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卷,记述了胡耀邦同志从投身革命,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团中央工作和地方工作,到组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再到积极参与制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至去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胡耀邦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胡耀邦强调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改革贯穿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展现出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心、魄力;胡耀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等各项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胡耀邦强调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纪,整顿党的作风,坚定不移同不正之气和腐败现象作斗争 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学习胡耀邦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为我们继
本书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从思想演进和政治变动两个维度详细叙述了1935年至1945年间本书称之为 毛主义 的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直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过程。 作者拓展了中共思想史的讨论,清晰地勾画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从瞿秋白到陈伯达,再到毛泽东本人的渐进轨迹,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本书还通过描述毛泽东与陈伯达在延安的人际互动与思想交流,充分展示出陈伯达在构建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的突出作用。 总之,作者认为:毛泽东思想的崛起,既与中共内部政治、思想发展的走向相关,也受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既是毛泽东本人亲力亲为的结果,也是党内一部分知识分子擘划与宣传的产物。
《朱镕基答记者问》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这些内容,均根据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只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忠实地记录了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深化粮食流通、财政税收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权,进行住房、医疗和文化体制改革等各项大政方针。继2009年8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平装本以来,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现推出《朱镕基答记者问》精装本,精装本内文照片用彩色印刷,同时附赠1998年至2002年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五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实况录像。
《从历史看组织》一书是著名学者许倬云谈中国历史上的组织制度以及各朝宰辅功过的口述录,讲述的年代从先秦开始直到清代。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将各个朝代的组织经验和管理技术娓娓道来。作为一本联系古今的图书,我们通过阅读该书能够从古代治国的历史中汲取可供参考与咀嚼的经验,对于现今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也颇有受益。
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重印《刘少奇选集》。选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著作,下卷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著作。 刘少奇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写了大量的文章、文件、电报、书信,并作了很多重要的讲话。收入选集的,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少是过去未公开发表过的。 收入选集的著作,凡是刘少奇同志生前公开发表过的或有手稿的,都保持原貌,只做了少量文句和史实的校正;对讲话记录稿做了文字整理。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还做了题解和注释。题解附在各篇*页的下面,注释按顺序号附在卷末。
随着中哈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宣言,民间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本文集是中哈两国高端智库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的合作成果。本书整理收集了纳扎尔巴耶夫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问题的讲话、答记者问、专著文选等。早在独立之初的1992年,纳扎尔巴耶夫就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确立了独立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自由主义盛行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关于建立法治社会、社会市场经济的战略为哈萨克斯坦确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还提出了以族际和谐、民族统一、社会现代化和明智的宗教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对于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外政策方面,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就地区安全、发展问题提出许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