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众人的苦苦哀求,拒绝越狱,勇于赴死? 《理想国》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 失败之书 ? 康德又是如何实现了既为人类的理性划界,也为上帝和信仰留下地盘? 为什么论起抽象和晦涩简直可以说举世无双、独孤求败的黑格尔,却批评我们普通人经常陷入 抽象地思维 ? 兼有病态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学的尼采,为什么说弱者、怨恨之人的灵魂是 歪 的? 自由雅典与铁血斯巴达共同之处在于 对 卓越 的不懈追求;提出 我思故我在 这个伟大命题的笛卡尔,居然是个赖床的哲学家;日常生活中 人畜无害 的胖子大卫 休谟,在哲学领域却是一个勇猛精进的斗士;莱辛说人们谈论斯宾诺莎就像谈论 一条死狗 ,马克思也说哲学的老王黑格尔死后被当成 一条死狗 ,可是如今他们却都死而不僵、借尸还魂了 我们还会发现原来《黑客帝国》的思想火花早在笛
伯纳德 威廉斯是过去五十年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批评家和随笔作家,有着优雅的写作风格和罕见的向公众传达复杂观念的能力。这是威廉斯通俗文章和书评的第一本合集,收录了威廉斯1959年至2002年间所撰写的68篇随笔和书评。威廉斯所写文章话题广泛,从哲学到科学、人文学科、经济学、女性主义等,本书均有涉及。 本书包含了对一些重要著作的评论,例如,约翰 罗尔斯的《正义论》、理查德 罗蒂的《实用主义的后果》和玛莎 努斯鲍姆的《欲望的治疗》。书中许多文章所讨论的都超出了哲学的范围,而提供了一次贯穿过去半个世纪的、从 C.S. 刘易斯到诺姆 乔姆斯基的智识之旅。不论话题是什么,读者都能看到,在重要的共识形成和僵化之前,一流的头脑 实时 地与具有里程碑意
伯特兰 罗素的《西方的智慧》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示了西方哲学的演变过程,并对其精髓进行了深刻剖析。 从古希腊到20世纪,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再到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罗素系统梳理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指出古希腊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为人类的思维方式提供了经典范式。 罗素以其清晰严谨的风格,将复杂的哲学概念和辩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使得哲学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也变得可接近。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获得对西方哲学的内核有基本了解,并认识到哲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罗素认为,理性与批判性思维是哲学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本书不仅是了解西方思想的窗口,更是理解和借鉴西方智慧以应对现
《论教育》 是阿兰长达40多年的教育生涯所汇聚而成的经验谈,内容包含教育的目的、方法与教育素材等。与其重视英才教育,阿兰更主张儿童自身创造力的启蒙与意志锻炼对学习过程的帮助。他强调因材施教,而非系统性的同一教育,以五育均衡的概念复兴希腊教育的传统。 这并非一部枯燥的教育理论,而是具体地透过他个人教育工作上的经验分享,与广大读者一同反思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与核心价值。 《论幸福》 共有93篇随笔,阿兰引经据典或用生活周遭的实例,从不同角度诠释这人人渴求的 幸福 主题。 他教我们敞开心胸, 原谅自己其实是愿意原谅别人的首要条件。相反地,不稍节制的懊悔,相形之下往往是在扩大别人的过错 ;他教我们坚强意志, 命运是变动的,一弹指就会创出一个新的世界。菲薄之力也会引发无尽的后果 ;他教我们相处
本书系 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 ( 吴根友 万百安 主编 )之一。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现在乃至将来,哲学传统间与文化交流中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丰富,可以通过跨文化哲学这一新的视野和实践来予以实现。中国哲学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这并不是说在未来世代中国哲学将要成为另一种宰制的哲学,而是说中国哲学能有助于建立更加均衡的跨文化哲学。通过对比外推和交谈的哲学,我们将能够妥善应对科技对文化的冲击,面对多元文化的情境,将能够在宇宙和宗教的新兴脉络中重新界定人的经验,而这些也将是跨文化哲学在今后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差异与重复》既是德勒兹 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当代哲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 批判的奠基之作中,德勒兹创造了大量概念,尝试将自己的观点体系化。 他试图提出一种有别于同一性哲学、主体性哲学的自然哲学,其核心是纯粹差异和深邃重复这两个概念。 同时,德勒兹在本作中倚重的思想资源也 庞杂,既对柏拉图、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也讨论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人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理论上的巨大野心和思想上的驳杂,使得这部作品即使是在本就以晦涩著称的德勒兹著作谱系中也显得尤为困难和特异。
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众人的苦苦哀求,拒绝越狱,勇于赴死? 《理想国》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失败之书”? 康德又是如何实现了既为人类的理性划界,也为上帝和信仰留下地盘? 为什么论起抽象和晦涩简直可以说举世无双、独孤求败的黑格尔,却批评我们普通人经常陷入“抽象地思维”? 兼有病态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学的尼采,为什么说弱者、怨恨之人的灵魂是“歪”的? 自由雅典与铁血斯巴达共同之处在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个伟大命题的笛卡尔,居然是个赖床的哲学家;日常生活中“人畜无害”的胖子大卫·休谟,在哲学领域却是一个勇猛精进的斗士;莱辛说人们谈论斯宾诺莎就像谈论“一条死狗”,马克思也说哲学的老王黑格尔死后被当成“一条死狗”,可是如今他们却都死而不僵、借尸还魂了…… 我们还会发现原来《黑
本书是伯纳德·威廉斯的一本文章与书评合集,收录了威廉斯1959年至2002年间所撰写的71篇随笔和书评。威廉姆斯的一个长处是往往比对手本人 善于抓住其思想要害,甚至在别人还没说完话时,就已掌握了对方的论点。本书所收录的书评就展现了他的这些思维和行文风格,他对同时代的经典之作的分析鞭辟入里又不乏新意。他的哲学发出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声音,他思维严密又不拘泥于理论成规。本书里的随笔就不同于普通论文的写作,展现出他广博的学识、严密的思维和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本书所关心的哲学到科学、人文学科、经济学、女权主义等领域的问题、犀利优雅又透出幽默的文笔,展示了威廉斯智慧、博学、人道的思想和人格。
贺麟先生是黑格尔著作的权威译者,也是将黑格尔思想引入中国的人,同时也是在中国黑格尔哲学*为重要的研究者。本书包括贺麟先生所讲和所写的关于黑格尔哲学各方面的主要讲稿和文章二十四篇。全书各部分按照黑格尔哲学体系自身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在对黑格尔的时代、生平的叙述之后,先讲黑格尔哲学的前提与基础,《精神现象学》,再讲黑格尔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然后讲黑格尔哲学在各具体领域的应用,即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等等。通过这本引介性的著作,读者能够对黑格尔的哲学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本书也不失为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之书。
本书为《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经典集成》丛书之一种。本书原作者为古罗马的皇帝奥古斯丁。奥古斯丁于公元387年在米兰受洗,从这作为平信徒的*初时期开始,一直到后来成为希波主教,对《创世记》里的创世故事如何理解的问题一直不断地萦绕在他脑海。他之所以如此痴迷于这个问题,原因不难发现。他年轻时在迦太基曾是摩尼教的旁听者,这段经历使他深切地意识到必须驳斥摩尼教徒的二元论,捍卫旧约的可信性,抵挡他们的抨击。在反驳摩尼教的两个基本原理,即光明原理与黑暗原理时,他始终维护《创世记》的教义,即上帝从无中创造出他之外的一切,并且认为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公元401年,奥古斯丁开始撰写巨著十二卷本的《〈创世记〉字疏》。他在《订正录》里谈到这部著作: 这部书取题为《〈创世记〉字疏》,也就是说,不是按照寓意,而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两颗耀眼的 ,是俄国文学的 代表。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半期 有影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成就,涉及欧洲和俄国文史哲各个领域。 哲学思想问题,贯穿了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全部写作,无论诗歌、戏剧、小说、传记,还是评论。他说自己不是哲学家,但是,他的著作作为整体,所表现和叙述的恰恰就是他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他的哲学思想不是以理论阐述的方式来表达,而是通过解读历史人物、尤其通过剖析人物的灵魂、精神过程来展现来表达。 这部写于1900到1902年的两卷本长篇作品《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明证。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 新实在论 在美国的高峰。 新实在论 neorealism是20世纪一种主张具体事物和脱离具体事物的公相都具有实在性的折衷主义哲学流派,它承认外部世界和人的认识的客观实在性,同样将感觉、观念也看作是客观实在。1910年 7月,佩里、蒙塔古、霍尔特、马尔文、斯波尔丁、皮特金等 6位美国哲学家在《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方法》杂志上,发表《六个实在论者的纲领和第一篇宣言》,提出了实在论哲学的基本原则。1912年,他们又联合发表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实在论的主张。本书是理解20世纪初期 新实在论 的书目。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思潮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自2000年以来,已译介百余部域外学术佳作。复合光通过“棱镜”便分解成光谱,丛书以“棱镜”为名,意在通过所选篇什,折射出国外知识界的历史面貌和当代进展。丛书下设25个子系列,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媒介研究等诸领域,囊括了众多域外 学者的代表作、新作,如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海登·怀特的《叙事的虚构性》、C. 赖特·米尔斯的《白领》、迈耶·夏皮罗的《绘画中的世界观》等,旨在通过译介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标。 内容简介马克思的思想 时代,但直接阅读马克思的著作、领悟马克思的思想往往具有一定的门槛,那么阅读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著作不失为接近这位伟人、进入其哲学殿堂的有效途径
本书力图逐句逐段地解释《哲学研究》中的难句;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维特根斯坦的运思过程;帮助读者区分开“维特根斯坦自己”和“持错误看法的人”,呈现出二者的对话过程;帮助读者弄清楚主题和主题之间的过渡;对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哲学做出总结和评述。
本书集中体现了布洛赫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入口”部分对黑格尔的语言风格和主要著述做了引导性的介绍。主体部分以Selbst为基本概念,以主客体关系为基本线索,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做了全面的阐释。“扬弃”部分阐述了克尔凯郭尔、谢林、费尔巴哈等人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并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扬弃,从中可以看出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理解,也表达了他自己的希望哲学的基本思想。
本书汇集了《拉康导读》的两卷本:《无意识像一种语言那样构成》以及《主体的结构》。 《无意识像一种语言那样构成》从拉康 初的理论出发,概括而 地阐述了拉康工作的理论和临床基础。它需要展现这些基础与弗洛伊德的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展现在言说主体中决定着快乐、无意识和能指之间关系的一些重要的元心理学概念的内涵。 《主体的结构》探讨了主体对于能指秩序的依赖性。无意识经验不断地表明它决定着处在精神异化中的主体性的结构本身。若埃尔·多讨论了那些具有决定性的关于主体、客体a和大彼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发展,并以异常清晰的方式阐述了众多基础概念,例如主体、元征、切口、分析行为、幻想及性化……
善,为什么不能保护我们,免遭恶的侵袭?善的脆弱性到底是一种缺陷,还是一种黄金般的品质?纳斯鲍姆将带领 我们,探究善的真谛,洞察人性本质。 正义之士常常面对如下困境:他们一心追求善和公正,却因为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在个人的繁盛上做出妥协,甚至否定自我。《善的脆弱性》直面这一道德困境,通过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文本的探讨,最终拒斥了柏拉图关于善能够保护人类免受恶之侵袭的观念,站在了古希腊悲剧家和亚里士多德一边,认为善的脆弱性正是实现善的关键所在。本书令纳斯鲍姆一举成名,不仅为她在学术界获得无数称誉,也将她的影响力拓展到公共领域。
摆脱既有文献多从实用主义涉足皮尔士哲学的局限性,本书明确将皮尔士定位于一位逻辑导向的体系哲学家,立足对权威文本的梳理重整,以一种自然的科学分类法为框架,以作为指号学,是哲学而非数字 的逻辑观念为主钱,系统阐发皮尔士哲学的重 大主题及其在诸多当代哲学议题(尤其是方法论)上的相关性。本书可作为皮尔士哲学体系的导论,同时也是深入诠挥皮尔士逻辑学、指号学及实用主义思想的一次新尝试。
从苏格拉底的 灵魂被分成三部分 到塞涅卡的 灵魂与意志 ;从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到康德的 因果理论 如何谈论哲学?如何学习哲学?如何探寻万物的本源,觅求哲学的本质?是哲学爱好者以及初学者不可避免的问题。 伦敦哲学学院创始人携手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用32节哲学通识课,阐述了28位哲学大师的关键思想,8大哲学流派的现今意义,以及近40种哲学理念的新奇论点,助你搞清哲学的来龙去脉! 本套书分为 古典哲学篇 与 启蒙哲学篇 两部分,其中古典哲学篇以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的哲学大师为主,探讨了西方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及创立;启蒙哲学篇以康德、孟德斯鸠、让-雅克 卢梭等哲学思想家为核心,概述分析了一众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在这里,你能了解宗教、艺术、学术、文化的起源,提升眼界与品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