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文选,收入了陈云同志自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八五年九月的重要著作共五十六篇,其中大量篇幅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执政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的论著。这些著作,多数没有公开发表过。 按照历史进程,这本文选大体上可以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六二年三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而又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作者根据当时变化了的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阐述了许多重要的经济观点,提出了许多切实的主张,包括必须改进当时我国经济体制的建议。这些观点和主张,对于巩固建国初期的巨大成就,克服当时的严重困难,扭转被动局面,起了众所周知的重大作用。第二部分,从一九七七年三月至一九八五年九月,这是我们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确立和实行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中国政治二千年》是中国政治学百年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的著作,在湮没了七十年之后,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一位被遗忘的民国学者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写成的这本小册子,以中西文化的视野和洗练生动的文笔,把中国二千年纷繁的传统政治文化,概括得如此清晰而深刻,今天再读,依然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一个人成长的历史虽不能复制和改写,但可以回顾和总结。每一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刻骨铭心的经历,从故事和经历中个人常常会生发出关于人生和成长的感悟。将这些感悟与人分享是件非常愉悦的事,如果还能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核、规律进而对后来者的成长有所帮助,那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人生中有两次机会从事共青团工作对我来说即是一次巧合也是一种自然。冥冥之中也许后半生与共青团工作难以割舍,这是一种“团”缘、“团”情,更是一种与自己生命相系的事业。
《解放廣州》延续了纪录片的方式,采访了很多当事人,从白发将军到有恙老兵,从军事专家到田野农夫,他们或者亲自参与了作战计划,或者亲历了那段惨烈的遭遇战,或者目睹了子弹穿越田野和山岭。他们的口述中,历史的场面和细节越来越清晰,枪炮声也越来越真实而密集。《解放廣州》力图记录和展现广州解放前后惊心动魄的过程,帮助今天的人们乃至后人永远记住那个让我们激动人心的时刻。 《解放廣州》针对60年前往事,采用历史资料和见证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其文献价值,也披露了一些当年鲜为人知的故事。恰逢60周年盛事,此书以飨读者。
各级党委要在组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中,认真组织干部群众研读江泽民同志的原著,把《纲要》的学习纳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及其敌人》是“郑永年看中国”系列之一,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政治(主要是政治改革)的评论文章。 毫无疑问,中国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政治改革的进程。但恰恰对于政治改革,中国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少。左派和右派之间的争论越来越 空,越来越情绪化。本书作者郑永年先生认为,无论是左派的恐惧主义还是右派的幻想主义,都没有出路。政治不改革已经造成了诸多非常深刻的负面结果,威胁到执政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而改革如何进行,又不能不顾中国现实,牢牢抱住西方的教条。中国必须根据自身的 政治传统和历史轨迹,找出适合自身条件的改革途径。这是一项充满矛盾和困难的事业,处处呼唤着政治家的理性、魄力和自我约束。 本书围绕政治改革这一宏大题旨,按照变革中的精英政治、腐败治理、渐进开放、意识形态重建、
该书主要记述了毛泽东从1948年5月27日到达西析坡至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进北平的十一个月的生活和经历。这十一个月既是中国革命迎接胜利的十一个月,也是中国共产党筹划建国的十一个月,又是毛泽东雄才大略得到充分展现的十一个月。 这部书从党史的角度,全面、详细地反映了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风云岁月,它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它对于今天大力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书资料丰富、情节生动、评价客观,以毛泽东年谱、书信、文稿的资料为主体,以大量的当时各类报刊、杂志等文史资料,并溶入了大量国、共资料以外的第三者资料为依托,来展现普通人眼中盛年时期的毛泽东。 这部书严格遵循个人传记的基本法则,对人物和各种历史侧
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如何发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并探索和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性胜利?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带领全党伞困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他因何偏离了实事求是这一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很终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的发动及由此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瑞贝卡?卡尔著的《传》将站在21世纪新的时代起点上,在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展望中,以靠前化视野阐述对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以及世界民族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运动所做的重大贡献,深刻揭示“和主义”构成了“中国乃至优选社会主义历史的核心,也是上个世纪社会改革以及现代化历史的核心”的崇高历史地位。
《全球博弈:中美关系改变世界》内容简介:根据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历史上以亚洲为主的东方国家在经济总量上长期领先西方。1500年以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和海外殖民,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开始不断上升。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蒸蒸日上,在1870年左右其GDP总和超过全球总量的50%,世界的天平开始向西方倾斜。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盛极而衰。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深入,在全国人口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和持续快速的城镇化进程背景下,城市大人流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对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设施供应、人口分布流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等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深刻反思汲取经验教训。为更好推进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时组织开展了“城市大人流风险管理”课题研究工作。本书作为课题成果,紧紧围绕城市大人流、拥挤踩踏风险和管理导则,提出城市大人流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理、预防为主、夯实基层、重点防控、教育、群防群治、互联网思维等8大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