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俄两国的早期联系谈起,详细介绍了从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到中俄东段边界的形成、中俄中段边界的确定、俄国再度入侵黑龙江流域与中国大片领土的丧失、俄国出兵占领东北与策动外蒙古独立、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中苏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中苏两党论战导致两党两国关系破裂,以及中苏关系从缓和走向正常化、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等不同历史时期两国政治关系和重大历史问题,涉及了沙俄侵华、中俄界务、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苏外交、中苏论战、高层交往等各个领域。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报告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全面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宝贵经验,既可以提升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也可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历史借鉴。《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1978—2018)》全面回顾了人事制度改革走过的40年历程,总结了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与不足,阐述了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维护和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
唐宋时期中书省渐为行政决策核心,中书舍人作为宰相判官的身份日益突出,其权力也由泛权渐变为实权。本书对唐宋中书舍人的职掌、中书舍人与唐宋行政中枢运作、中书舍人的管理、中书舍人的科举出身与地域家族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以中书舍人职权的演化为切入点,通过对中书舍人在唐宋时期发展变化的研究,探讨中书舍人在唐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有助于揭示唐宋行政中枢细部运作特征,跳出对唐宋政治考察的君权、相权二元博弈模式,对唐宋时期的政治面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本书在2019年上海进博会期间召开的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论坛会议成果基础上完善而成,围绕70年中国发展经验及其世界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讨论。全书由主题报告和专题讨论组成,专题讨论包括国别观点、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模式、中国与世界、多双边关系、可持续发展共9个板块,集合了全球百余国家与会学者针对上述议题的讨论和观点。
革命道德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性成果,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伦理道德领域的一次空前革命,标志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终结,开创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划时代意义。深刻认识和正确评价革命道德,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中国革命道德》简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道德,分析其历史地位、重大作用,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
本书是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的第8本。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内部逻辑和文化价值体系,以科学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采集、评价、对比分析和预测。全书分为四编十六章,对近三年我国的舆情情况既有宏观的年度概述,又有微观的专题分析,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舆情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技巧。 本书总结出一些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和舆论引导的理论模型,对政府相关部门提高突发事件舆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皮朝纲著的这本《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是一部本填补空白的学术基础研究。禅门中人关于音乐的论述,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都未被学界引入相关论著之中。禅宗音乐美学思想是禅宗美学思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很好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它的文献发掘、整理,还未起步,对它进行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因此,开展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的发掘、整理、研究,就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这不仅能为创建“禅宗音乐美学”这门学科,做好很基础的文献发掘整理工作,并且能拓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的领域,扩大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范围,充实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内容,为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提供经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建构中国化美
本书以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为背景,以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为历史和逻辑起点,以探索和回答五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为基本导索,全面研究和系统叙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历史进程,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并从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条基本经验。本书坚持论从史出,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革命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尽可能用丰富的史料,大跨度的宏观分析和典型的案例透视,凸显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推进,融历史科学与理论科学为一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认识。本书历史脉络清晰、逻辑体系完整,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是我国首本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命名的专著。
《文本话语与历史记忆:1921-1951年中国共产党的"七一"纪念》把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作为研究对象,不仅考察了中共纪念活动的历史发展及“七一”纪念的形成过程,而且把“七一”纪念活动作为研究中共历史的窗口,分析了“七一”纪念与中共的建国叙事、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民众参与与政治认同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纪念文本和相关文献的历史考察,剥离了“纪念”这个抽象概念本身,把纪念活动作为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并赋予其现实的思想。
本书分为两篇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回顾、新疆“三股势力”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国际背景、新疆反分裂斗争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及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新疆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讲话摘要等。
《国防教育图集》用全景式手法勾勒出中国国防教育的基本框架。图集由“的祖国”、“国防斗争历程”、“军事思想”、“永远的丰碑”、“迎接新挑战”、“筑起新长城”共6篇组成,每篇既可独立成章,又相互有机结合,图文并茂,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