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郑永年看中国”系列之一,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国际政治、外交关系及大中华区域国家整合的评论文章。 自从进入“世界的中国”阶段,中国周边的地缘格局和政治经济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时无刻不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之中,充满着各种选择和可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区域强国,中国当如何清醒认识自己的国际环境、正确定位自己,并调整与美国、亚洲和邻国的关系,如何从安全、经贸、政治和文化角度制定明智的战略,如何着眼现实完成统一大业,这是中国面临的非常严峻同时又异常复杂的问题。作为国际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本书作者郑永年先生从世界整体格局重塑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的国际定位、外交思维和战略重点、具体的外交策略等进行了清醒、独到的观察和分析。
这是一本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实录书籍。书中精选了47个领事保护与协助故事,其中既包括泰国普吉7.5游船倾覆事故应急处置等重大案件、我外交官赴肯尼亚接返被索马里海盗绑架的中国渔民、救援多米尼克飓风受灾的中国侨民、救助在印度患病的中国水手、抢救在非洲患疟疾的中国同胞等的精彩实录故事,也包括协助海外中国公民就医等日常领保工作。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秩序一直处于重塑中。在这个过程中,崛起中的中国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中国的崛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安全和外交等。其中,中美关系、中国的亚洲地缘政治和中国自身的内部发展最为关键。 本书是过去十余年作者在国际秩序变迁和中国国际关系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作者以全球化的研究视角对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格局和自身现状进行了宏大的描述和细致的分析,并对中国的国际责任、国际战略、内部建设和国际定位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明晰独到的见解。
《当代全球问题》是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加以充分的吸收、整理和简明化,以教科书的体裁形态展示出来。依笔者有限的知识,它即使不是本,至少可以列入中国最早一批“全球问题”专题教材之列。在中国,研究工作问题往往比较靠前,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当代全球问题》既是一部便于教学的大学读物,又是一本具有前沿特征的研究作品。在此意义上,我把它作为继最初的概念引进、冷战结束以来的深入研讨之后的第三时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这个时期始于世纪之交,其主要内涵在于,中国人对全球性问题的思索与应对,正逐步狭隘的政治议事日程,走出科研院所精英的“象牙塔”,普及至一般的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它对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国际意识,对于中国在全球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力,具有基础性
2012年中国提出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2013年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本书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主编,汇集多位专家从多方面详细论述了中美两国在2013年取得的成绩。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腊最的演说家之一。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他利用自己高超的演说能力,在雅典政坛树起了反马其顿的大旗,用激烈的言辞抨击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侵略行为,用热情的呐喊号召雅典人振奋精神,献出自己的精力和财力,共同抗击马其顿人,维护雅典的民主和自由。尽管最终失败,但德摩斯梯尼30余年的奋斗和呐喊仍旧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不屈不挠和勇敢无畏将永远地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无数政治家的榜样。
冷战后美国的新保守主义势力大行其道,“新帝国论”甚嚣尘上,推动美国在全球展开了新一轮的扩张,梦想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成为一个全球性帝国。《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一书深入历史、透视现实,对美国霸权的实质进行了剖析。 作者分析了美国霸权的社会基础与战略利益,并通过许多生动的实例来展示美国是如何使用非武力的方法进行扩张的,揭示了美国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进行扩张的种种荒谬之处。 作者在书中强调指出,美国这个“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是,如果它加快称霸世界的步伐,将引起更多国家的警觉和反对,它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反而会下降。美国如继续把大量的财力集中于军事扩张,它将无力顾及的许多问题,它的经济基础将受到严重的损害,美国的衰落将因此而在所难免。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
本书是六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的解说词。全书讲述了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外交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恢宏历程,展现了中国如何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成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绚丽画卷。总体展示了在风云激荡的世界变化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与民族智慧,观后令人鼓舞与振奋,让中国人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自信。
《公共外交札记》收录了吴建民先生近年来参加一系列公共外交活动的重要文章,以及他对国际形势和时局的观察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开展公共外交的建议。丰富的外交经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使吴建民先生在出席各种国际研讨会和国际会议时总能形成自己对国际时局独特的判断。本书第四辑“公共外交建议”从我国的新闻媒体、企业以及国民心态等各个视角提出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我们该怎么办。这在当今中国公共外交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极富实践价值和时代意义。阅读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从作者的观点和思想中理解新形势下中国的公共外交,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思考的方向。
《全球能源大棋局》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的能源问题专家倾力推出的全景式介绍能源问题的专业书籍。全书分为总论、战略、中国三篇。总论篇分析了全球能源形势及格局调整;战略篇阐述了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主要能源大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和对策;中国篇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严峻的能源形势和能源安全战略思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
“漂流事件与清代中日关系”是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本书将中日之间特殊的交往方式——漂流事件与清代中日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有清一代这个长时段的研究,来探讨漂流事件对清代中日关系的影响,同时揭示特定时期的中日关系也制约并影响着中日两国对漂流事件的处理。本书立足于丰富的史料包括不少目前学界尚未充分利用或注意过的史料,向读者再现一段罕为人知的中日交往史,并从中试图回答一些在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尚未解决的某些细节问题。
作为外交家的吴建民,涉猎之广,非常人所及。本书以“世界大变化”为总主题,广泛涉及国际形势、国际关系、经济外交、气候外交、能源外交、人权外交、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金融危机、现代化等重要的热点话题。 作者不仅以一个外交家的角度,更以一个时事评论员的视角,纵横捭阖,说详说略,或针砭国际时弊,或痛陈外交争端,用从容优雅的文字,全面勾勒2008——2009两年间的国际风云。书中“对2008年国际形势的回顾与思考”、“2009年国际形势看点”、“全球经济危机笼罩下的达沃斯”等综述性篇章,为我们梳理两年来纷繁复杂、纠结不明的国际关系。读来饶有趣味,启人深思。 在全世界密切关注中国的时候,中国公民的心态也正在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今天的中国人需要认真考虑一下,正在崛起中的中国人应当具备一种什么
中法外交,历来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1998-2003年,吴建民在担任中国驻法国第八任大使期间,在法国各地进行报告、参观,了解法国的经济、历史与文化,接触法国各界人士,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的魅力传播开去。 作者五年的驻法大使生涯,紧张充实,丰富多彩,本书记录了吴建民大使与夫人施燕华女士在法国的工作和见闻,刊载了他们在法国日日夜夜的生活细节。内容贴近人生,为我们揭去了中法外交的神秘面纱。文章中既有吴大使在正式外交活动中的记录,也有与法国领导人的生活式接触,其中还有作者对法国以及法国人生活的描写。在清新自然的文笔背后,作者为我们传达的是其富含价值和生活哲理的精彩人生片段。
2009年是中国人民熟悉和尊敬的已故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先生访华30周年,2010年是大平正芳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回顾大平正芳先生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北京13本学研究中心和大平正芳纪念财团于2009年10月联合举办了“大平正芳与中13关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纪念中心成立25周年,大平班成立30周年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毕业生回母校团聚,并向应届本中心硕士毕业生颁发了“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大平正芳纪念财团学位论文奖”,藉此来纪念大平正芳先生。 熟悉战后日本史和中日关系的人都知道,大平正芳先生不仅是一位谦虚务实、诚实守信、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为中日关系的健全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政治家之一。 1972年9月,大平正芳
本书还就中国的未来以及21世纪的美中关系和日中关系进行了交谈。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今后将会愈来愈大。可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本书如果能对汉语圈的读者、特别是对将承担下一代重任的青年们起到某种精神食粮的作用,我将无比高兴。
作者郭关玉博士提出关于成功推动国际合作通常须有动因和六项条件的理论假设,通过对中国与欧共体、欧盟合作历史的回顾和对中国与欧盟合作现状的透视,从经济、政治、安全和观念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冷战后中国与欧盟合作的动因,以及双方合作比较顺利的六项条件:(1)中国与欧盟之间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2)中国与欧盟都认识到了双方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和互补利益;(3)中国与欧盟双方在合作中做到了互利互惠;(4)欧盟的独立自主性在冷战后大大增强;(5)中欧之间政策协调过程比较畅通,双方合作机制逐渐完善;(6)中国与欧盟都能对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争端采取比较理性的处理态度和方法。另一方面,作者也就目前干扰中、欧合作的若干因素和如何排除干扰、深化合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与中国和拉美国家建交的历程,目睹当地令人震惊的军事政变;与传奇英雄切·格瓦拉、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大律师平托、诗人纪廉、大文豪博尔赫斯等人的特殊交往……作者将一幅幅充满异域风情和摄人心魄的画卷,呈现给了读者。
本书紧抓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尝试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历史分析和实际政策相结合,从“国际秩序与霸权兴衰”、“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关系理论”、“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其意义”、“美国对外战略”、“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国外交和周边安全环境”等不同角度对当今国际政治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 本书汇集了25篇青年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其根本目的在于倡导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适合国际问题研究者、外事工作者以及对国际事务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中国大外交(折冲樽俎60年)》内容为回顾60年中国外交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中国外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外交(折冲樽俎60年)》通过对60年来外交思想和理论方面的变化的分析,并以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外交实践为线索,对60年中国外交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中国大外交(折冲樽俎60年)》的导论部分对中国的外交形式、外交环境、外交战略思想、重大事件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在过去十年里,全球卫生领域内新参与者的筹资能力和多元化有了很大提高。十年前谁都很难预料到以下这些变化——比尔·盖茨参与全球卫生项目而不是软件编程,非政府组织可以正式管理两百亿的卫生基金,世界卫生组织也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金融市场发行债券为疫苗提供资金支持。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几近卫生外交的核心。这《创新卫生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外交》对其不同形式都进行了评价。《创新卫生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外交》还对卫生谈判进行了介绍,通过谈判可以把新的参与者整合到共同发展中来,这种谈判已经改变了全球及国家层面的卫生管理。这《创新卫生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外交》囊括了对一些问题独特而具体的看法,这些看法来自卫生领域的积极参与者、私营企业员工、各国卫生部部长、区卫生工作者、多边机构工作人员及合作伙伴关系
邓小平是20世纪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最具影响力和个人魅力的领袖人物之一。他以非凡的理论勇气、经验和智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并对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邓小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会见各国首脑就达300多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病重前的十多年时间里,邓小平先后六十多次会见各国首脑。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使中国逐步走向了世界。 作为一位改变了中国并影响了世界的政治家,邓小平一直是中外记者争相采访的对象。1980年8月,邓小平应邀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的专访。这次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访谈,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是邓小平历史性的,出色的答记者问”,更被中国新闻界奉为经典。1986年9月,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