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政治保守主义的历史著作,鲜活又犀利,它从19世纪保守主义的起源谈起,直至当今的硬右翼。 两百年来,保守主义直面自由主义现代性并适应之,使保守主义之 保守 的名声不攻自破。其结果是,右翼赢得了长期的权力,并有效地成为政治中的主导传统。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保守主义者相互之间依然纷争不断:究竟要与自由主义和民主达成何种程度的妥协,或者哪些价值观需要被捍卫以及如何去捍卫。在本书中,埃德蒙 福西特对这段冲突的历史进行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澄清了关键的理念,并阐明了当今右翼内部的争论。他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生动地讲述了右翼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故事。这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包括:詹姆斯 麦迪逊、埃德蒙 伯克和约瑟夫 德 迈斯特等先驱,资本主义早期的敌敌友友,宗教捍卫者,以及现代政党的
埃德蒙 伯克的一生可以用 失败,失败,失败,部分成功,再次失败,最终和彻底的胜利 来概括,两百多年来,他声誉日隆,是现代世界政治的中枢性思想家。他倡导的继承传统、尊重秩序与自由、既要保存又要改革等思想,成为现代世界政治的主要观念。 本书全面讲解了埃德蒙 伯克1790年出版的代表作《法国革命论》。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暴力、恐怖事件让伯克深为担忧,他深刻剖析大革命中的国民议会的形式、构成等问题,从人类代际文化传递和累积文化演化的角度分析大革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伯克极为重视社会精英和财产权的作用,强调健全的理性和社会习俗,重视在社会连续性原则和原始契约原则下进行社会改良,力图避免采取激烈的革命措施,主张审慎是政治的首要美德,远离抽象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权利,十分看重权力的平稳交替和社会和谐稳
公元3 9世纪欧洲历史从古代转向中古。半个世纪以来,依赖于某些经典叙事性史料建立的宏大叙事备受挑战,新的史料与新的解释多种多样。在这一学术背景之下,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 3 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随着古代罗马帝国遭遇政治和军事危机,多元化的政治思想涌现,帝国东西部也踏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东部地区率先成功转型为神圣的罗马帝国,而西部则经历了帝国消失、蛮族王国兴起、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基督教化,并于7 8世纪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教精神世界。9世纪加洛林王朝以独特的方式复兴罗马帝国,从而明显地回归到从古代罗马帝国向中古神圣的罗马帝国的历
为什么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八世、理查三世等是强有力的君主形象?为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麦克白会生出弑君篡权的野心?为什么胖老头儿福斯塔夫会成为莎翁戏剧乃至英国文学史中最受喜爱的经典形象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了一系列或理想或邪恶的君主形象、创造了福斯塔夫等具有英国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经典角色,把《大宪章》的签署、英法百年战争、两大家族的玫瑰战争、都铎王朝的成立等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融入了历史剧中,用绝妙的政治想象力勾勒出了英国王权演化的政治逻辑。 本书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为切入口,融文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重新审视英国王权从君权神授、王者尊崇到王在法下的变迁过程,为理解英国政治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同时也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欧洲现代国家形成的
作者在《抽签的政治史》中指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代表权面临合法性危机,西方自由民主代议制已经无力应对无所不能的金融资本主义、日渐扩大的不平等鸿沟和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新秩序所带来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背景多样化的群体、有识之士、研究者和社会实践者广泛进行了多样的社会试验,自下而上地积极寻求变革。这些试验将历史上世界多数传统政治制度中的抽签做法与商议规范相结合,与更具包容性和异质性的公共领域的话语相结合。作者认为,这种将抽签、代表性抽样和商议相结合的新式民主将是 民主 3.0 版 ,是对古代民主与 19 世纪和20世纪西方选举民主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40余年中国的战略决策,其内容包括联盟、局部战争、国际危机管理、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全面战备、建构均势战略,等等。通过重新研究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 炮击金门 、援越抗美、调整对美政策、中苏关系 正常化 等六个案例,揭示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初步建构了研究中国战略决策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大局观典藏版 世界不是平的 谁忽视了地缘政治,谁就将遭到地理的报复 ★与崛起中的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相比,中国在地缘上具备哪些优势?为什么卡普兰说,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取决于全球贸易,更取决于其潜在影响地区的地理环境? ★欧洲地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欧洲的条块分割,英国脱欧所带来的痛苦拉锯如何反映这一地理宿命?德国的中心地理位置和它的内在文化态度将如何决定欧洲未来? ★怎样的地理因素促使北约成员土耳其与美国做对,深度介入叙利亚冲突?为什么说,在通信和武器装备的革命性迭代中,地理对中东的影响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有价值? ★ 在 美国已经过时了 的新世界,墨西哥与美国的关系如何演变?如今,1亿多墨西哥人处于动荡的深渊,美墨边境的高墙已无法阻挡由此造成的偷渡潮。地图
事实上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曾经过部落组织阶段,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社会发展出了政治机构,包括维持和平和统一法律的中央集权 。 某些社会继续向前,创造出了向公民负责的政府。 我们将这些机构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在 很多发展中 ,它们却依然付诸阙如,或不能运转,甚至经常给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么,为什么有些 获得了成功而另一些则失败了?本卷的目的,就是详述那些已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基本政治机构的起源,从而填补历史健忘症所造成的空白。 当代 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福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 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政治秩序的起源》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 个现代 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是作者1990-1993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这本书还是中国学者出版的一部有关乔治.凯南的研究专著。1993年之后,作者两次到美国做长期的学术研究(1994年1-7月,以及1999年8月-2000年7月),也多次赴美参加短期学术活动,有很多的机会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特别是1994年1-7月,作者作为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的研究员,在美国从事档案研究,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普林斯顿大学赛利.马德手稿图书馆等地查阅了很多与凯南有关的一手文献资料。现在出版增补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中国学界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曾经影响美国冷战时期对外战略的 遏制之父 乔治.凯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政策建议。
1933年, 当意大利法西斯领导人伊塔洛 巴尔博率领飞行队抵达芝加哥时,这位黑衫党的成员、墨索里尼的下属,竟然受到了美国本土民众与官方*热情的欢迎:芝加哥用其名命名了一条大街以示纪念;为了欢迎这位意大利人,芝加哥民众甚至全体起立示以纳粹举手礼。纽约民众(尤其是许多意大利裔移民)继而在市中心集会欢迎他的到来 ,就连富兰克林 罗斯福也请他共进午餐。 这就是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暴力在全国各地变得稀松平常、集权势力威胁自由民主、政治局势充满了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反犹主义重新抬头、民众情绪极易被煽动蛊惑 本书中, 艾拉 卡茨尼尔森试图全面地理解罗斯福 新政 时期及其后至今的美国历史, 多个层面的 恐惧 在本书中交叠出现:美国国会的政客们深惧 所倚重的南方利益格局被破坏,故全力维持种族隔离政策,不容
当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扩张制约的时候,这种状况就被称之为依附。当某些国家可以在自我推动下进行扩张、而另一些国家只是作为这种扩张的反应而获得发展时,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各国经济与世界贸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总是具有依附的形式;依附关系制约一国内部的经济结构,而各民族经济的结构性条件又决定这种依附性结构的运行;打破依附状态的*办法是改变内部结构,而不是将内部结构与外部影响隔绝开来。从这种理论出发,作者深入讨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全球经济依附关系,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自主发展给予了深切的关注。
每卷包括五部分:(一)古今中外的重要政治学经典;(二)改变政治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事件;(三)影响各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政治人物;(四)对人类政治生活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理论;(五)人类有史以来的基本政治制度。每部分有两篇文章。有作者的主观分析和评论,也包括各国政治学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成果。 第四卷 名著 有《论语》《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 事件 有汉朝的建立、巴黎公社; 人物 有伯利克里、李光耀; 思潮 有功利主义、政治精英主义; 制度 有专制、帝国。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 ,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 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 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屠刀,有组织地对所有图西人展开屠杀。一部分图西人钻进沼泽、树林和山上,每天像猎物躲避猎人似的逃命,白天吃生食、喝露水,晚上睡在泥浆里,好不容易才活到了屠杀结束。然而,当他们回到镇上,却发现刽子手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得像从前一样,和这些胡图人继续生活在一起…… 大屠杀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胡图人为什么要
本论文集是作者近年来研究冷战时期东亚地区国际史与中国有关的外交政策所公开发表的成果,主要内容是研究二战后期到全球冷战结束大约50年的东亚地区国际史的一些问题的体会,特别是冷战的兴起到终结带给东亚的影响。从这些历史课题的研究中了解到,当今很多发展趋势和一些障碍等,有不少实际上都是那个时代的国际体系、区域问题的矛盾和演变的延续或遗留物;当今东亚国际体系的出现及其诸多特点,显然是非预期的,其发生与演变的部分逻辑的确早已经蕴含在二战后期直到冷战时代的争论之中。关于冷战对东亚的影响,作者与国内学界同仁共同努力一个时期之后的确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前面的路仍然很长,这些研究对其后的冷战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本报告分为14章,内容全面,分析深入。不仅包括对2021 年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总体形势和基本特征的概括介绍,还分洲别、分国家对其政党政治发展演变历程、政党制度特点、2021 2022年动态作详细阐述总结,并就未来形势作出展望。此外,本报告还从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前景三个维度分条缕析整理国外政党评价评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要观点。
本书《国家起源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谢维扬和历史系讲师赵争主编的会议论文集,共收录国内外论文24篇,围绕 国家的起源 这个历史研究主题,具体包括 国家是如何形成的 、 如何科学地研究国家的形成 等历史学问题,中西方学者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权入手做了形形色色的研究和多角度的论述,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案例分析,内容涉及国家形成的模式,中国先秦史研究,原始社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跨文化比较研究,埃及、希腊、太平洋群岛等地区的国家形成问题,研究范围广泛,也有一定的深度,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集。
本书深入探讨了欧盟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问题,关注点在包含欧盟政策提出、政策协商和政策出台这一决策过程,着重探讨了欧盟决策机制的运作方式以及其对欧盟对外政策的影响。作者剖析了欧盟内部决策机制的机构设置、议程制定、决策过程和实施机制,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欧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执行。通过对欧盟决策机制的深入研究,读者将更好地理解欧盟政策形成的实际机制和运作方式,为解析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和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洞察。
本书以美国 印太战略 及美国与印度的战略互动为基本框架,重点考察分析美国与印度海上合作的主要领域、动力来源和制约因素。本书有助于充分认识美国 印太战略 逻辑和美国与印度的战略互动关系,准确把握 印太战略 框架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合作的发展态势,为思考探索中国的战略规划和风险应对提供潜在基础。
族裔问题是当今美国社会为敏感、有争议、也有影响的核心问题之一,族裔政治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研究美国政治的重要课题。本选题以美国不同时期移民结构的变化为经纬,集中研究了美国 老移民 与 新移民 、白人族群与非白人族群的变迁和差异,并对美国族裔政治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同时还从美国多民族、多种族的视角解读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基础、本质、历史变迁和运作机制,探讨了美国政治体制在消解各种社会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与进步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填补了国内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不足,内容涉及各不同时期美国的移民政策、族裔冲突与融合理论、政党认同、选举表现、族裔组织等各方面,
《美国人权的多维透视》集纳了中国人权研究会有关美国人权问题的系列专题报告和知名专家学者的文章,并配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的相关题材的纪录片链接及二维码。全书从政治、司法制度,种族问题、贫富分化、特殊群体权利、对外干涉和践踏人权等不同角度揭示了美式人权的困境及其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有助于国内外读者深入了解美国人权的真实面貌。该书内容权威、论证全面、资料详实,是系统性剖析美国人权状况的集大成之作。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Human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 collection of special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China Society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and articles on the same subject by well-known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 readers can also watch documentaries on the topic produced and broadcast by China Cent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using the links and QR codes provided.
独立后族群身份多样、族际关系复杂的马来西亚,却极少爆发族群暴力冲突并以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而著称,这些成就的取得与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息息相关。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是当今世界多民族 族际整合实践的典型样本,本书选取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作为个案,研究马来西亚在复杂的族际结构及族际关系之下是如何进行族际政治整合的。通过对马来西亚的族际政治整合实践的深入探讨,总结出其族际政治整合的的有益经验,为其他多民族 提供借鉴。
《事典:90年代日本的课题》是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主持编著的一部大型政策研究论著。书中所收集的25篇研究报告的研究人员,多为日本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人数达200余人。作者们从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的挑战,提出了90年代日本可能出现的新课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课题的政策建议和主张。我国和日本的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等虽有很大不同,但书中提到的许多课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从这个意义上讲,书中提供的大量信息、新鲜观点和政策主张,对我国广大从事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做实际工作的人员来说,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阅读《事典:90年代日本的课题》,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日本的了解,而且可以启发我们对解决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路。《事典:90年代日本的课题》的中文版得以在我国出版发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