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从内心深处渴望中国强盛的,他通过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的确趋向了这个目标。但是,中国的复杂情况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所能左右的,李鸿章的努力往往被愚昧无知的朝廷中枢与各级官僚所浪费了。幸运的是,他留下的除了若干重要的洋务企业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之外,还给20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关于近代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将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被深深地烙上了李鸿章的印记。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编撰主旨为真实、准确地记载青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历程。全书以周恩来的经历为主体,前面辅以到南开中学之前的经历为“开篇”,后面辅以离开南开中学以后、截至在欧洲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经历为“续篇”。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采取按编年排序,注意时空架构。周恩来求学南开中学时期,南开中学实行四年学制,从1913年8月入学,至1917年6月毕业,周恩来完整地完成了在南开中学的学业,故《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的主体部分按学年划分为四章,以显示其四年的成长过程。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每章开头列有“周恩来中学年表”,梳理了周恩来在相应学年的学习和求索行为的脉络。每章之下,根据内容细分为节。书后列有附录,收录了周恩来所在的第十次第二组同学撰写的班史,以展示周恩来求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出发,以整体性视角,通过对文化兴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当代中国中西马综合创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等问题的专题研究,全景展现了五四运动百年,新中国70年以来中国文化的变革历程、理论特质和实践经验。
《辽承天皇太后萧绰传(彩色插图版)》介绍了:萧绰是辽朝历富盛名的政治家,她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和宋真宗确立了“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为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辽承天皇太后萧绰传(彩色插图版)》着力反映了萧绰这位活跃在辽朝历史舞台上近半个世纪的统治者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反映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反映与萧绰有关的人和事。
《列兵毛泽东:辛亥革命时期的新军生活》内容简介:这是一眼石孔窑洞,据说还是北宋名将杨继业镇西时开凿的。窑洞共两间,天花板和墙壁都是开凿出来的岩石,地一铺着砖块。室内陈设简陋,一顶蚊帐是唯一的奢侈品。更为抢眼的是墙上挂的一些地图,透显着居者身份的特殊。
该书系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系列丛书之一,由赵慎应著。张经武同志堪称和平的使者。1951年5月,他作为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的主要谈判代表之一,为谈判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谈判成功后,他被委任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只带几人从国外转到西藏,最早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传达给西藏地方政府。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和西藏工委、西藏军区领导一起,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上层爱国人士和解放军指战员,为宣传协议、执行协议、维护协议,加强民族团结和西藏内部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西南边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张经武作为中央驻藏代表兼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他执行党中央、的指示,领导了西藏由“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跨越到社会主义的这一伟大斗争。该书通过描写这一伟大斗争,反
《蒋家门外的孩子》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的回忆录。作者回忆早年充满艰辛的成长岁月,追忆父亲和母亲深沉而炽烈的情感,记录充满波折的认祖归宗之路以及从政经历,披露与蒋家的恩怨纠葛及与同父异母兄弟的手足深情。许多内幕首次由当事人披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曾任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临沭独立团政委兼中共临沭县委书记、滨海军区教导团政委、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特务团政委、华东军区警卫旅政委。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山东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反封锁斗争,莱芜战役和解放诸城、高密、潍县等战役。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公安总队副政委、政委,华东军区军法处副处长。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舟嵊要塞区政委,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军区政委,浙江省第四届政协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浙江省顾委主任。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64年晋升为少将。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9年2月6日在杭州病逝。
袁庚(1917年4月23日-2016年1月31日),中国改革的先行者,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创始人、百年招商局第二次辉煌的主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袁庚原名欧阳汝山,1917年出生于宝安县,2016年因病医治无效,在蛇口逝世,享年99岁。《袁庚传奇》从袁庚出生写起,从他加入东江纵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到担任东纵驻港办事处主任,从被调往中央军情部受训到出任中国驻雅加达总领事馆领事,从赴港参与招商局的领导工作,到担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总指挥,在蛇口进行改革开放的实验,创造了“蛇口模式”,直到99岁在蛇口逝世。袁庚一路披荆斩棘,以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和改革精神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袁庚传奇》为《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一本,《我们深圳》文丛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虚构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