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 李明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明辉 著 /2008-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属于比较哲学的工作,它涉及德国、中国与韩国的伦理学思考。、二章首先藉由梳理康德早期伦理学经由席勒伦理学到现象学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理路。此一发展涉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我们对于道德价值的“领会”(Erfassung)究竟是什么性质?此一问题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因此上述的思考为我们之探讨中、韩儒学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极有用的参考架构。在中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选择了南宋朱熹与湖湘学派关于“仁”的辩论(第三章),以及晚明刘宗周对於孟子的“四端”与《中庸》的“喜怒哀乐”之独特诠释(第四、五章)为探讨个案。在韩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则选择了朝鲜儒者李退溪与奇高峰、李栗谷与成牛溪关於「四端」与「七情」的辩论(第六、七、八章)为探讨个案。在这三个个案中,朱子学作为共同的参照系统,与康德后期的

    • ¥115 ¥305.37 折扣:3.8折
    • 《乐育堂语录》新译【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清)黄元吉著;孔德译 /2009-09-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乍听《乐育堂语录》书名,会让人觉得是一般劝善之类书籍,这也正是此书以前少被人注意的原因所在。当然,应该说,这是常人知识僵狭所导致的错误,并不是书名本身有什么不当。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丹经著作,是清朝道咸年间(1841~1860年)黄元吉先生为门下弟子在“乐育堂”讲解的丹法,其间经历十余年。后来,弟子们将其语录汇编成册,分为四卷,取名《乐育堂语录》。

    • ¥296.6 ¥744 折扣:4折
    • 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潘能伯格 /1997-01-01/ 上海三联书店
    • 在融構基督神學與現代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潘能伯格撰述了兩部篇幅頗大的著作:《科學理論與神學》(Wissenschaftstheorie?und?Theologie,?1973)和《從神學看人類學》(Anthropologie?in?theologischer?Perspektive,?1983),從神學角度相當深入細緻地討論了現當代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堪稱基督神學的人文-社會科學典範。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學帶有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的特質,涉及語文學、生物學、史學、社會學、法學、倫理學

    • ¥107.65 ¥272 折扣:4折
    • 流变与会通:中西诗乐美学释论【售后无忧】
    •   ( 1 条评论 )
    • 王柯平 /2013-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旨在探寻中西诗乐与美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流变,同时表明其运思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会通特征。内容包括孔子与柏拉图论乐,墨子与荀子论的乐辩,朱熹的道德化诗学观,《明诗》篇三议题,禅悟与空灵之境,创造性转化与生生之德,模仿论与模写说辨析,境界"为探其本"的深层意味,《摩罗诗力说》与摩罗式崇高诗学,方东美的文化理想观与跨文化探索,挪用与创构中的文化诗学等。

    • ¥160.9 ¥357.8 折扣:4.5折
    • 中西思想命题要览【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王吉胜 主编 /1996-07-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1.本书是一部供广大读者查阅、学习、研究中外著名思想家思想精华的参考工具书,共收入中外著名思想家重要思想命题2200余条。 2.本书正文按思想命题内容分类,每类按思想家(著作)所处历史年代顺序排列。 3.在中国和西方两部分之外,本书把世界宗教思想命题作为录于书后。 4.释文中出现的外国人名,常见者采取习惯用法,译音有出入者,一般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译法。 5.本书有思想家(著作)及其命题条目表,对思想家(著作)予以简介,并随后列出所属思想命题。

    • ¥657 ¥1490 折扣:4.4折
    • 希腊与东方【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白钢 主编 /2009-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刊为复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思想史研究辑刊。辑刊旨在知识越来越被学科化、教条化的,回到思想史的鲜活源泉,回到各科学术贯通发展的强力中去。本辑主题为“希腊与东方”,相对于已经为汉语学界渐渐熟知的尼采、海德格尔、斯特劳斯及其追随者建立在重新诠释解读希腊经典基础上的思想路向,本期试图引入某种新的视野:通过古典语文学及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探讨希腊与东方在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与张力。

    • ¥110.3 ¥370.7 折扣:3折
    • 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 李明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李明辉 著 /2008-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属于比较哲学的工作,它涉及德国、中国与韩国的伦理学思考。、二章首先藉由梳理康德早期伦理学经由席勒伦理学到现象学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理路。此一发展涉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我们对于道德价值的“领会”(Erfassung)究竟是什么性质?此一问题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因此上述的思考为我们之探讨中、韩儒学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极有用的参考架构。在中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选择了南宋朱熹与湖湘学派关于“仁”的辩论(第三章),以及晚明刘宗周对於孟子的“四端”与《中庸》的“喜怒哀乐”之独特诠释(第四、五章)为探讨个案。在韩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则选择了朝鲜儒者李退溪与奇高峰、李栗谷与成牛溪关於「四端」与「七情」的辩论(第六、七、八章)为探讨个案。在这三个个案中,朱子学作为共同的参照系统,与康德后期的

    • ¥175.83 ¥361.86 折扣:4.9折
    • 〈乐育堂语录〉新译【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清)黄元吉著;孔德译 /2009-09-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乍听《乐育堂语录》书名,会让人觉得是一般劝善之类书籍,这也正是此书以前少被人注意的原因所在。当然,应该说,这是常人知识僵狭所导致的错误,并不是书名本身有什么不当。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丹经著作,是清朝道咸年间(1841~1860年)黄元吉先生为门下弟子在“乐育堂”讲解的丹法,其间经历十余年。后来,弟子们将其语录汇编成册,分为四卷,取名《乐育堂语录》。

    • ¥269.8 ¥669.8 折扣:4折
    • 中西著名思想命题要览 王吉胜 主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王吉胜 主编 /1996-07-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1.本书是一部供广大读者查阅、学习、研究中外著名思想家思想精华的参考工具书,共收入中外著名思想家重要思想命题2200余条。 2.本书正文按思想命题内容分类,每类按思想家(著作)所处历史年代顺序排列。 3.在中国和西方两部分之外,本书把世界宗教思想命题作为附录附于书后。 4.释文中出现的外国人名,常见者采取习惯用法,译音有出入者,一般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译法。 5.本书附有思想家(著作)及其命题条目表,对思想家(著作)予以简介,并随后列出所属思想命题。

    • ¥242 ¥491.37 折扣:4.9折
    • 理解害羞:心理透视 (英)克罗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
    •   ( 0 条评论 )
    • (英)克罗泽 /2004-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临床学家很早就认识到,社会关系问题和许多心理疾病联系在一起,例如抑郁,但是当前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认为,容易经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人们把相当多的注意力用来寻找合适的干预形式,帮助具有社交恐怖症的那些人克服他们的问题。本书的目标是把对害羞的研究集中在一起并加以评价,这些研究是在心理学的框架内完成的。在许多年前,写就这本书的可能性不大,但而今,对害羞及相关话题的兴趣增加了。这一研究表明,理解害羞并不简单。心理学家在寻找对害羞的解释中,利用了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对儿童发展的研究、行为遗传学、寻找

    • ¥102.45 ¥216.9 折扣:4.7折
    • 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
    •   ( 0 条评论 )
    • 李明辉 著 /2008-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属于比较哲学的工作,它涉及德国、中国与韩国的伦理学思考。、二章首先藉由梳理康德早期伦理学经由席勒伦理学到现象学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理路。此一发展涉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我们对于道德价值的“领会”(Erfassung)究竟是什么性质?此一问题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因此上述的思考为我们之探讨中、韩儒学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极有用的参考架构。在中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选择了南宋朱熹与湖湘学派关于“仁”的辩论(第三章),以及晚明刘宗周对於孟子的“四端”与《中庸》的“喜怒哀乐”之独特诠释(第四、五章)为探讨个案。在韩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则选择了朝鲜儒者李退溪与奇高峰、李栗谷与成牛溪关於「四端」与「七情」的辩论(第六、七、八章)为探讨个案。在这三个个案中,朱子学作为共同的参照系统,与康德后期的

    • ¥136.22 ¥402.86 折扣:3.4折
    • 〈乐育堂语录〉新译【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清)黄元吉著;孔德译 /2009-09-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乍听《乐育堂语录》书名,会让人觉得是一般劝善之类书籍,这也正是此书以前少被人注意的原因所在。当然,应该说,这是常人知识僵狭所导致的错误,并不是书名本身有什么不当。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丹经著作,是清朝道咸年间(1841~1860年)黄元吉先生为门下弟子在“乐育堂”讲解的丹法,其间经历十余年。后来,弟子们将其语录汇编成册,分为四卷,取名《乐育堂语录》。

    • ¥268.7 ¥668.5 折扣:4折
    • 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 赵敦华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赵敦华 著 /2006-1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回到事物本身”,是现象学的口号。对现象学而言,“事物本身”即显现于意识的对象,“回到事物本身”意味着在意识之中追寻事物的本质。这本无不当之处,但一些主要的现象学家把“意识”等同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他们没有看到,人的意识是一个思想的世界,对人的意识的研究不能自我封闭在个人意识的领域,而要向人类的思想世界开放。因此,我把现象学口号修改为“回到思想的本源”。 我所说的“本源”是一个复合词,包括“根本”和“起源”两层意思。思想世界的根本是它的构成要素——文本。文本既有思想的内涵,又是思想的载体,文本在历史中流传,出现在世世代代的人面前,供人们理解、欣赏和批判。文本既是个人主体的显现,又是历史和公众的客观对象,我们在思想世界首先要面对文本,特别是经典文本。“回到思想的本源”,就

    • ¥166 ¥407.37 折扣:4.1折
    • 中西著名思想命题要览 王吉胜 主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王吉胜 主编 /1996-07-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1.本书是一部供广大读者查阅、学习、研究中外著名思想家思想精华的参考工具书,共收入中外著名思想家重要思想命题2200余条。 2.本书正文按思想命题内容分类,每类按思想家(著作)所处历史年代顺序排列。 3.在中国和西方两部分之外,本书把世界宗教思想命题作为附录附于书后。 4.释文中出现的外国人名,常见者采取习惯用法,译音有出入者,一般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译法。 5.本书附有思想家(著作)及其命题条目表,对思想家(著作)予以简介,并随后列出所属思想命题。

    • ¥242 ¥491.37 折扣:4.9折
    • 流变与会通:中西诗乐美学释论【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王柯平 /2013-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旨在探寻中西诗乐与美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流变,同时表明其运思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会通特征。内容包括孔子与柏拉图论乐,墨子与荀子论的乐辩,朱熹的道德化诗学观,《明诗》篇三议题,禅悟与空灵之境,创造性转化与生生之德,模仿论与模写说辨析,境界"为探其本"的深层意味,《摩罗诗力说》与摩罗式崇高诗学,方东美的文化理想观与跨文化探索,挪用与创构中的文化诗学等。

    • ¥102.6 ¥355.3 折扣:2.9折
    • 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李明辉 著 /2008-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属于比较哲学的工作,它涉及德国、中国与韩国的伦理学思考。、二章首先藉由梳理康德早期伦理学经由席勒伦理学到现象学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理路。此一发展涉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我们对于道德价值的“领会”(Erfassung)究竟是什么性质?此一问题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因此上述的思考为我们之探讨中、韩儒学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极有用的参考架构。在中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选择了南宋朱熹与湖湘学派关于“仁”的辩论(第三章),以及晚明刘宗周对於孟子的“四端”与《中庸》的“喜怒哀乐”之独特诠释(第四、五章)为探讨个案。在韩国儒学的发展当中,本书则选择了朝鲜儒者李退溪与奇高峰、李栗谷与成牛溪关於「四端」与「七情」的辩论(第六、七、八章)为探讨个案。在这三个个案中,朱子学作为共同的参照系统,与康德后期的

    • ¥170.8 ¥463 折扣:3.7折
    • 理解害羞:心理透视 (英)克罗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
    •   ( 0 条评论 )
    • (英)克罗泽 /2004-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临床学家很早就认识到,社会关系问题和许多心理疾病联系在一起,例如抑郁,但是当前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认为,容易经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人们把相当多的注意力用来寻找合适的干预形式,帮助具有社交恐怖症的那些人克服他们的问题。本书的目标是把对害羞的研究集中在一起并加以评价,这些研究是在心理学的框架内完成的。在许多年前,写就这本书的可能性不大,但而今,对害羞及相关话题的兴趣增加了。这一研究表明,理解害羞并不简单。心理学家在寻找对害羞的解释中,利用了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对儿童发展的研究、行为遗传学、寻找

    • ¥102.45 ¥216.9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