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世界霸权》是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詹姆斯 费尔格里夫的生涯力作。全书用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追溯了从远古到20世纪初的世界发展,颠覆了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疑问,通过引入 地理条件 能量 支配作用 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脉络,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呈现出一部深刻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2016年,以特朗普在美国大选异军突起为标志, 新右翼 在大多数欧美主要国家同时崛起。美国共和党已系统性地 新右翼化 , 新右翼 已成为左右美国政局变动的最大变量之一。 新右翼 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什么 新右翼 运动会在美欧兴起?其将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深远改变? 本书从美国内政视角出发,以2016年以来美国政坛巨变为线索,阐释 新右翼 的崛起,研究 新右翼 的起源、诉求和目标,探讨其背后美国变局的深层原因和演变机制。 书中从 新右翼 的政治理念和现实指向、美国政党选民联盟变迁、非法移民与反全球化议题以及当下选举政治的技术操作等方面,分析 新右翼 崛起的社会基础及其核心诉求,揭示其背后美国政治的根本性变迁。书中还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在 新右翼 政纲下推出的新政举措(以美国国内经济政策为主),包括影响最大的 减税 计划以及能
历史、地理与政治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也一直吸引着人们加以关注和思考。在20世纪初政治地理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引入 地理条件 能量 支配作用 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脉络。 全书从地理及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视角,阐释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强调诸如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地理因素的 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与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之下,呈现出一部视角独 特而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保守主义的历史著作,鲜活又犀利,它从19世纪保守主义的起源谈起,直至当今的硬右翼。 两百年来,保守主义直面自由主义现代性并适应之,使保守主义之 保守 的名声不攻自破。其结果是,右翼赢得了长期的权力,并有效地成为政治中的主导传统。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保守主义者相互之间依然纷争不断:究竟要与自由主义和民主达成何种程度的妥协,或者哪些价值观需要被捍卫以及如何去捍卫。在本书中,埃德蒙 福西特对这段冲突的历史进行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澄清了关键的理念,并阐明了当今右翼内部的争论。他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生动地讲述了右翼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故事。这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包括:詹姆斯 麦迪逊、埃德蒙 伯克和约瑟夫 德 迈斯特等先驱,资本主义早期的敌敌友友,宗教捍卫者,以及现代政党的
埃德蒙 伯克的一生可以用 失败,失败,失败,部分成功,再次失败,最终和彻底的胜利 来概括,两百多年来,他声誉日隆,是现代世界政治的中枢性思想家。他倡导的继承传统、尊重秩序与自由、既要保存又要改革等思想,成为现代世界政治的主要观念。 本书全面讲解了埃德蒙 伯克1790年出版的代表作《法国革命论》。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暴力、恐怖事件让伯克深为担忧,他深刻剖析大革命中的国民议会的形式、构成等问题,从人类代际文化传递和累积文化演化的角度分析大革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伯克极为重视社会精英和财产权的作用,强调健全的理性和社会习俗,重视在社会连续性原则和原始契约原则下进行社会改良,力图避免采取激烈的革命措施,主张审慎是政治的首要美德,远离抽象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权利,十分看重权力的平稳交替和社会和谐稳
现实政治 ,一个被无数政治家、外交家挂在嘴边的词,多用来抨击政敌的幼稚、异想天开,并彰显自身的成熟冷静、低调务实。英国历史学家约翰 比尤则试图突破这些政治话术的罗网,从历史当中还原 现实政治 的真实含义。 通过梳理概念内涵的演变史,以及俾斯麦、张伯伦、基辛格等人的政治思想与外交实践,比尤挖掘出 现实政治 所不同于 强权政治 世界政治 等术语的独特力量,并强调了更广义的现实主义外交策略在当今世界的重要价值。
公元3 9世纪欧洲历史从古代转向中古。半个世纪以来,依赖于某些经典叙事性史料建立的宏大叙事备受挑战,新的史料与新的解释多种多样。在这一学术背景之下,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 3 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随着古代罗马帝国遭遇政治和军事危机,多元化的政治思想涌现,帝国东西部也踏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东部地区率先成功转型为神圣的罗马帝国,而西部则经历了帝国消失、蛮族王国兴起、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基督教化,并于7 8世纪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教精神世界。9世纪加洛林王朝以独特的方式复兴罗马帝国,从而明显地回归到从古代罗马帝国向中古神圣的罗马帝国的历
为什么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八世、理查三世等是强有力的君主形象?为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麦克白会生出弑君篡权的野心?为什么胖老头儿福斯塔夫会成为莎翁戏剧乃至英国文学史中最受喜爱的经典形象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了一系列或理想或邪恶的君主形象、创造了福斯塔夫等具有英国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经典角色,把《大宪章》的签署、英法百年战争、两大家族的玫瑰战争、都铎王朝的成立等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融入了历史剧中,用绝妙的政治想象力勾勒出了英国王权演化的政治逻辑。 本书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为切入口,融文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重新审视英国王权从君权神授、王者尊崇到王在法下的变迁过程,为理解英国政治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同时也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欧洲现代国家形成的
行将崩溃、战败的1945年,是日本历为悲惨,从很多方面来说也存在很多独特现象的年份。本书作者根据史实和史料,全面介绍了1945年前后日本面临的社会、经济、军事、政治及外交局面。 军事上,日军军纪崩坏,在战术、战略和指挥等问题上失当,甚至出现以气球炸弹轰炸美国本土的疯狂之举,经过吕宋战役、硫黄岛战役、伊洛瓦底会战等战的惨败后迎来了覆亡。在社会和经济上,日本帝国政府对国民的着装、食品、职业、储蓄、生育、娱乐等方面进行控制,将节省出来的物资用于军事。在外交上,日本内阁为体面地投降而四处问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让日本帝国终走向灭亡。 1945年的日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交接台。作者叙述客观,有理有据,旨在让读者清醒地认识战后远东历史,更好地展望未来。
个人主义是美国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之一,今天其影响力无处不在。本书作者亚历克斯 扎卡拉斯深入剖析了安德鲁 杰克逊总统时代的政治辩论,揭示了个人主义思想如何在当时萌发,并深刻影响了美国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杰克逊时代的政治辩论为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普及了 自力更生的拼搏者 自然权利的拥有者 白手起家的英雄 三种神话,将美国塑造为自由和独立的理想之地。然而,这种个人主义话语的流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决定谁能享有平等权利和自由时存在的偏见,以及对自由市场的过度理想化等。通过深入研究杰克逊时代的政治辩论和相关历史事件,本书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本书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自2001年起正式推出的年度出版物,从世界政经形势、主要大国和地区动向、全球重要热点问题等多个层次,对当年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并对未来的趋势和风险作出展望,是现代院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亦是我国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重磅作品。长期以来,本书始终保持观点鲜明、论之有据的风格特点,重在对一年来的国际形势予以客观公正的剖析,是广大读者了解国际时事热点、把握国际战略动向的重要参考书目。
作者在《抽签的政治史》中指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代表权面临合法性危机,西方自由民主代议制已经无力应对无所不能的金融资本主义、日渐扩大的不平等鸿沟和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新秩序所带来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背景多样化的群体、有识之士、研究者和社会实践者广泛进行了多样的社会试验,自下而上地积极寻求变革。这些试验将历史上世界多数传统政治制度中的抽签做法与商议规范相结合,与更具包容性和异质性的公共领域的话语相结合。作者认为,这种将抽签、代表性抽样和商议相结合的新式民主将是 民主 3.0 版 ,是对古代民主与 19 世纪和20世纪西方选举民主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加拿大政治学家托马斯 F.霍默 狄克逊教授曾将世界比作一辆豪华礼车。车里,坐着来自后工业地区的人们,吹着空调,稳步前行;车外,则是饥饿贫穷的乞丐,朝着相反方向,渐行渐远。受此启发,20世纪90年代,美国地缘政治专家罗伯特 D .卡普兰走下 礼车 ,开启了一趟 逆行 之旅。从西非出发,他行经尼罗河谷、里海海岸,后抵达亚洲大陆,亲历充斥着种族冲突、军事动乱、人口激增、贫穷落后、传染病肆虐、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第三世界。通过近距离观察,卡普兰严肃地思考和探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从过去到现在所面临的政治、文化、社会及种族等问题背后的真相,终得出结论:第三世界并非孤立存在,面对和思考他们的问题,是全人类的重要课题。 在我于南斯拉夫战争爆发前完成的《巴尔干两千年》一书里,我试图通过艰难的、血腥的过去来看现在。如
世界局势正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传统安全危机尚未解决,新安全危机方兴未艾。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国际关系动态的有力抓手。孙成昊博士以美欧关系为锚点,以同盟困境理论为线索,详实而生动地梳理了美欧同盟百年来的变动。对从世界格局的宏大视角观察今天中国面临的矛盾冲突,并做出理性、高效的决策也大有助益。
中美 世纪博弈 的序幕已经拉开,它关系到整个世界的走向和命运。美国推动的 大国竞争 在很多方面具有 新冷战 意味,竞争会否沦为冲突,全球为之忧心。中国如何应对,考验战略智慧。 一带一路 旨在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以互联互通为导向的经济外交思维。然而,美国却将 一带一路 安全化,试图在亚太、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展开制衡。本书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技术视角,分析美国竞争性对华战略及其对 一带一路 的影响,探究动荡世界中发展与安全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是一本政治生态学的经典著作。书名中 西方的终结 指的是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物质生产和消费快速扩张的发展方式的终结, 世界的诞生 则是指一个更为平等、物质消费减少、经济生态化的新世界的诞生。 作者埃尔维 康普夫以简洁、流畅、富有思辨性的语言,勾勒了人类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并重点叙述了近几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 大分流 走向 大汇流 的历史进程。在新兴国家奋力追赶并超越西方国家的当下,作者不无忧虑地指出西方式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的一系列生态、经济和政治危机,环境的制约因素将使西方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西方在物质上 变穷 将是不可避免的。 埃尔维 康普夫应当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出这一声音的人。同时,他又乐观地认为,一个新世界的诞生是完全可能的,为此,人类必须作出改变,携手走上一条 变迁
本书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对日本包括空域在内的实际管控、美军人员在日本境内享有的治外法权甚至不受日本宪法约束等历史及现况,梳理、分析美日两国之间的公开协议、军事密约,将美日联合委员会及 安保法体系 的 潜规则 拉出水面,指向 美日间隐秘的法理关系 。作者指出,正是这些不合理的体制导致了美日同盟的畸形关系,影响了战后日本的社会结构,致使日本社会方方面面处于扭曲状态,陷入危机之中。本书直击当前日本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核心,为解读美日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历史及东亚局势的理解。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学者合作进行的国别研究创新之作,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国际关系学、行政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围绕当代美国政治中的 特朗普现象 进行深入讨论,探究隐藏在价值冲突化、新民粹主义、政治部落化、媒体党派化、都市右翼崛起等一系列现象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分析 奥巴马现象 与 特朗普现象 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特朗普政府内外政策的内涵。作者认为,所谓 特朗普现象 正在演变成为21世纪美国的一种新政治符号和政治生态,并将影响未来美国政治的运作和走向。
《李光耀观天下》绝不是枯燥的地缘政治论述,也不是全球事务迂回曲折发展的专题报告。 李光耀一生密切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本书中,他凭借其丰富经验和深刻洞察力,对今天世界的形势和20年后世界可能展现的面貌提出看法。相反,在横跨美国、中国、亚洲和欧洲的广博叙述中,他剖析了它们的社会、探究其人民的心理,并提出了有关这些国家未来的结论。 李光耀在书中表达的坦率且往往令人惊讶的观点,使本书成为一本新鲜生动又引人入胜的读物;也探讨了他长久以来最关切的新加坡的未来,并让读者一窥他的私人生活和他对死亡的观点。每章中还穿插了他接受《海峡时报》访谈的问答录,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他的观点。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大局观典藏版 世界不是平的 谁忽视了地缘政治,谁就将遭到地理的报复 ★与崛起中的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相比,中国在地缘上具备哪些优势?为什么卡普兰说,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取决于全球贸易,更取决于其潜在影响地区的地理环境? ★欧洲地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欧洲的条块分割,英国脱欧所带来的痛苦拉锯如何反映这一地理宿命?德国的中心地理位置和它的内在文化态度将如何决定欧洲未来? ★怎样的地理因素促使北约成员土耳其与美国做对,深度介入叙利亚冲突?为什么说,在通信和武器装备的革命性迭代中,地理对中东的影响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有价值? ★ 在 美国已经过时了 的新世界,墨西哥与美国的关系如何演变?如今,1亿多墨西哥人处于动荡的深渊,美墨边境的高墙已无法阻挡由此造成的偷渡潮。地图
《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 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用的时间长、花费的精力多的一本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迟福林,亲历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重大举措。在本书中,迟福林根据他的亲身经历,通过讲述 吃发了霉的花生米 等一个个小故事,试图揭开改革开放的历史面纱: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做对了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尚未完成,下一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更需要青年人。青年人了解改革开放史,就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生机活力。在本书中,迟福林由衷地期待:中国改革开放一定会在青年人的手中有新的作为、新的突破、新的成就,让改革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