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圣记》为韦力先生“觅系列”新力作,乃为纪念孔子逝世两千五百周年而作。本书运用实地寻访与文献钩沉相结合的方法,讲述了孔子和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行迹,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呈现了作者寻访中所见的历史遗迹,同时通过严谨的考据,对历史文献中与孔子相关的记载进行爬梳整理,全面、细致、独到地展现了孔子的生平,堪称当代的《孔子圣迹图》。本书分《孔迹》(寻访孔子及其先人遗迹)和《孔门》(寻访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遗迹)两编,另撰有左丘明、孟子、荀子、孟子的弟子万章等有关之文作为附录。
《钦定篆文六经四书》刊布于清康熙末年,由李光地主导,康熙帝钦定,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春秋》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十部儒家经典用小篆字体书写上板。全书以小篆字体书写儒家经典,书法精美,刻印俱佳,在书法、文字学、经学史以及内府刻书史等领域都有一定参考价值。此次整理,除影印原文之外,还予以校释,便于普通读者对照释读篆文,增强了历史文献的可读性。
内容提要 《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记述孔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内容是自汉朝以前到汉朝早期不断编纂而成,后来王肃对其进行整理,凡二十七卷,现存十卷。本书以 通解 为名,首先有通盘解说全书的意思。其次,我们认为,《孔子家语》中不少篇的 解 出于后人,而 解 《孔子家语》自然不会是有意 作伪 ,而应该是让人们更客易了解该书。
此为中国儒学通志魏晋南北朝卷的纪年部分,内容主要是魏晋南北朝儒学编年。《中国儒学通志》拟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纪年篇、纪事篇和学案篇。结合《20世纪儒学通志》,基本覆盖先秦至20世纪末的整个儒学历史,为中国儒学的演进、发展理清脉络。该书以历代大儒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传统文献为依托,从较高的高度俯瞰整个儒学发展脉络,体系完备,方法科学,可望著成新时期儒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本书考诸先秦儒学生成发展流变历程,始之 儒家圣王学案 ,以观先秦儒者眼中的尧舜、文武与周公的圣王形象、思想轮廓;次之 孔子与孔门学案 ,依循 孔门四科 与 儒分为八 之谱系,以观孔子与孔门诸贤的道德文章、精神气象;次之 孟子与孟门学案 和 荀子与荀门学案 ,以观儒学的流变、分途与歧路;次之 儒道之争学案 儒墨之争学案 儒法之争学案 ,以观儒学与道、墨、法之争鸣;次之 儒家经典学案 ,以观 五经 四书 之生成、义理、流变与影响,且列《荀子》为 儒经 ,为之正名;终之 简帛儒家文献学案 ,以观曾经消亡散佚的儒家文献。同时,为方便读者直观经典原文,各学案文末附以原始文献之节要。 本书虽名 学案 ,但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 学案 书写陈规,而是会通经学史、儒学史,力求 述而不作 、让原始材料说话,以观原貌。本书依循文献学、
此为中国儒学通志两汉卷的纪事部分,内容主要是两汉儒学的重要事件。《中国儒学通志》拟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纪年篇、纪事篇和学案篇。结合《20世纪儒学通志》,基本覆盖先秦至20世纪末的整个儒学历史,为中国儒学的演进、发展理清脉络。该书以历代大儒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传统文献为依托,从较高的高度俯瞰整个儒学发展脉络,体系完备,方法科学,可望著成新时期儒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钱穆先生为文史大家,尤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精研甚深甚切。《论语新解(精)》乃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实为阅读和研究《论语》之入门书和推荐阅读书。
皇侃《论语义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义疏体解经的代表性文献,惜大约南宋中期在中国失传。日本宽延三年(1750),根本逊志校订了足利学校所藏古抄本《论语义疏》,予以刊行,并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回传中国,在学界引发重要反响。清末使臣东瀛访书,总理事务衙门命驻日公使馆与日本外务省、足利学校交涉,几经周折,足利学校藏古抄本亦得影抄回国,经北京大学刘玉才教授协助影山辉国教授访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此影抄本。鉴于根本逊志原刊本《论语义疏》在中国收藏无多,流传不广;影抄足利学校本是清末中日文献交流的重要见证,弥足珍贵,故《东亚古典研究会丛刊甲编》之《论语义疏》将上述两种日本传《论语义疏》重要版本分为上下册影印出版,上册为根本逊志刊本,下册为影抄足利学校藏古抄本,并附有刘玉才教授、影山辉国教授
《尚書正讀》是讀《尚書》的一部上選佳作,以"通訓詁,審詞氣"為能事。作者憑藉其深厚的樸學功力,通解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不欲令其有一字之隔。於經文糾結難明處,則剖肌析理,能道其所以,勝義紛披,卓絕一時,能使向稱詰屈聱牙之《尚書》,以較為平易之面目示人,無怪乎楊樹達序此書時深加推許。本書舊有中華書局本,僅加斷句,引文起訖難以辨明,未免美中不足,此本則繁體豎排一存舊貌,新式標點取便讀者,可謂出藍之本。 本書是近代最重要的尚書注本,楊樹達對其有很高的評價,認為是幫助讀通尚書的最重要參考之一,現在予以校點出版,以供學者參考利用。
内容提要 《孟子》一书是继《论语》之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 民为贵,社稷次之,郡为轻 的民本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