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这本传记介绍了江泽民同志的人生历程,尤其是阐述和评价了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国主要领导人的10多年中创立的历史功绩。在着重于国事活动的同时,也广泛涉及家庭生活、业余爱好、人品风格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传主的风采。 作者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相当的解,从本书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中国情有友好感情。作为一位西方人士,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提法同我们有一定差距,相信读者是会理解和把握的。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伟人,毛泽东一生在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些成功背后,则是他的许多过人之处。本书精选了毛泽东值得学习的十四个方面,力图通过用丰富的史实、生动的笔触加以叙述和说明。一、向毛泽东学战略思维;二、向毛泽东学世界眼光;三、向毛泽东学哲学头脑;四、向毛泽东学调查研究;五、向毛泽东学读书学习;六、向毛泽东学政策策略;七、向毛泽东学工作方法;八、向毛泽东学统战艺术;九、向毛泽东学军事才能;十、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十一、向毛泽东学廉洁奉公;十二、向毛泽东学百姓情怀;十三、向毛泽东学写诗作文;十四、向毛泽东学人格魅力。这十四个方面不一定全部概括出了毛泽东值得学习之处,但这些都是需要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哪怕学到十之一二,也会受益无穷。
毛泽东著作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然而真正读懂毛泽东这些著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杜忠明编著的《毛泽东名言故事》提纲挈领,精选毛泽东九十九句名言,每一句话一段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加深对毛泽东著作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记住这些名言,也就了解了一个时代,了解了一个民族,了解了整个中国的一段历史。
用刀剑开疆拓土的沙皇,用疯狂杀子灭亲的伊凡——历史究竟应该怎样给你打分?
本书依据吴冷西同志手稿校订整理。 吴冷西(1919—2002)是中国新闻界著名领导人,自1952年起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至1966年又先后兼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1982年任广播电视部部长。长期伴随在毛主席身边,见证了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过程。 他是中共党内重要的笔杆子,从1959年起参加党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文稿的起草工作。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和《毛泽东选集》材料组领导成员,并负责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作的常务工作。 吴冷西奉调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时,毛主席提醒他,要对困难有充分的估计,要准备碰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也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 。 毛主席还对他说:“如果在《人民日报》呆不下去,就回到
1931年2月,邓小平从炮火硝烟中入中央苏区,在瑞金、会昌两个县出色地领导了当地军民开展红色政权的建设,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后被“左” 倾错误领导者诬为“江西罗明路线的创造者”和“反党小组织的领袖”,与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一起,受到错误批判斗争,被撤职下放农村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被遣送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1972年冬,毛泽东决意重新启用邓小平。离开江西之前,邓小平偕夫人卓琳先后深入永新、宁冈、茨坪、兴国、于都、会昌、瑞金、宁都、广昌等县市参观考察,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全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邓小平在江西工作生活的经历,客观展现了邓小平面对惊涛骇浪指挥若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风采,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罢官,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以“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讲述伟人传奇人生”为宗旨,以详实可靠的资料,认真客观的编写,严谨科学的体例,为您全面、真实地记录伟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呈现更为清晰的中国伟人形象。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是乔木1991年开始的回忆毛泽东的写作,计划写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毛泽东的思想和活动,但没有完成。自1994年9月出版,期间2003年又出修订版,此次是修订版改版重印。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谈话录”,是胡乔木二十多次谈话的纪录。其中有一篇1985-1986年、即这项工作开始前几年他同中央文献研究室同志的谈话记录,因属于同一个主题故一并收入。这些记录未经过他本人审定,但多是根据录音整理,只作了必要的文字修饰。第二部分“初拟稿”,是按照胡乔木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的谈话精神撰写的19篇文稿。第三部分是增订本补充的《胡乔木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共24篇文章。全书约550千字。
毛泽东主席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始终不渝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强烈的责任感,不顾个人安危,日以继夜地坚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毛泽东同志与他的战友们亲密合作,团结全党、全军和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残酷的武装斗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蒋介石反动集团,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云集30万群众,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青年毛泽东》突出青少年毛泽东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救国救民和改造社会的人生理想,以及在勤学苦练、蓄才储能的奋斗中所表现的坚强意志;充分说明毛泽东如何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湖湘文化的深厚影响;充分体现毛泽东在当时历史条件和特殊环境下,他的活动,他的思想,如何随时而进,及其发展脉络和规律;突出毛泽东一接触新的文化、新的思想,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注重身体力行,注重从事新的社会实践,开始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情况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艰苦的探索,从而有了毛泽东思想萌芽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开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消除“左”的和右的思想影响,凭事实说话,以史料为依据,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真实实的青年毛泽东奉献于世。
西奥多 罗斯福(1858-1919}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 西奥多 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美国军事家、政治家,第26 任总统。在总统任期内,他对内施行资源保护政策,保护了森林、矿产、石油等资源;推行公平交易法案,缓和劳资关系,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保障。对外,他实行 大棒政策 ,建设强大军队,扩张美国势力,不仅野蛮干涉美洲事务,还关注亚洲局势,挑拨日俄战争,在中国实行 门户开放 政策。 1956年的《大英百科全书》这样评价道: 可以这么说:华盛顿创建了美国;林肯保卫了美国;罗斯福则恢复了美国的活力。
窑洞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直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时期,先后途经延安、延川、靖边、佳县、等12县,37个村镇,行程2000余华里,同陕北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在世界上“zui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zuida的人民解放战争,度过了一年零五天的艰苦岁月,留下了一个个传奇动人的故事。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初春,组建采访小组,沿着毛泽东转战陕北走过的路程,以行走+访谈的形式,对毛泽东曾经转战过的村庄、住过的窑洞逐一进行考察,采访窑洞房东后代和老村民、老民兵、老战士,搜集革命历史故事,征寻散存于民间的革命历史文物。 《东方红》内容鲜活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既有毛泽东曾经居住过的窑洞绘画与图片,又有房东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