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之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金刚长寿功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功法,由外八部金刚功和内八部长寿功两部功法组成。 金刚长寿功为历代单传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历代皆是口传,无文字留下,故社会上尚无此功法。张至顺道长十七岁于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承传此功,八十四载习练不辍,获益殊深。 为弘扬祖国道教文化,为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昌盛、福寿康宁,遵循祖师“代代传,不能断”之遗训,张至顺道长将此单传口授之秘法,结合自身八十余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公诸于世,以期对众生做微薄贡献。
本书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础,以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古代中医理论为指导,通俗、详细地讲解了我国古代先贤在身心修养、健康长寿等方面的各种理论,辅以具体实用的方法,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太极拳与古代食疗的知识。 本书对传统丹道、养生的基本理论解读浅近,指点显明,易于阅读,读者了然明白,即知大道至简,使其一扫神秘,有助于当下人们学习、借鉴古人养生智慧,实现健康长寿。
八部金刚功 八部长寿功,米晶子,中医古籍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米晶子 原价 ¥98.00 出版社 中医古籍 出版时间 2021-11-01
《细读道家经典200句:老子的生命真言》杏一证诸多古注今释资料,旁征博引而深入浅出,对老子智慧和经典名句加以图解、分析,让您200句通晓一本哲学经典。跟随老子名利,体味清静、无为而有为,游刃于大千世界。老子思想玄妙深奥,《细读道家经典200句:老子的生命真言》总结其思想菁华,集腋经典200句,老子思想即可了然于胸,让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有所补益。
《道教学刊》为集刊,每年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目前有关老子及道教的刊物较少,尤其能介绍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刊物更少,本集刊的出版可谓填补了空白。每期包括 学者访谈 新史料 专题论文 动态与书评 4个栏目。本期包括 新发现青岛小珠山太平庵四通石碑及碑文 论道教西王母与昆仑山神话 汉晋道教集体性斋戒仪式和神圣空间来源论考 以古灵宝经的说戒署职和斋堂为例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正荐与普度 金元大道教史新考 清代全真传戒若干史实再考察 等17篇文章,作者来自中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本集刊的出版介绍了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国际老子与道教研究》为集刊,每年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目前有关老子及道教的刊物较少,尤其能介绍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刊物更少,本集刊的出版可谓填补了空白。每期包括 学者访谈 新史料 专题论文 动态与书评 4个栏目。本期包括 古灵宝经的汉译佛经来源问题 以《敷斋经诀》劫之譬喻的始源为中心 地方道教 北魏道佛碑的实践社群 陶弘景新考 以期与天师道的关系为中心 道教南宗名义考析 《千金翼方?禁经》与日本奈良市出土二条大路咒符木简 岳阳楼与道教之关系探研 等17篇文章,作者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本集刊的出版介绍了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就思想而论,他属于道家的稷下学派,为该派之代表,为道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继承老子的道论,并加以独特的发展,表现出老学齐学化的特色。本书为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而编撰。分三部分。朱熹的《四书》是将《礼记》中的《》、《中庸》两篇抽出,跟《论》、《孟》合凑成册。陈鼓应先生仿之,以《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集结为《管子》四篇,并逐篇注译、诠释,构成了本书的中心部分。其研究部分是陈鼓应先生在北大、台大开课的讲义和课余陆续所发表的论文汇编,与《形势》、《宙合》、《枢言》、《水地》四篇解释部分,都是围绕着《管子》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
一、丛书辑凡20种,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创制开新之作,或为传世经典之作。 二、辑收书范围,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所收诸书,原版本均为繁体文本,在其流布过程中,亦有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为方便读者,按古籍整理通行之例作了整理工作: (一)所选著作,以其原始版本为底本,尽量搜求不同版本,分别校勘,择善而从。 (二)校勘中,只校是非,不校异同。凡底本脱衍讹倒而他本不误者。据他本勘正。 (三)凡笔画小讹,不见字书,显系误刻者,一律径改,不出校记
综观明代老学研究现状,明代老学史和老学个案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对整个明代老学而言还远远不够,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明代老学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书尝试以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现明代老学发展演变历程及其与明代社会、思想的互动,客观评价明代老学在中国老学史、思想史与学术史中的地位。
迷茫痛苦时,您一定想过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纠结与不如意?为什么我们苦苦追寻,但最终总会发现,时间消耗殆尽,而我们仍一无所获?不是这个世界有问题,也不是我们的努力注定付诸东流,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让我们看到不到真实的快乐;对回报的执着,影响了我们的初心,让我们无法竭力做好该做的事;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让我们急切地想要更多,幸福感反而越来越低,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从《道德经说什么》里找到解决之道。 知名中医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从中医修养身心的角度,为您逐句逐字解读《道德经》,把其中的智慧总结提炼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您读懂、读透《道德经》,结合其中流传千年的智慧,助您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的各种实际问题。教您把自己的位置
《最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让我们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成因,然后则讨论了苏格拉底在其受审时的申辩以及“苏格拉底方法”即“诘问式”,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
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对宋代哲学、思想的研究都存在以偏概全的简单化倾向。有鉴于此,这一辑《道家思想与北宋哲学》专号,以期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重现宋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多元性,消解前此居于理学道统意识所确立的人为建构,以最终弥补这一缺撼。
《太上感應篇》為道家勸善之書,假「太上」之名以行,太上即指老子李聃,據近人王利器考之,當在唐高宗乾封元年追封老子為玄元皇帝以後。書作者已不可考,大旨言天道福善禍淫,影響華夏民眾心理至深且鉅。清代惠棟、俞樾兩氏,經師碩儒,皆嘗為《感應篇》作注,徵引浩博,文字雅馴,惟惠注好用駢詞,於注解之體稍乖,俞樾之注則補其未備,以經義,以秦漢古籍相證,疏通發明之,以體近宋杜道堅《文子缵義》,题曰「太上感應篇鑽義」,釐為兩卷,刻於光緒九年,今即以此本標校刊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