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学文集》是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思想的结晶,表达了席勒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其中,《曼海姆的古代珍品陈列室》、《论毕尔格的诗》、《关于各种审美对象的断想》、《秀美与尊严》、《论激情》、《席勒遗稿片断》、《关于在艺术中运用庸俗鄙陋事物的想法》、《〈季节女神〉邀请参加书和发刊词》、《论运用美的形式的必然界限》、《论审美习俗的道德效用》、《论悲剧中合唱队的运用》等篇都还是次全文译出,给席勒研究和席勒美学研究提供了丰赡而可靠的文献资料。
本书以作者所创建的“本体性否定”为理论的逻辑起点,在“美何以成为可能”,“美是什么”“美学何为”“美学的基本范畴”上分别提出“美在本体性否定之中”,“美是本体否定的未完成”,“美学只能说'不美'与'丑'”,“美学的基本范畴是陈旧,残缺,平庸,混乱,造作,僵化”等重要命题。本书尔合了传统的批判与创造分离的思维方式,突出了审美者的个体化理解,改造了“美感”优于“快感”的观,在美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审美实践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
中国美学范畴史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和兴趣,已是多年以来的事了。当通过立项、决定从事这一研究之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本书作者王耘,承担了其中唐代部分的研究与撰写工作,并将其纳入学位论文的计划之中。本书的基本内容,原是我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美学范畴史》(三卷本)的一部分,也是王耘在其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重大修改和丰富的一个文本。唐代美学范畴研究一直是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迄今为止,学界尚未出版过专论唐代美学范畴的学术著作。除单篇学术论文外,唐代美学范畴研究通常被附带穿插于中国美学史或唐代美学史中,作为某一章节,甚至某一章节中的某一部分出现,篇幅有限,备受冷落。唐代审美品格论范畴,多元而完整地体现出唐代美学范畴的总体形态和本质特征,在唐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