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入门 引领西方思想的旷世奇书 畅销不衰的经典著作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的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 哲学家 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尚、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
《论宽容》是著名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撰写的一本哲学著作,收录了洛克与友人就宽容问题所来往的四封书信。《宽容书信》(即封信)是洛克在荷兰共和国时期有感于当时严苛繁琐的宗教规定而写就的。不久之后,这封信受到其友人的批评性回应。为此,洛克又为宽容议题作了三篇进一步的辩护,它们构成了洛克在此问题上为充分和雄辩的论述。从这四封书信中可以看到,洛克身上值得人敬重的闪光点便是他的理性和包容。洛克在真理观上从不强求别人必须与自己保持一致,他认为人类不能因为狭隘而互相为敌,而是应该宽厚、包容地对待彼此。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国学大师,而其早年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亦积极向东西洋学习,大量接收、引介西方思想与学术,或批判,或吸收,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个人的思想体系。他不但大量阅读西学、日本著述,还亲自动手翻译西方重要著作,他与曾纪泽之子曾广铨合译的《斯宾塞尔文集》即是其中之一。对此,以往学界研究较少,也影响到我们对章太炎和西学关系的认识。 本书仔细爬梳文献,对比了斯宾塞的《论文集:科学的、政治的和推断的》的1858年版、1868年版和1891年版及1850年代年在《威斯敏斯特评论》的原刊本,再对照章太炎的译文,正确指出章太炎翻译所据底本为1868年版,为进一步研究章太炎译《斯宾塞尔文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宾塞是19世纪西方*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严复即曾翻译《群学肆言》,将其社会学引入中国,对中国近代
怎样获得长寿和健康?怎样培养福慧具足的子女?怎样奠定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的根基?一部人人受益、流布广远的经典!印光一生极力倡印的书!《寿康宝鉴》概成书于清代,原名《不可录》。分序题、警训、事证、立誓、求子、附录、增附等部分。既告诫青少年,气血未定之时,不要沉迷黄色书刊,以防摧残身体,消磨意志,荒废学业;也提醒夫妻生活应按照古德和经典的教诲而有所节制。既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劝告大家平居和应事时应正心诚意;又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告诫大家不合宜的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终生保持健康生活;为人父母者更要做好家庭教育,以身作则,教给孩子必要的生活常识。
张洽(1161 1237),字符德,号主一,南宋临江清江人,著名理学家。张洽自幼聪颖,从朱熹学,为朱熹嫡传弟子之一。身为朱子门人,张洽颇得朱熹嘉许。张洽所著《春秋集注》共十一卷,纲领一卷。从《春秋集注》的成书过程看,张洽对历代关于《春秋经》的注解了然于胸,并反复玩味,取其足以发明圣人之意者,辑录而成《春秋集注》一书。与宋代《春秋》学者如孙复、刘敞、胡安国等人一样,张洽好以义理注解《春秋》,发扬《春秋》微言大义,阐发了正人伦之分、倡尊王攘夷之义和明天理人欲之辨等义理思想。
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尼采最成熟的作品。尼采假托古波斯琐罗亚德教创始人查拉斯图拉修行多年后下降人世传经布道的传奇故事,阐述了作者激越高迈的哲学思想,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正是在本书中,尼采提出了诸如“上帝死了”“超人”等对后世思想界和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该书充满了对人生追求进步独立的热烈思考和探索,包含积极的智慧,不乏人性的锦囊,渗透着哲理思辨,喷薄着诗人激情,引领人们走向精神的高贵,激发自强不息的斗志。
本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人生如禅,禅即人生。让我们于黑白浓淡之间随蔡志忠先生感悟禅的智慧。本书是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特别授权,以日历本的形式,辑录了蔡志忠先生撰写的发人深省的禅宗故事,包括深入浅出的佛学道理,以及妙趣横生的彩色禅画,漫画。既方便大家辑录人事,安排生活,也可从中汲取智慧,启迪哲思。台湾著名漫画大师蔡志忠先生擅长以简约流畅而不失细腻传神的线条,表达他对东方佛学的深刻领悟与理解。本书是从蔡先生新作禅画近千余幅作品中,精心遴选,并配以清新雅致之佛理文字,一画一禅,文蕴禅意,画生禅风,相得益彰,双壁生辉。是爱画者、喜禅者与追求生活品位人士追捧的作品。
《六祖坛经》是不太好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法从印度走向中国,真正中国化就是从六祖开始的。在讲《坛经》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点那个时代的背景。六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贞观之治后的鼎盛时期,在那个时代佛教的几大宗派基本都已经成形了。像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在隋代就已经初具规模,到了唐代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华严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唯识宗也都开辟了自己的空间和阵地。而禅宗一法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经过一脉单传传到六祖的时候,也经历了差不多300年的时间。
《中国佛学院本科教学专用教材·天台学基础教程》分编、章、节、目,具体内容分成三个部分:绪论:先以导言总述概要,接着以天台宗特有的释经题方式——“五重玄义”,按“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的次序来解构《教观纲宗》一文,能使读者对全书内容有初步的概括性认识。第一编:总说五时八教。内分四章:第一章,五时八教。讲述何谓八教,何谓五时;第二章,通别五时论。讲述如何认识五时的通别以及何谓通五时、别五时。第三章,化仪四教说。分别讲述顿、渐、秘密、不定四教以及此化仪四教的教部教相和教观。第四章,化法四教说。讲述化法四教的由来,并简要讲述何谓藏、通、别、圆四教。第二编:详述藏通别圆化法四教,内分四章,每教各一章,均按其相应教中“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的六即说及本教
唐汉新作《道德经新解》是一本从汉字角度解析国学经典的图书,作者从汉字字根入手,追根溯源,探究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变,从字根的角度分析汉字的产生、发展历程,揭开汉字的造字之谜。将研究汉字的成果运用到《道德经》解读中,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作者在每一章附上自己对该部分的见解,观点新颖。
《你可以,爱:一行禅师的幸福配方》想要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和自在,不能够没有爱,爱是一切幸福的门槛,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铺路石。但是要学会爱,不是件容易的事,还好,我们有了一行禅师。一行禅师以他惯有的温柔力量,用经验和故事告诉我们,佛法中所提出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教法,是通往爱的捷径。禅师以正念、顶礼、说爱语、观想等方式来修行四无量心,详细且实用的步骤,可以当下运用,进而开发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爱能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能接纳与不,并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不执著;真爱甚至可以疗愈一切身心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