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史宬·传统与秩序:伯克、法国大革命与西方政治的演化(读懂伯克,才能读懂现代国家及其政治)
    •   ( 324 条评论 )
    • 刘业进 /2024-10-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埃德蒙 伯克的一生可以用 失败,失败,失败,部分成功,再次失败,最终和彻底的胜利 来概括,两百多年来,他声誉日隆,是现代世界政治的中枢性思想家。他倡导的继承传统、尊重秩序与自由、既要保存又要改革等思想,成为现代世界政治的主要观念。 本书全面讲解了埃德蒙 伯克1790年出版的代表作《法国革命论》。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暴力、恐怖事件让伯克深为担忧,他深刻剖析大革命中的国民议会的形式、构成等问题,从人类代际文化传递和累积文化演化的角度分析大革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伯克极为重视社会精英和财产权的作用,强调健全的理性和社会习俗,重视在社会连续性原则和原始契约原则下进行社会改良,力图避免采取激烈的革命措施,主张审慎是政治的首要美德,远离抽象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权利,十分看重权力的平稳交替和社会和谐稳

    • ¥76.8 ¥128 折扣:6折
    • 史宬·莎士比亚历史剧与英国王权(高全喜最新力作,跟着莎士比亚读英国政治史,一部用莎士比亚历史剧重构的早期现代英国王朝史)
    •   ( 326 条评论 )
    • 高全喜 /2024-08-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为什么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八世、理查三世等是强有力的君主形象?为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麦克白会生出弑君篡权的野心?为什么胖老头儿福斯塔夫会成为莎翁戏剧乃至英国文学史中最受喜爱的经典形象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了一系列或理想或邪恶的君主形象、创造了福斯塔夫等具有英国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经典角色,把《大宪章》的签署、英法百年战争、两大家族的玫瑰战争、都铎王朝的成立等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融入了历史剧中,用绝妙的政治想象力勾勒出了英国王权演化的政治逻辑。 本书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为切入口,融文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重新审视英国王权从君权神授、王者尊崇到王在法下的变迁过程,为理解英国政治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同时也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欧洲现代国家形成的

    • ¥76.8 ¥128 折扣:6折
    • 启蒙叙事:从伏尔泰到吉本的世界主义史学
    •   ( 4 条评论 )
    • (英)欧布里恩|译者:朱琦//刘世英 /2025-03-01/ 华夏
    • 中译本前言朱琦 宋神宗誉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将之命名为《资治通鉴》;古罗马西塞罗曾言,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光辉,记忆的生命,古代社会的信使”(《论演说家》2 35)。可见东西方古代传统都明白史书之于治道的意义。 此书所涉及的五位史家都是西方启蒙时代之后的大家,对于西方现代思想和治道可谓影响极大。而我国近四十多年来也大致跟随西方现代思想的脚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颇深的影响。作者看待这五位史家的视野颇有旨趣,他在前言中即提到“这里讨论的所有史家都采取了以文化为中心的创作姿态……”,谈论伏尔泰时尤其强调他“ 多从文化而非政治的角度来理解”。然而,伏尔泰的作品——无论史学作品还是所谓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与 、王权相关;而且西方 政治思想史家沃格林也曾说,

    • ¥54.7 ¥98 折扣:5.6折
    • 英美日海洋战略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海洋观研究 胡德坤,胡杰,刘娟,刘潇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501
    •   ( 0 条评论 )
    • /2024-12-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国、美国和日本是人类海洋文明演进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海洋强国,其海洋战略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海洋观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在世界海洋文明史上各自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英美日仍是大国海洋博弈中的重要 玩家 ,依旧在深刻影响着国际海洋政治和海洋秩序的走向。有鉴于此,系统探究英美日海洋战略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海洋观,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洞察世界海洋文明史演进的规律,加深对人类探索海洋、利用海洋、治理海洋等相关问题的认知,而且也能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启示。 本书主要由三编和综论共四个部分构成。前三编分别梳理了英国、美国、日本海洋战略的历史发展脉络,提炼并分析了三国海洋观的内涵及其变迁。在此基础上,综论部分对英美日的海洋战略与海洋观进行比较研究,归

    • ¥84 ¥168 折扣:5折
    • 突破(欧洲的现代化起源1492-1848)
    •   ( 2 条评论 )
    • 叶成城| /2024-09-01/ 中国社科
    • 本书主要关注1492-1848年西欧 在面对地理大发现等外部冲击时,如何通过内部改革推动现代化,并逐渐影响 的兴衰。本书重点讨论了为何同样经历地理大发现,西欧各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首先,作者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入手,通过对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和分期,分析了不同波次现代化涉及的时空范围和因果机制,提出了影响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其次,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了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等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伐化进程,揭示了在外部冲击之下, 能力和利益集团这两个关键变量在推动或阻碍现代化中的作用。 ,书中总结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现代化的动态理论,为理解现代化的 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 ¥58.32 ¥108 折扣:5.4折
    • 保守主义思想:从伯克到艾略特 了解英美保守主义思想的之书
    •   ( 2 条评论 )
    • [美] 拉塞尔·柯克Russell Kirk) /2024-11-12/ 贵州人民
    • 拉塞尔·柯克所著的《保守主义思想》可以称得上是对20世纪美国保守主义 的贡献之一。从立意构思,到对保守主义思想 重要人物的选取,它在每一方面都做得极为出色,并借此开启了美国现代保守主义运动。 这本书着力清理保守主义思想谱系,其内容可以概述为:以保守主义思想脉络的缕析为轴心,前以保守主义思想核心的凝练概括为导引,后以保守主义面对衰颓的当代复兴为支援,从而为保守主义绘制了一幅由史及论的完整图景。作者柯克亦被人恰如其分地称之为“赋予保守派以身份”的思想家。 它并不是党派行动指南,而是试图界定“保守”和“保守主义”,梳理保守主义者们关于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原则。或者 具体一些,是想探讨英国和美国保守主义的精神何在;英格兰和美国具有什么样的共同观念体系,让那些有着保守天性之人能够持续抵制法国

    • ¥73.8 ¥148 折扣:5折
    • 美国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的兴起
    •   ( 9 条评论 )
    • 杜华 /2023-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国的建国一代 容忍 了奴隶制的存在,直到19世纪40年代,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想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奴隶制的消亡。但仅仅二十年后,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陷入内战,奴隶制随之被彻底摧毁。反奴隶制政治的兴起和胜利,可谓是 美国历奇特的政治和思想反转之一 。本书以废奴运动为中心,从三个层面探讨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兴起之谜。首先,考察1835年邮件运动,分析废奴主义者如何突破国家权力和普通民众的双重压力,推动奴隶制问题的全国化和政治化。其次,以 人身自由法 为中心,分析废奴主义者如何推动北部州制定对奴隶制不利的法律,进而推动地方层面的反奴隶制政治的发展。再次,从 奴隶主权势 观念入手,研究废奴主义者创造的政治话语和观点如何影响和塑造了美国的政治文化。本书认为,废奴主义者持续的抗争行动,改变了全国政

    • ¥64 ¥128 折扣:5折
    • 理想国译丛053: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
    •   ( 83 条评论 )
    • (法)让·哈茨菲尔德|责编:许庆元|译者:龙云//孙旋 /2022-03-01/ 北京日报
    •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 ,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 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 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屠刀,有组织地对所有图西人展开屠杀。一部分图西人钻进沼泽、树林和山上,每天像猎物躲避猎人似的逃命,白天吃生食、喝露水,晚上睡在泥浆里,好不容易才活到了屠杀结束。然而,当他们回到镇上,却发现刽子手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得像从前一样,和这些胡图人继续生活在一起…… 大屠杀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胡图人为什么要

    • ¥68.3 ¥118 折扣:5.8折
    • 全球政治的时间维度(理论与历史)/中国与世界秩序研究丛书
    •   ( 1 条评论 )
    • 曹德军|总主编:杨光斌 /2024-10-01/ 中国社科
    • 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时间构成了 政治的基本维度。在结构与能动者的互构过程中,时间变量潜移默化地塑造出一幅复杂交织、跌宕起伏的 政治图景,揭示出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延绵。自“行为主义革命”以来, 关系主流理论致力于追求普适宏大的社会规律,忽视对时间情境的把握,时常难以解释间断均衡的 政治轨迹。基于对静态化与横向化的截断分离思维的反思,本书解构了西方政治学的单线性时间观,提出 政治学的实践性时间观。建构实践导向的非线性时间观,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日益不确定世界的“时间性”理解。本书一方面将跨区域文明的发展置于 时空压缩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比理解;另一方面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与关键节点概念,洞察 制度变革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动力。 除绪论外,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系统聚焦线性时间观演化、

    • ¥79.92 ¥148 折扣:5.4折
    • 国际劳工组织
    •   ( 5 条评论 )
    • 李西霞 /2022-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的专门机构。其组织机构主要为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目前有187个成员国。其宗旨在于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本书系统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与概况、行动领域、多边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64 ¥128 折扣:5折
    • 民主雅典的精英与大众
    •   ( 26 条评论 )
    • ( 希)约西亚奥博Josiah Ober) /2022-05-16/ 郑州大学
    • 本书试图所要阐释的是,一个古代城邦政治体系的社会根基和内部运转。 作者将年鉴学派社会史的核心原则(重要的是理解普通人的“心态”),与当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洞见(把文本视作必须根据与受众的关系来理解的象征体系)结合起来。得出的结果,是对一个古代城邦的政治发展做这样的解读:它 多的是与演说术、大众意识形态而不是和政治制度、风云人物、派系斗争或外交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希望以此说明:雅典人并非 理性但却合乎逻辑的决策过程;有效的领导力与真正的人民主权的共存;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霸权,但至关重要的是,这种霸权并非有闲阶级的工具。 此外,作者还论证了,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是如何形成、维持,并通过规则(法律和政治制度)和话语(尤其是公共演说)的生成来繁殖的。这对政治理论学者来说,应当有点意义。

    • ¥63.9 ¥128 折扣:5折
    • 全球政治的时间维度(理论与历史)/中国与世界秩序研究丛书
    •   ( 2 条评论 )
    • 曹德军|总主编:杨光斌 /2024-10-01/ 中国社科
    • 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时间构成了 政治的基本维度。在结构与能动者的互构过程中,时间变量潜移默化地塑造出一幅复杂交织、跌宕起伏的 政治图景,揭示出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延绵。自“行为主义革命”以来, 关系主流理论致力于追求普适宏大的社会规律,忽视对时间情境的把握,时常难以解释间断均衡的 政治轨迹。基于对静态化与横向化的截断分离思维的反思,本书解构了西方政治学的单线性时间观,提出 政治学的实践性时间观。建构实践导向的非线性时间观,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日益不确定世界的“时间性”理解。本书一方面将跨区域文明的发展置于 时空压缩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比理解;另一方面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与关键节点概念,洞察 制度变革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动力。 除绪论外,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系统聚焦线性时间观演化、

    • ¥85.6 ¥148 折扣:5.8折
    • 国际政治的层次衍化与行为互动/郑州大学政治学丛书
    •   ( 0 条评论 )
    • 石杰琳//任中义|责编:赵丽 /2020-12-01/ 中国社科
    • 随着 政治的发展,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对于解释当今纷繁复杂的 政治现象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政治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要求用多维的视角解析 互动的规律,阐释行为互动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动因。因此,分析 政治的新变化,阐释 互动的行为旨趣需要有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 政治的层次衍化分析正是在传统 政治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根据 政治的新变化新趋势从 体系、 安全、 治理、个人层面分析 互动的变化及其对 行为的影响。

    • ¥51.5 ¥89 折扣:5.8折
    • 巴尔干两千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D.卡普兰(Robert D.Kaplan) /2018-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被称为“欧洲桶”?为什么这个地区会成为欧洲最为动荡的地方?著名地缘学家在游历巴尔干诸国的深沉旅行中,回顾了巴尔干地区的漫长历史,以深刻的洞察力、以冷静犀利的纪实笔触,呈现了这一地区复杂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以及背后大国势力的竞相角力,从奥斯曼征服到科索沃战争,巴尔干一直扮演着欧亚政治版图变化的重要力量。

    • ¥58.2 ¥98 折扣:5.9折
    • 新世界中的旧秩序(东南亚四国发展的比较历史分析)/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丛书
    •   ( 7 条评论 )
    • 释启鹏|责编:侯聪睿 /2023-06-01/ 中国社科
    • 立足东南亚四个 数百年的历史演进,本书致力于回答“为什么在经历了民主转型、新自由主义改革乃至 独立与民族解放之后,第三世界 依旧难以扭转自身的发展命运”。基于比较历史分析,本书认为第三世界 所经历的种种变革都几乎是由精英 的,旧秩序中的阶级关系与社会结构被保留下来。依附性的人身关系、碎片化的权力结构以及事实上的权力世袭机制等“前现代”因素与那些作为“现代性”价值的市场体系和民主制度结合在了一起。脱胎于封建一殖民时代的权力精英在历经多次变革之中依旧展现出强大的历史延续性,这使得普通民众拓展实质自由的诸多努力变得异常艰难。

    • ¥74.1 ¥128 折扣:5.8折
    • 非洲族群政治研究 蒋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2
    •   ( 5 条评论 )
    • 蒋俊 /2024-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非洲多族群国家族群政治的专题性、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在理论上,通过非洲的实例对族群政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有所回应,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在视角上,既将非洲视为一个整体,也重视国别案例,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方法上,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以族群政治学为指向,同时引入人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本书力图揭示非洲族群政治的本质特征,深入探知族群冲突的内在逻辑与族群整合的合理途径。在研究非洲国家族群冲突时,不仅分析冲突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类型与原因,也着重阐释族群建构、族群动员的机制和动力。在研究非洲国家族群整合时,一方面 眼光向上 总结政治和制度框架下族群整合的宏观模式,另一方面 眼光向下 探寻族群整合的本土方案与传统实践。

    • ¥59 ¥118 折扣:5折
    • 罗马帝国的元老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J.A.塔尔伯特(Richard J.A.Talbert) 著;梁 /2018-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元老院,作为古罗马帝国时期很重要的政府机构,它不仅仅是古罗马贵族统治的支柱,更重要的是古罗马帝国的核心体系。 理查德·J.A.塔尔伯特著的《罗马帝国的元老院/古典学译丛》研究了古罗马帝国早期帝政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238年)元老院的构成、议事程序及相关职权。特别为古罗马的史学大家,如(老)普林尼和塔西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吸引了铭文和律法史家们对元老院靠前的全面研究。 理查德·J.A.塔尔伯特系美国当代历史学家和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专家,他长年致力于古罗马政体及其相关研究,本书可谓是作者多年潜心专研古罗马政体的很好力作。 帝国时代罗马复兴,不仅仅是西方游戏世界的热门主题,更是当今现实追求的霸权梦想。可以说,本书因为揭示了至今依然神秘的政体——罗马帝国的本质及其演变的政体动因,跃然成为罗马史研究

    • ¥51.2 ¥88 折扣:5.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