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派遣军队,跨越海洋征伐日本。长久以来,由于史料相对缺乏,以及研究者立场和角度不同,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真相扑朔迷离。 作者在广泛阅读中文、日文、英文等各语种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元朝、日本、高丽等多方视角展开叙事,还原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局势,完整呈现了两场战争的全貌。书中清晰叙述了元军的战争意图、备战过程、进军路线和撤退状况,也展现了当时日本方面的权力格局和军事防御措施。 本书既有对大时代背景的宏观描绘,又在微观层面对个体命运有着细致展现,融小说般的生动情节于学术研究的细致分析之中。作品围绕元军内部矛盾、面临的天气状况、作战策略等诸多因素,对元军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如何认知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提出了独特见解。
对俄国世纪之交文化转型与民族主义导向之关系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本文作者没有勇气,也不可能涉及其中所蕴含的所有复杂方面和穷尽所有的重要意义,只是期望能描述和分析本次世纪这交俄国文化转型中民族主义传统在全球化过程的变体特片、应对后殖民主义入侵的具体民族主义行为,以及民族主义如何影响了文化理念和文艺学及文学史重建,还有后现代主义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叙述策略与民族主义之关系等矛盾性问题。 本书包括:俄国文化转型中的民族主义问题:传统文化与全球意识;当代俄国民族主义的种种现象:对后殖民主义的应战等内容。
萧乾所著 本关于二战东西战场真实细节的纪实作品。从滇缅路到欧洲战场、纽伦堡审判所采写的二十多篇文章,作者以记者的身份亲历现场采访,所写文字自然有新闻的价值,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再看这些文章,作为文学家的萧乾,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报道。除还原历史现场记录的真实细节(如:纽伦堡监狱中对纳粹人物的访谈;滇缅路检查的细节;慕尼黑二战真实场面细节;联合国成立大会真实场面细节等等)报道外,还充满了萧乾先生的希望。希望战争不在(如:俄乌战争等),人类能和平相处,看萧乾先生的二战之路,致敬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
《南京保卫战/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讲述了南京保卫战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之一。国民政府为保卫南京、捍卫民族尊严,奋勇抗敌,显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终以失败告终。《南京保卫战/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依托相关档案及资料,结合大量历史图片,全景展现了南京保卫战战事,重温将士英雄事迹,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南京保卫战/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适合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中国正面战场》是由历史学教授钱乘旦先生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里的一种,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资深历史学教授陈谦平、张连红、张生所著。本书描叙了自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到日军代表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止的整个抗日战争史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日杀敌的史实。全书史料翔实,描写生动,对大型战役如淞沪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的具体进程的描写生动感人,对中日两方作战的战略、双方的伤亡情况以及二战的整个局势变化对抗日战争发生的影响都有精彩的分析。可以说,在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书中,本书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的难得的佳作。本 书所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已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辞海》是我国的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它既收单字和普通词语,又收各类专科词语,兼具语文辞典和专科辞典的功能,收词丰富,检索方便,实用性强,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随着人类知识积累创新速度的加快和我国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少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对《辞海》的查检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继续编纂《辞海》新版使其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编纂一部比《辞海》规模更大、所收字词更多、内容更加丰富的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实属必要。 《大辞海》的编纂以《辞海》为基础,继承《辞海》的优点并加以拓展,以增收《辞海》尚未涉及的新领域和各学科的新词新义为重点,适当补充缺漏。全书收词约25万条,共约5000万字,均为《辞海》的两倍以上,按学科分类编纂分卷出版。
《敖德萨档案》由弗雷德里克·福赛斯编著。 《敖德萨档案》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有组织地屠杀了包括600万犹太人在内的1400万平民。自由记者彼得·米勒偶然得到了一位的犹太老人的日记,于是开始调查和追击日记中的“里加屠夫”——党卫军上尉罗什曼。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米勒的行动竟然惊动了西方各种团体甚至国家谍报机构。一场惊险曲折的追捕与反追捕的较量展开,从中更揭露出一桩震惊世界的重大军火交易内幕。水落石出之际,我们不禁掩卷深思:这难道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吗?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波及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这是一本反映毛泽东高超军事谋略艺术的书,从军事谋略角度深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从毛泽东对军事谋略宝库杰出贡献角度深化对军事谋略学的研究,为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作一点贡献,让更多的读者领略一代军事家的战争策略。
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举出的迫切要求.本书回忆了雷锋同志事迹的点点滴滴,记述了雷锋精神的形成和对后来人的影响…
本书重点记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五次战役以及板门店谈判之前的战争态势。第五次战役打响,我军投入十几个军百余万部队,意在成建制地歼灭敌人;突破林津江,胜利在握时,战局的剧变;阿尔蒙德发疯,把飞机和坦克当作大反扑的赌注;最严酷的时候,我一八〇师、三十一师穿插过猛,陷入重围;为坚守铁原,彭德怀破釜沉舟,不惜将六十三军打光;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结束后,毛泽东对邓华说,对付美伪军要“零敲牛皮糖”;板门店谈判,克拉克成了第一位在失败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