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廉洁政治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廉政”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其对立面就是腐败。我们经常谈到的“腐败”、“腐败行为”、“腐败分子”等,都是一些政治概念。同时,“廉政”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本文拟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从发展目标、历史进程、从政行为三个方面,就建设廉洁政治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期促进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本书系《职务犯罪罪罚标准图表速查》系列丛书的玩忽职守篇。本书以工作实务为导向,以罪刑要素解构为要点,通过表格形式直观解析玩忽职守犯罪各罪名的构成要件及其定罪量刑标准,并从“两高”发布的指导性、典型性案例中精选整理裁判要旨,将适法规则分解至关键要件分析之中,为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执法机关工作者严格把握职务犯罪罪与罚证据标准,进一步提高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准确理解和适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恰当把握执纪政策界限,提高事实认定、证据甄别、定性分析等实务操作能力,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纪律审查实践,聚焦纪律和审查重点编著本书,对于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纪律审查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偏重于纪律审查理论,主要阐述了纪律审查证据的基本概念、种类分类、证据对象、证明标准等,以及收集、鉴别、运用纪律审查证据的原则。下篇侧重于纪律审查实践,依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六大纪律进行分类,结合纪律审查实践中的常见违纪行为,逐一阐明每类违纪行为的立规本义、违纪构成要件、收集运用证据方法,以及相关政策的把握界限。
本书从腐败的基础理论、反腐败的基本理论、反腐败的基本途径以及反腐败的国际经验等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初步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建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学科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党政领导干部全面掌握反腐倡廉建设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蓝本。
腐败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古来有之,不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这一恶习都未曾被有效地解决,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腐败已不再是随文明而至的少量尘埃,它已成为对国家乃至对世界安全的一种灾难性威胁。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不仅是许多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挑战。 人类文明在掌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之间是有鸿沟的,社会学尚是年轻的学科,而“腐败学”更是完全处于初始阶段。尽管很早就有人对腐败作出了理性的思考,但对腐败问题的科学研究仍只是零星地散见于邻近的社会科学之中,远未被系统化和理论化,这显然与当前反腐的迫切性很不对应。萨塔罗夫的这本《反腐败政策》则是一本少有的运用综合的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腐败问题的科学论著。 《反腐败政策》透过历史的镜子追溯腐败的本质
本书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倡廉历程,科学总结了反腐倡廉的经验和教训,书中探讨了廉政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关系,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倡廉方式的演变及趋势,针对反腐倡廉的新情况进行了研究,如沿海发达地区、特殊利益集团、海外投资者、公务员的亚腐败问题,行政问责制的异化表现,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斗争的科学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