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名为《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根据读者需要,此次再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历代军事制度》。 《中国军事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多卷集系统研究中国军事历史的专著,共7卷9册,约520万字,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在军事学术和历史学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叶剑英元帅生前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认为:“它的出版,对发掘和继承我国古代军事遗产,开创中国古代军吏史研究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促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军事史》出版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电视台、广播电台及许多报刊作了广泛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全书共分8章,分别阐述了原始、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7、18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20世纪美术;亚洲美术;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等。本次修订在版基础上丰富和充实了史料,吸收了近些年来的科研成果,更详尽地介绍了画家、画派、作品,补充了如古代朝鲜美术等新章节。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的内容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476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本书原名为《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根据读者需要,此次再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多卷集系统研究中国军事历史的专著,共7卷9册,约520万字,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在军事学术和历史学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叶剑英元帅生前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认为:“它的出版,对发掘和继承我国古代军事遗产,开创中国古代军吏史研究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促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军事史》出版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电视台、广播电台及许多报刊作了广泛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原名为《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根据读者需要,此次再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史》是建国以来部多卷集系统研究中国军事历史的专著,共7卷9册,约520万字,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在军事学术和历史学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叶剑英元帅生前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认为:“它的出版,对发掘和继承我国古代军事遗产,开创中国古代军吏史研究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促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军事史》出版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电视台、广播电台及许多报刊作了广泛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内容既有一般的社会家庭婚姻状况调查,也有特定区域如华北地区、成都、昆明等地的妇女及学生、职业妇女等的婚姻状况、婚姻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收录了当时的的社会学者如陈鹤琴、潘光旦、张折桂、萧鼎瑛、梁议生、葛家栋等人关于家庭婚姻调查的名篇。这些调查报告,全面客观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状况的实际情形,是对当时家庭妇女婚姻生活的一个客观的记录。
《清代民国县制和财政论集》内容简介:包括史学在内的学术著述有一个文字表达问题,孟子称为“文”,刘知己、章学诚称为“史才”,姚鼐称为“词章”。在这方面,学者们只能追求“更好”而不可能达到“”,不存在“境界”,而且这里还存在天赋问题。不过根据我的体会,“底线”还是存在的,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辞达而已矣”。或许是因为自己在文字方面缺乏天赋,我在史学论著的文字表述方面,追求是“实”,争取做到每句话都含有对于主题来说属于必需的信息,不发空洞无谓之论。我理解范文澜先生所主张的“文章不写一字空”,就是这种意思。其实我们也可以认为,朴实、平易、直白同样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
本书原名为《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根据读者需要,此次再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历代军事制度》。 《中国军事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多卷集系统研究中国军事历史的专著,共7卷9册,约520万字,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在军事学术和历史学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叶剑英元帅生前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认为:“它的出版,对发掘和继承我国古代军事遗产,开创中国古代军吏史研究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促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军事史》出版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电视台、广播电台及许多报刊作了广泛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生活史(1949-1978)》内容简介: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的本质和变迁的真相,不是那个时代、社会中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更不是所谓历史规律的逻辑推演,而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平民百姓的观念、日常生活和行为选择的细节变化。个人生活史注重微观历史和细节还原,聚焦一个个普通民众的生活实态,就人论事、就事说理,真实地反映出普通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历程,这有助于发现被宏观历史忽略或无法收纳的底层“无言的群体”,厘清被意识形态化和“革命阶段化”所遮蔽的中国社会真实的发展过程。
《二战德国勋赏制度解密》是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专业MOOK读物——《号角》的特辑,是华文世界对第三帝国勋赏研究集大成者,分为“军事卷”和“民事卷”。号角工作室集数十年研究,依托海内外专业资源,厚积薄发,诚意奉献!从铁十字勋章到德意志雄鹰勋章,从秃鹫军团勋赏到德意志母亲十字,第三帝国的勋赏曾以邪恶的艺术美感让当时的德意志民族神魂颠倒。其复杂的体系、高超的工艺、精美的设计吸引了历史学家和收藏家的注意力,而“恶”和“美”,这两种本来对立的特质,在第三帝国勋赏上似乎找到了一种表面的和谐和诡异的统一。本书以专业的角度辅以大量藏品照片介绍了这些特殊的勋赏。
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具有特色的贡献之一。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轨迹,揭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贾玉英教授、孔繁敏教授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业已有《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国史镜鉴·谏诤篇》(北京出版社1993年)等成果问世。去年贾教授和孔教授等学者又推出了新著《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44万言,分10章。—8章,对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封驳制度、明清时期的六科给事中制度,及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征利弊等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第9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