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位官员公允判牍的故事,弘扬了古代清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进行客观分析、依法引律、公允判案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我国古代优秀的廉政文化,给今人以深刻的启示。在党员干部心底牢牢筑起坚持正义、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培养其崇德尚廉的高贵品质,对促进当代反腐倡廉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聚焦深入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国际比较、历史比较、重大成效、斗争形势、基本原则、战略重点等方面深入研究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重要经验,集中体现了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为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建设性对策与思路。
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名扬四海的一些国家行政监督制度与反腐败立法,相当精细地剖析了各自的职能与运作方式。它们各具特色,威震一方,在防止、遏制行政犯罪与腐败方面,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笔宝贵财富。这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行政监督与反腐败建设,大有借鉴意义。全书论述精当,简繁合宜,信息密集,为我国的行政监督与反腐败研究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书是一部专涉贪腐主题的历史人物随笔,也是迄今为止出版的一部收录人物最全的历代贪官评传。书中自二十四史挖出两百多名涉身贪腐的历史人物,大多位列公卿或身居要津,都曾是史上“老虎”级的重磅贪官。作者坚持以正史为依据,佐以数百种历代珍存的史书典籍,史料翔实,内容出新,叙事凝练,文字风趣,同时尽量保留古籍蕴含的丰富“养分”和“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该书内容在集结前曾作为报纸专栏文章连载近三年,得到几十万名读者和有关专家学者好评
数世纪以来,腐败已成为公共机构的特征。然而,直到最近它才成为持续的科学分析的对象、本书作者约翰纳·伯爵·兰斯多夫是德国帕骚大学经济学理论讲席教授,同时是透明国际的高级研究顾问。作为对这门发展中的学科的重要贡献,兰斯多夫的研究显示,深入研究制度经济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进行腐败交易所必需的制度以及那些有助于抑制腐败的制度。他认为,比起通过惩治来进行遏制,腐败行为者更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作为腐败犯罪搭档的投机主义,以及落得不可信任的名声的危险这就暗示了一种新颖的反腐败策略——“看不见的脚”——由此,腐败搭档的不可信任性带来了诚实和良治,即使是在缺乏良好意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书结合了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一流的实证研究,对于关心反腐败改革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可谓十分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