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的二十六篇文章共分为五个专题,主要研究了毛泽东的成长经历、特点和受到的各种思潮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毛泽东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开创和设计,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等问题。本书所收文章均为作者多年来研究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学术论文,材料翔实,文字晓畅,是研究毛泽东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编辑了张宝忠同志这本画册,以表达我们深切怀念之情。 在画册的上篇,我们选辑了小平同志的历次外出视察的照片,形神兼备地刻画了小平同志的伟人气度与风范和他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的高贵品质,集中地展示了小平同志作为人民公仆的鲜明形象。 在画册的下篇,我们选辑了小平同志与战友交往、家庭生活和他打桥牌、游泳、散步、做操等照片,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小平同志的平民神态与心境以及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格魅力,突出地展现了小平同志作为战友、丈夫、父亲和爷爷的每一个生活角色。
在这本书中,托洛茨基不仅对斯大林进行攻击和诬蔑,而且篡改列宁主义,歪曲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并利用一切机会宣扬他的托洛茨基主义。该书除观点外,在材料上颇有参考价值。
本书分为二十四章,详实而生动地记述了青年时期(1910年秋—1921年夏)的毛泽东,身无分文,外出游学,“欲以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勇闯“虎穴”,为民请命;置身雷雨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率领学生志愿军,智夺北洋军枪械;寻求“改造中国和世界”之路,成立新民学会;斗“汤屠”(北洋军阀汤芗铭),驱“张毒”(北洋军阀张敬尧);结识陈独秀、李大钊;……从一个寻常的进取学生,在一步步有心的磨砺中,在大社会与大自然种种“有情”甚而残酷风雨的洗礼下,历经迷途中的困惑、尝试中的失落、破碎中的痛苦,在万般悲欢离合的锻造下,逐步成长为一个“新民”,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忧心报效国家与民众的学子——志士。客观、真实、全面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毛泽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