实上,他们真有这么神秘勇猛?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全面介绍了CIA的机构设置、历史和变革,以及在现代反恐新形势下的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