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政治保守主义的历史著作,鲜活又犀利,它从19世纪保守主义的起源谈起,直至当今的硬右翼。 两百年来,保守主义直面自由主义现代性并适应之,使保守主义之 保守 的名声不攻自破。其结果是,右翼赢得了长期的权力,并有效地成为政治中的主导传统。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保守主义者相互之间依然纷争不断:究竟要与自由主义和民主达成何种程度的妥协,或者哪些价值观需要被捍卫以及如何去捍卫。在本书中,埃德蒙 福西特对这段冲突的历史进行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澄清了关键的理念,并阐明了当今右翼内部的争论。他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生动地讲述了右翼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故事。这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包括:詹姆斯 麦迪逊、埃德蒙 伯克和约瑟夫 德 迈斯特等先驱,资本主义早期的敌敌友友,宗教捍卫者,以及现代政党的
公元3 9世纪欧洲历史从古代转向中古。半个世纪以来,依赖于某些经典叙事性史料建立的宏大叙事备受挑战,新的史料与新的解释多种多样。在这一学术背景之下,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 3 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随着古代罗马帝国遭遇政治和军事危机,多元化的政治思想涌现,帝国东西部也踏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东部地区率先成功转型为神圣的罗马帝国,而西部则经历了帝国消失、蛮族王国兴起、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基督教化,并于7 8世纪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教精神世界。9世纪加洛林王朝以独特的方式复兴罗马帝国,从而明显地回归到从古代罗马帝国向中古神圣的罗马帝国的历
作者在《抽签的政治史》中指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代表权面临合法性危机,西方自由民主代议制已经无力应对无所不能的金融资本主义、日渐扩大的不平等鸿沟和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新秩序所带来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背景多样化的群体、有识之士、研究者和社会实践者广泛进行了多样的社会试验,自下而上地积极寻求变革。这些试验将历史上世界多数传统政治制度中的抽签做法与商议规范相结合,与更具包容性和异质性的公共领域的话语相结合。作者认为,这种将抽签、代表性抽样和商议相结合的新式民主将是 民主 3.0 版 ,是对古代民主与 19 世纪和20世纪西方选举民主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40余年中国的战略决策,其内容包括联盟、局部战争、国际危机管理、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全面战备、建构均势战略,等等。通过重新研究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 炮击金门 、援越抗美、调整对美政策、中苏关系 正常化 等六个案例,揭示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初步建构了研究中国战略决策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大局观典藏版 世界不是平的 谁忽视了地缘政治,谁就将遭到地理的报复 ★与崛起中的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相比,中国在地缘上具备哪些优势?为什么卡普兰说,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取决于全球贸易,更取决于其潜在影响地区的地理环境? ★欧洲地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欧洲的条块分割,英国脱欧所带来的痛苦拉锯如何反映这一地理宿命?德国的中心地理位置和它的内在文化态度将如何决定欧洲未来? ★怎样的地理因素促使北约成员土耳其与美国做对,深度介入叙利亚冲突?为什么说,在通信和武器装备的革命性迭代中,地理对中东的影响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有价值? ★ 在 美国已经过时了 的新世界,墨西哥与美国的关系如何演变?如今,1亿多墨西哥人处于动荡的深渊,美墨边境的高墙已无法阻挡由此造成的偷渡潮。地图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是作者1990-1993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这本书还是中国学者出版的一部有关乔治.凯南的研究专著。1993年之后,作者两次到美国做长期的学术研究(1994年1-7月,以及1999年8月-2000年7月),也多次赴美参加短期学术活动,有很多的机会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特别是1994年1-7月,作者作为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的研究员,在美国从事档案研究,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普林斯顿大学赛利.马德手稿图书馆等地查阅了很多与凯南有关的一手文献资料。现在出版增补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中国学界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曾经影响美国冷战时期对外战略的 遏制之父 乔治.凯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政策建议。
1933年, 当意大利法西斯领导人伊塔洛 巴尔博率领飞行队抵达芝加哥时,这位黑衫党的成员、墨索里尼的下属,竟然受到了美国本土民众与官方*热情的欢迎:芝加哥用其名命名了一条大街以示纪念;为了欢迎这位意大利人,芝加哥民众甚至全体起立示以纳粹举手礼。纽约民众(尤其是许多意大利裔移民)继而在市中心集会欢迎他的到来 ,就连富兰克林 罗斯福也请他共进午餐。 这就是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暴力在全国各地变得稀松平常、集权势力威胁自由民主、政治局势充满了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反犹主义重新抬头、民众情绪极易被煽动蛊惑 本书中, 艾拉 卡茨尼尔森试图全面地理解罗斯福 新政 时期及其后至今的美国历史, 多个层面的 恐惧 在本书中交叠出现:美国国会的政客们深惧 所倚重的南方利益格局被破坏,故全力维持种族隔离政策,不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丁 阿尔布劳继《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之后与新世界出版社合作的又一力作,本书全面系统的阐述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大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系统地向外国读者介绍了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消除贫困、构建 一带一路 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方面取得的成就。
当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扩张制约的时候,这种状况就被称之为依附。当某些国家可以在自我推动下进行扩张、而另一些国家只是作为这种扩张的反应而获得发展时,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各国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总是具有依附的形式;依附关系制约一国内部的经济结构,而各民族经济的结构性条件又决定这种依附性结构的运行;打破依附状态的*办法是改变内部结构,而不是将内部结构与外部影响隔绝开来。从这种理论出发,作者深入讨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全球经济依附关系,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自主发展给予了深切的关注。
每卷包括五部分:(一)古今中外的重要政治学经典;(二)改变政治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事件;(三)影响各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政治人物;(四)对人类政治生活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理论;(五)人类有史以来的基本政治制度。每部分有两篇文章。有作者的主观分析和评论,也包括各国政治学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成果。 第四卷 名著 有《论语》《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 事件 有汉朝的建立、巴黎公社; 人物 有伯利克里、李光耀; 思潮 有功利主义、政治精英主义; 制度 有专制、帝国。
本书是《苏联高层决策70年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多卷本著作中关于苏联决策层外交战略和政策方面决策的相关章节的结集,主要论述1917 1991年苏联外交决策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和外交得失。苏联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因苏联解体而淡出学术界的视野。在《苏联高层决策70年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多卷本著作中,苏联外交决策问题的论述镶嵌在苏联高层决策的总体结构之中,显得比较分散。把苏联外交决策问题单独提炼结集,有助于读者对苏联外交决策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线索。苏联外交战略和政策研究需要不断加深。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 ,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 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 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屠刀,有组织地对所有图西人展开屠杀。一部分图西人钻进沼泽、树林和山上,每天像猎物躲避猎人似的逃命,白天吃生食、喝露水,晚上睡在泥浆里,好不容易才活到了屠杀结束。然而,当他们回到镇上,却发现刽子手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得像从前一样,和这些胡图人继续生活在一起…… 大屠杀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胡图人为什么要
本论文集是作者近年来研究冷战时期东亚地区国际史与中国有关的外交政策所公开发表的成果,主要内容是研究二战后期到全球冷战结束大约50年的东亚地区国际史的一些问题的体会,特别是冷战的兴起到终结带给东亚的影响。从这些历史课题的研究中了解到,当今很多发展趋势和一些障碍等,有不少实际上都是那个时代的国际体系、区域问题的矛盾和演变的延续或遗留物;当今东亚国际体系的出现及其诸多特点,显然是非预期的,其发生与演变的部分逻辑的确早已经蕴含在二战后期直到冷战时代的争论之中。关于冷战对东亚的影响,作者与国内学界同仁共同努力一个时期之后的确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前面的路仍然很长,这些研究对其后的冷战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本报告分为14章,内容全面,分析深入。不仅包括对2021 年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总体形势和基本特征的概括介绍,还分洲别、分国家对其政党政治发展演变历程、政党制度特点、2021 2022年动态作详细阐述总结,并就未来形势作出展望。此外,本报告还从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前景三个维度分条缕析整理国外政党评价评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要观点。
本书《国家起源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谢维扬和历史系讲师赵争主编的会议论文集,共收录国内外论文24篇,围绕 国家的起源 这个历史研究主题,具体包括 国家是如何形成的 、 如何科学地研究国家的形成 等历史学问题,中西方学者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权入手做了形形色色的研究和多角度的论述,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案例分析,内容涉及国家形成的模式,中国先秦史研究,原始社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跨文化比较研究,埃及、希腊、太平洋群岛等地区的国家形成问题,研究范围广泛,也有一定的深度,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集。
本书以美国 印太战略 及美国与印度的战略互动为基本框架,重点考察分析美国与印度海上合作的主要领域、动力来源和制约因素。本书有助于充分认识美国 印太战略 逻辑和美国与印度的战略互动关系,准确把握 印太战略 框架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合作的发展态势,为思考探索中国的战略规划和风险应对提供潜在基础。
族裔问题是当今美国社会为敏感、有争议、也有影响的核心问题之一,族裔政治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研究美国政治的重要课题。本选题以美国不同时期移民结构的变化为经纬,集中研究了美国 老移民 与 新移民 、白人族群与非白人族群的变迁和差异,并对美国族裔政治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同时还从美国多民族、多种族的视角解读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基础、本质、历史变迁和运作机制,探讨了美国政治体制在消解各种社会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与进步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填补了国内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不足,内容涉及各不同时期美国的移民政策、族裔冲突与融合理论、政党认同、选举表现、族裔组织等各方面,
本书力图从以下方面突出其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新的研究视角。将拉美社会主义特别是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 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视野下,从世界和地区社会主义发展的视角,探寻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处于低潮的背景下,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崛起的内在原因。第二,客观揭示拉美社会主义特别是拉美民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拉美民族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缺乏直接联系,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在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方面具有民族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特征。第三,关注拉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韧性。拉美社会主义思潮和理论源远流长,然而拉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实践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曲折道路,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在逆境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坚强历史韧性。本项目将对拉美社会主义的历史韧性及其社会基础进行重点研究。第四,
马里亚特吉(Jos Carlos Mari tegui,1894 1930)是秘鲁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秘鲁共产党创始人、拉丁美洲杰出的共产主义运动领袖。《马里亚特吉文选》收集了马里亚特吉的一些重要著作,如《当代舞台》和《关于秘鲁国情的七篇论文》,甚至还包括一些从未被翻译和被出版的著作。哈利? E.瓦登(Harry E. Vanden)和马克?贝克尔(Marc Becker)选取了马里亚特吉*有代表性的篇章,为读者提供了充实的资料来鉴赏马里亚特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特质。文选的很多篇章源自马里亚特吉的《全集》,涵盖了马里亚特吉研究秘鲁和印第安美洲(拉美)现实的诸多领域,内容上分为九个部分,具体是关于秘鲁和印第安美洲国情的研究(*部分)、秘鲁和土著主义(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第三部分)、 帝国主义(第四部分)、政治、组织、农民、工人和种族(第五部分)、女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国际政治经典读物,记述了自二战以来主要大国关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涉及了二战后世界政治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作者匠心独具,在编写中史论结合,将对历史的陈述和对历史的评价结合起来,突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全书线索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内容全面,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扛鼎之作。
......
《事典:90年代日本的课题》是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主持编著的一部大型政策研究论著。书中所收集的25篇研究报告的研究人员,多为日本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人数达200余人。作者们从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的挑战,提出了90年代日本可能出现的新课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课题的政策建议和主张。我国和日本的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等虽有很大不同,但书中提到的许多课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从这个意义上讲,书中提供的大量信息、新鲜观点和政策主张,对我国广大从事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做实际工作的人员来说,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阅读《事典:90年代日本的课题》,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日本的了解,而且可以启发我们对解决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路。《事典:90年代日本的课题》的中文版得以在我国出版发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