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新审视了英使马戛尔尼使华、觐见乾隆帝这一中西交流 的 事件。作者不仅描述了使团筹备、人员物色、海上航行、清朝官员一路的接待、正式与非正式会谈、翻译造成的误解、使团见闻等诸多细节, 将镜头转向觐见现场的译员李自标和小斯当东,以动人细腻的笔调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从微观层面展现了国与国交往的机制。 为什么要讲述翻译的故事呢?对他国越是了解,在本国就容易受到猜疑,理性的声音就会受到压制,翻译首当其冲。
从 黑船来航 到日本战败,近代日本外交究竟走了一条什么样的曲折之路?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清晰地展现了近代日本外交起步、发展、扭曲乃至破产的过程,揭示了日本外交的战争导向性、政府体制外势力对外交的干预以及理性与具有民主和平意识的外交官员被排挤等特点,留下了 战争因外交的崩溃而开始,并由外交的复活而终结 的惨痛教训,对以往日本外交通史著作中很少涉及的对近东与中亚的外交、武官制度、中日外交级别升格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
《清代地方政府》是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于学术 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为瞿同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声誉,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相关教学和研究中的 书。 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作为 小行政单元的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地方政府》一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描述、分析和诠释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作。 瞿同祖先生通过各种手稿和笔记,同时参考大量的官方资料,以极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入、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强调了清代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以州县官为中心的“一人政府”。此外还重点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
隐喻是人类了解周遭世界一个 基本的方式。本书全面分析了 关系理论中存在的隐喻,考察了 关系理论主要范式中的隐喻表达,如现实主义的权力隐喻、安全隐喻、博弈论隐喻等。作者指出,在 关系理论的研究中,大多数术语、概念和分析工具在本质上都具有隐喻性质,隐喻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 事务领域的政治家和决策者界定问题和制定政策的参考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对 关系理论中隐喻的探究成果较少,也相对零散,本书将隐喻作为 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素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北约自20世纪40年代末创建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作为当今世界*的区域安全组织,北约一直在国际安全秩序建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自建立伊始,北约就一直是欧美各国谋求政治与军事优势的冷战平台。冷战后的北约实际上正在着力于打造一种新的国际关系规则,正在有意无意地改变国际安全走向。因此,对于冷战后的北约及其未来走向的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北约自身,实际上也关系到未来欧洲安全秩序建构乃至国际关系全局。《北约志》正是在充分总结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北约各种联盟理论、防御战略、组织机制、力量构成、军事实践等基础之上,通过种种外在现象的研究,深入发掘并总结北约的发展和演变规律;通过对北约全程式的历史解读,揭示北约在当前欧洲安全建构乃至国际关系格局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发现并探究北约遇到的各种难题,在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总统幕僚团队中的法定组织,自1947年建立至今,始终在评估、规划、统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过程中占据独特地位。本书从组织行为模式理论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70余年的发展历史,探讨该组织在美国长期调动国内各类资源、回应国际政治格局变动中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与该国政府长期所秉持 首要地位 国际战略之间的关系。
“金元外交”是美国塔夫脱总统推行的外交政策,其核心在于适应现代商业要求,以“金元”取代“ ”,由 出面推动,对“一切合法、有利可图的美国海外企业予以一切恰当的支持”。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金融力量崛起,“金元外交”是华盛顿与华尔街官私合作向外扩张的产物,财政专家也发挥智识引导作用,其对象多为欠发达地区。本书以尼加拉瓜、利比里亚和中国为典型案例,剖析“金元外交”在 范围内实施的多样类型及不同效应。塔夫脱试图整合市场金融力量,通过财政专家推广金本位制度、控制影响他国财政,导向一个理性化、以美元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秩序。由此“金元外交”成为美国构建 财政和金融霸权的早期尝试与重要奠基。然而,“金元外交”并非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福音”,美国不惜牺牲弱小 主权和利益;其推行过程往往以海军“大棒”为后盾
本书为 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英美印俄五国有关中印边界问题解密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研究立足历史,着眼于现实,开阔视野,旨在从世界历史背景、地区和 关系史的角度出发,从纵、横两个方向入手,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根源,并紧紧围绕中印关系恶化、武装冲突、1962年边界战争及战争后关系的发展、 反响,对边界问题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与地区史、 关系史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中、英、美、印、俄等国相关档案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筛选、标引和解读,力图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根源、发展过程、对中印关系的影响,以及与地区关系和 关系的相互影响,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进而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自2012年10月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和编外合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搜集了多个
自冷战格局形成以来,隐蔽行动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的工具。冷战结束后,隐蔽行动在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中仍然占据独特位置,是美国应对竞争对手挑战、维护霸权地位的重要手段。借助无孔不入的“肮脏的诡计”,美国成为世界上实施隐蔽行动 为频繁的国家,彰显了美国隐蔽行动的渗透力、影响力和破坏力。 本书将美国隐蔽行动划分为隐蔽宣传行动、隐蔽政治行动、隐蔽经济行动、准军事行动和隐蔽网络行动五种类型,运用理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探讨美国隐蔽行动的实施路径、政策平台和行动手段,解析美国隐蔽行动的政策和战略功能,廓清美国隐蔽行动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布局,以期为把握美国的隐蔽行动政策和战略提供分析视角和思考路径。
本卷是《话说世界》第18卷。记录了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垒,形成了冷战, 成为长达40余年的相互隔绝和消耗。 附:《话说世界》全套书20卷,每卷约25万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图片,时间跨度从史前至2017年(出书前截止)的世界历史。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史、艺术、宗教、科学、社会日常生活等。详实充沛地介绍世界历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历史的曲折发展轨迹,并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再现历史现场。 全套书以历史史实为准绳,客观中性地用故事来叙述历史,以史家通识为依据。
......
2021年新版学科目录将区域国别学设置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以历史、政治、外语作为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交叉的三个支撑学科,为国别区域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推动学科建设,本书收集、整理十多年来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论文,分为区域国别学历史使命、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范式五个栏目,内容涉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区域研究等各个领域,为国别区域学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书对百年来苏联/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深刻反思了其中东政策的得与失,揭秘其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探讨了这些政策背后的指导思想。书中有不少作者个人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是对一些关键人物的访谈,颇具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相信本书有助于中文读者深入了解俄罗斯中东政策的的历史脉络、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