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用一句话说完:善良出能力!通俗点讲就是,让善良的人有力量。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很多人学了几年的心学还是不太明白,这是因为在心学整个体系里王阳明本身就是那个密码。因此要想讲透阳明心学,一定要讲到王阳明的生活、思维、行为方式,这样才能把王阳明讲 活 了。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按照时间顺序,从王阳明的出生讲起,到王阳明去世为止,包含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其思想体系如何从萌发到成熟;中卷,深入浅出讲解阳明心学体系构成的 元素型结构 ( 良知 心即理 致良知 诚意 格物 致知 等),阳明心学的 奥秘以及如何学习阳明心学等:下卷,讲王阳明如何善心不愚,跟随自己的直觉,践行自己的思想--知行合一,勇于改道超车,最终走出了自己 致良知 的人生道路。 人不违背自己的良知(良心),才能常快乐。
《人生哲思录》是周国平哲思精华总集,集大成之作,最新修订珍藏版。周国平本人先后四次修订,完整反映其哲学智慧和人生感悟,伴随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 从周国平的所有作品里,精心选出最能代其思想且表达精妙的文字,按体系汇编成册。2001年初版至今,周国平本人先后四次修订,反复斟酌,大幅增删。 辞书体例,便于检索。读者一册在手,即可全豹在目。全书根据人生的四个大主题分为四编,即: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精神家园。
印度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实现迅猛发展,但在这腾飞的新世界中,大多数印度人找不到自己所属的位置。 在这样一片大陆上,潘卡吉 米什拉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旅程。他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村庄出发,拜访不再辉煌的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前往商贸大厦与露天排水沟并存的德里,倾听青年对佛教等古老思想的不满;在暴乱不断的克什米尔,遇见一个个只能在封闭阴冷的房间中泄愤和哭泣的异见者;最后回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村舍,在这个充满暴力又困惑丛生的世界中,重新书写佛陀。 沿着佛陀的思想轨迹,米什拉行走在东方智慧与西方哲学之间,用思考连接现实和历史,在佛陀教诲中寻找终结苦厄的可能性。
不幸的根源是什么?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哲学大师、诺奖得主罗素告诉我们:当你拥有尽可能广泛的兴趣,对人和事物的反应尽可能友善而非敌意,你就更能体会到幸福 罗素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尽在《幸福之路》,它针对人们常见的不幸给出了详细而实用的建议,问世百年经久不衰,值得一读再读。 ★一定程度的忍受厌倦的能力对幸福生活至关重要,而且也应该教给年轻人这种能力。 摘自本书第048页 ★一个人越疲惫,他就会发现这种疲惫越难停止。人濒临精神崩溃的症状之一,就是坚信他的工作极其重要,给自己放假会带来各种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本书第058页 ★让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优秀是非常重要的。 摘自本书第071页 ★没有人应该期望自己是完美的,也没有人应该为不完美过分困扰;没有人理应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人生的主要方向。 摘自本书第09
本书是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对身体、空间等论题所做研究的成果结集,分为 身体的技术 空间的政治 后现代性的谱系 三个部分,共十九篇文章。部分的六篇文章论述 身体 在西方学术史中的地位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的六篇文章是作者对 空间 问题的研究成果,集中讨论了身体的社会学,以及权力如何把个人的身体局限在空间之中,第三部分收录的七篇文章是对后现代理论的各位大理论家德里达、罗兰 巴特、乔治 巴塔耶、福柯等的精彩评论,以及对后现代性理论的发展线索的整理回顾。 汪民安教授以后现代哲学的理论视角,考察个人身体、社会生活和现代政治的关联性,洞察细微,挖掘深入,表达精辟,会让读者对身体、对各类空间、对后现代哲学及其研究方法有更多的理解与启发。
哈佛等300多所高校入门读物,30余年经久不衰,豆瓣千人评价8.6高分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雅思、托福 、GRE、GMAT、SAT的备考和学习材料学习传统教育中学不到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蒙心智,成为具备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掌握华为、腾讯、小米、乐高、IBM等国际创新企业颇为看重的能力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积极配合还是消极抵触?如果你喜欢的一位明星或KOL热情地向你推荐一款产品,你会立即下单还是深思熟虑?如果你的老板要求和鼓励你 996 甚至 007 ,你会配合还是拒绝?如果无数专家都说今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你会相信谁,质疑谁?......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和支持它们吗?每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如果我们学会养成主动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就能刻意练习成为一名批
《智慧书》被誉为西班牙版《论语》,自 1647 年问世以来,历经近400 年长盛不衰,与《君主论》《孙子兵法》并列,成为读者心目中 人类思想史上的三大奇书 。 在这部永恒的处世经典中,作者格拉西安以洞察力和大智慧总结出300 则智慧格言,帮助你在复杂社会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避开各种陷阱、提升人际关系,强大内心以取得成功。 时至今日,《智慧书》依然备受各国读者喜爱。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一生都辗转于各种欲望之间,不停地转换到他们认为更崇高、更尊贵、更精致的对象上。然而,欲望终归是欲望,在追求欲望的生活中,存在着无尽的冲突和痛苦。 在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告诉我们,欲望与意志力相伴而生,因此产生冲突和痛苦,但必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并不能组成我们的全部生活。生活是在时间领域中无止境的行动,将生活简化成以 我 为中心并执着于此是极易枯萎的。不囿于自身的渺小与琐碎,也不再辗转于各种观点、经验和知识时,我们才能全身心随生活有效、简洁、清晰地行动,获得内在宁静。 重磅推荐:
这是一本姥姥与外孙女之间充满了爱的故事。倪萍以淳朴真挚的文笔描述了99岁高龄的姥姥与“我”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数年间感动了百万读者,此次全新推出增订本,收录十余篇倪萍近年多篇文章,以及二十余幅珍贵画作。 姥姥是一位普通的姥姥,是一个家家都有的老人,她的事都是日常琐事,读起来却尤为动人,仿佛自己的姥姥就在眼前。 姥姥一生勤俭持家,善良敦厚,是一位传统的伟大的中国女性。她说的话简单朴实却富有哲理,尽是些萝卜、白菜一样不值钱的东西,却是 顺口、 对胃的好东西,下到锅里就养命。
方与圆是中国哲学和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早有 天圆地方 之说,意指天地的自然形态,后经演变, 古代先贤赋予了方与圆更为复杂、更具内涵的哲学意 义。在方圆之道中,方是原则,是目标,是做人之本 ;圆是策略,是手段,是处世之道。千百年来, 方 圆有致 被公认为是*适合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成功心 法,成大事者的奥秘正在于方与圆的完美结合。 智圆行方 被古人当作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 智慧,许多人以此为治家之道。黄炎培曾教育儿子: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意 为做人要像古代的钱币一样,外圆内方,体现了为人 之道和处世之道的至高学问和通达智慧。做人要有脊 梁、有血性,要有金戈铁马、挥斥方道的志向和气度 ,但又不可墨守成规,拘泥于形式,要有圆融处世、 适应社会潮流的柔韧。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方圆有 度
本书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教会我们如何成为 懂事儿 的人,学会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籍,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帮助读者过上更加充实、有意义的上生活。 本书探讨了心智成长的各个方面,以及如何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心智能力。 书中详细解析了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情绪管理的技巧、自我觉察的深化等。对于想要提升自我的人来说,这本书很有帮助。它是一本理念和实践和方法结合的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案例,让读者可以真正地将这些理念应用到生活中去。 本书作者同读者们分享的并非是空话和大道理,更多的是看到解决人生问题的步骤和落地细节。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找到通往幸福和自由的道路。 相信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幸福课》是哲学大师叔本华晚年的心血之作,囊括他一生思想精髓,全书娓娓道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长久幸福的秘诀,通俗易懂又简便实用,问世至今影响了万千读者! 翻开本书,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别人到底怎么看你 这些曾经困扰你我的问题,叔本华都揭开了答案,带给世人心灵震撼。尼采、托尔斯泰、爱因斯坦、薛定谔、弗洛伊德、普鲁斯特、莫泊桑、毛姆、卡夫卡、屠格涅夫、博尔赫斯等大师,都是叔本华的忠实读者。 歌剧宗师瓦格纳说: 叔本华的书对于我的整个一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尼采赞叹: 我一翻开叔本华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 托尔斯泰说: 叔本华是无与伦比的。 ★性情乐观、体格健康、充满活力、温文尔雅、有良知、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是地位或财富无法弥补或取代的优势。 摘自本书
书稿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讨论伦理道德的5篇文章,探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道德在人生中的涵义。头两篇文章(《论意欲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是阐发叔本华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文章。《论意欲的自由》所要解答的问题是:人到底是不是自由地意欲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而 自由 在这里的意思,根据叔本华的分析,就是 与必然性没有任何关联 、 不依赖于。在《论道德的基础》,叔本华找出了道德根源和根据。而这也就是关于道德的学科--伦理学--的本来目标。《论禁欲》里,叔本华描绘了可供我们选择的两条道路。对生存意欲的肯定构成了我们这一自然世界。生存意欲就是除了保存自己以外,还着眼于延续下一代。具体的表现就是强劲的性冲动。所以,叔本华把我们的性冲动形容为意欲的焦点,同时,透过性行为,
人之所以活得累,一是因为太认真,二是因为太想要。 佛经上说:“无常故苦。”就是让我们知道:人生是有缺陷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身体会生病衰老,容颜、情感会生变,金钱不能永远保有,权力有一天终会失去…… 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是的,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确实,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如果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优选的安排。
屋外明明是艳阳高照,天气预报却说有雨,你出门时是否要带伞?彩票中奖的概率极低,你是否要买一注,赌赌运气? 投资有风险,那你是否还会购买股票、基金或其他理财产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景,如果你懂得一些关于概率的知识,也许就不用那么纠结和困惑了。 在《概率》一书中,作者用通俗、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概率的7种主要类型。在面对不同的场景时,要使用相应的一种或多种概率类型,人们才能做出*的选择。就如英国哲学家巴特勒所言,概率是人生的真正指南。
本书在《直面人生的困惑》基础上增加了11篇文章。内容源自郭继承老师对传世经典的总结和体悟,源自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观察和透视。图书的内容力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实在在地帮助到读者的生活和工作。在现实的关照上,争取做到以文化人,引导读者在生活的细节中改变自己、升华自己,可谓一本有关人生困惑的 答案之书 。
本书摘录了南怀瑾先生著作中关于 教育 和 人性 的相关章节,共47篇,大都是对于《论语》《大学》《孟子》中名言警句的阐发,可读性较强。先生认为从先秦儒家的性善性恶之辨,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之争,乃至古今中外一切宗教所探寻的真理,无一不是在讨论人性的问题。他认为教育与人性是分不开的,从事教育之人一定要从性情出发,因材施教。本书语言平实,深入浅出,读者可以通过南先生充满睿智的解释,轻松喜悦的理解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体会其中真义。本系列的丛书我社于2009年和2014年各出过一个版本,本书则是*次收录其中。
英语中关于垂钓的书,是汗牛充栋的,著名的,则推这一本《钓客清话》。此书初版于1653年,风行至今,已成 垂钓圣经 ,是再版次数多的英文图书之一。《钓客清话》写的是垂钓,但不是钓鱼人的技术指南,而是垂钓的哲学,垂钓中体现的做人的理想、生活的理想,即简单、忍耐、厚道、知足等。 本书由学者缪哲翻译,其译笔精妙风雅,古色古香,得当地传达了沃尔顿古雅、清新、天然的语言风韵。著名插画艺术家阿瑟 拉克姆(Arthur Rackham)与道格拉斯 W.戈斯兰(Douglas W. Gorsline)所作插图,色彩温暖和谐,线条纤毫可见,画面生机勃勃,具有极强的审美趣味。
人生并不完全是一个 舒适圈 。由家庭到学校,再由学校到社会,成长要经历一个又一个挫折和失望。本书设想年轻人在逐渐长大以后,完全独立以前,有一段什么样的历程。对它了解越多,伤害就越小;得到的营养越丰富,你的精神就越壮大。
本书根据1952年伯林在BBC第三套节目所做的系列演讲整理而成,囊括了伯林关于自由与观念史的原创洞见。伯林向我们表明,正是爱尔维修、卢梭、费希特等哲人对自由观念的滥用和误读,妨碍了自由观念的发展,也阻碍了个体自由的实现。要真正理解自由,就必须从这些自由卫士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赋予自由过多的王冠和权柄。
作者余世存继《时间之书》《节日之书》之后,关注点从时间和自身转移到当今年轻人,是一部内卷时代给年轻人的安顿之书。本书以安顿为主题,告诉当代年轻人,这个世界一定与你有关,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我规定的生活标准 ,在焦虑焦躁的当下,静水深流,急事慢做,通过一些安顿、整理自己的日课,就能安顿自己的内心和现实世界的连接。只要我们的心安顿了,我们的人生也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