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战争初期,在我军粉碎了国民党妄图速胜的企图后,国民党军队改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延安陷入危急。面对国民党胡宗南等部的进逼,毛泽东和党中央作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抉择。自1947年3月起的一年多时间,中共中央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成功实现了战场形势由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折。 本书是国内研究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最全面、最详尽的成果之一。全书以恢宏而不失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再现了战斗现场的惊心动魄,讲述了转战途中的千钧一发,展示了党中央谋篇布局的高瞻远瞩。历史雄辩地证明: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党的胜败,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红色圣地小向导大眼福星,跟随***的足迹,带你探访35个(组)重要党史纪念地,生动讲述红色圣地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全书以漫画、连环画、历史图片、现代图片等各类图照,立体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 红色足迹 ,向青少年讲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走过来的,揭示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本书既有历史感、现场感,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陈赓大将的日记,在陈赓同志去世二十多年后才首次与读者见面。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邓小平同志还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书中记录了他从1937年到1952年的戎马生涯。战火洗礼、风雨飘摇,这本日记得以流传下来与读者见面,弥足珍贵,它真实记录了我军高级将领陈赓同志在战争中的睿智、在生活中的情趣以及对党和革命的忠贞。令人遗憾的是长征无日记,陈赓同志自己也对这段记录的缺失悔憾不已,但身处革命年代的历史境遇中,能够有这样的文字流传于今,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了。书中还附有陈赓同志194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书写的自传,以及陈赓同志的书信和手稿,非常珍贵,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收藏性。
本书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凯歌行进前三年经济恢复的伟大成就,以及1953年开始至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艰难历程。书中对经济恢复、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主张,邓子恢的重要政策思想,反“右”倾到反冒进作了认真的评述。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运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高岗、饶漱石事件,梁漱冥的“九天九地”,潘汉年、杨帆事件等的历史背景及事实作了详细探究。它对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和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得很深,生动揭示了我国过渡时期战略转轨的深刻经验教训。该书资料丰富翔实,是一部开拓性、权威性、学术性及可读性兼备的专著,可以使读者得到宝贵的知识和启迪。
......
理论宣传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之一,《思想纵横》是理论版的重点栏目。该栏目文章密切关注思想动态、理论前沿、舆论热点,紧紧围绕 关切、干部群众关注的时政焦点和社会难点,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解读、探讨,旨在让理论贴近人们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用干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思想纵横》栏目创办31年来,累计刊发近3000篇“千字文”。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之际,人民日报理论部特精选100篇颇具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的佳作,以飨读者。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遵循。学习党章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基本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走上新的岗位的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一课。 本书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重点讲授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章学习中普遍关注的十二个专题,即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党章总纲重点难点解读、党章条文重点难点解读、党的领导理论的党章依据和基本内容、读懂党章中的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从党章看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创新、构建维护党章权威的体制机制、十二大党章的历史地位和开创性贡献、十九大党章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从百年党章发展解读中国共产党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是每个领导干部经常遇到的重要课题。决策作得对不对、事情办得好不好,根本和前提在于想得正确不正确、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科学不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看,其方法论依据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本书坚持文出有源、论出有据,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作了全面论述,对其形成发展及特点作了系统梳理,对怎样学习作了深入阐释,有助于我们确立并优化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正确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毛泽东晚年读书研究札记》的主旨是“研究”,着重从“为什么”三个字来思考、解读和阐述,始终围绕“为什么”介绍、探讨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助学圆梦工作不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止。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从这一新理念的提出过程、理论意涵入手,既对完整的制度程序,也对完整的参与实践进行全景式的梳理;对当代中国的国体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协商民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果进行分析,也对人民群众广泛、真实、有效的参与实践进行总结;从民主与法治、民主权利行使和理性有序参与的良性互动等角度,结合中国式民主的世界意义,进行深度分析,特别是从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对比中,透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价值、理论价值、时代意义,从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本书紧密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吃透中央下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的基础上,针对调查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因应解决之道。其中,既讲到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辩证法,又讲到了调查研究的“六类型”“四实经”,既讲到了调查研究的“问题单”,又讲到了调查研究的“十禁忌”,既讲到了调查研究的“群众尺”,又讲到了调查研究的“任务书”,本书提出的这些方法和原则都极具指导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有实际意义的成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是一部应用性强的不可多得的关于调查研究的通俗理论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