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将对中国佛教影响优选、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金刚经、 心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13部佛经,结集,外包装一函套,整体推出,以追求整体性效应。
《道藏说略(增订本)》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三洞四辅”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本辞典是介绍道教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的大型专科辞典。共收有词目五千余条。辞典内容涵盖:道教总类、宗派、社团组织、道家和道教人物、教义、经籍、神仙、戒律、节庆、名山宫观、内外丹术、养生术、道教与古代科技、道教与文学艺术、道教重大史实和活动、道教研究机构、道教研究著述、道教在海外的传播等方面。其中所收当代道教组织及其活动、当代重大事件和当代道教研究机构、道教出版物等,以2012年末为截止期限。
现代人追逐紧张的生活节奏,在无尽的繁忙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蒙覆了尘世中的喧嚣与浮躁,消弥了清静自然的灵性,失却着生命的本真。 禅者崇尚人生的超脱,以淳朴归真的修为,闪耀光照千古的机锋,拓建着心灵的家园、生命的净土,营造出灵动空明、深邃广袤的洒脱世界。 本书让我们聆听智者的声音,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以般若智慧观照自我,获得殊胜的力量,享受真实自在的人生。
《基督教要义》本书以简明易懂的方式,系统地阐明了基督教神学的要义。全书共四卷。第一卷是论述人如何认识作为创造主的上帝;第二卷探讨人如何认识作为救赎主的上帝;第三卷讨论领受基督救恩的方式及其益处;第四卷阐述教会的性质、治理和圣礼。《基督教要义》本书构思恢宏、论述清晰,其内容涵盖基督教神学几乎所有的领域,堪称基督教神学的经典陈述,亦是基督徒敬虔生活的实用指南。这部巨著跻身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列,是基督教经典中的经典。它不仅影响了近四百多年的基督教会,而且在很多方面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态。
本书以简明易懂的方式,系统地阐明了基督教神学的要义。全书共四卷。卷是论述人如何认识作为创造主的上帝;第二卷探讨人如何认识作为主的上帝;第三卷讨论领受基督救恩的方式及其益处;第四卷阐述教会的性质、治理和圣礼。 本书构思恢宏、论述清晰,其内容涵盖基督教神学几乎所有的领域,堪称基督教神学的经典陈述,亦是基督徒敬虔生活的实用指南。这部巨著跻身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列,是基督教经典中的经典。它不仅影响了近四百多年的基督教会,而且在很多方面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态。
抗日战争时期基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是宗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有关于此主题的资料散落于国内外各档案馆和图书馆中,查找起来十分不易。编者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基督宗教近代史研究,在此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相关文献。经过认真阅读、比对、甄选,*后辑选150余篇珍贵文献按不同主题收录在此文集中,以供研究者参考、使用。同时每篇文献前均撰写有包含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辑选原因等内容的编者按,文集后附有同时期相关参考文献目录,在整本编著前摘编者还撰写了一篇有关该主题的详尽研究报告作为导读,通过上述努力,期望该著作能够成为研究该主题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是一部藏传佛教密宗名著,原名《中阴得度》,中文译者参考西方人士熟知的古代《埃及度亡经》书名而译为《西藏度亡经》,中阴得度,顾名思义,就是人在已离人世之后,尚未投生之前这个名为“中阴”的阶段之间听到有人呼唤他的名字,对他读诵这部经典,即可使身在“中阴”境中的亡灵,解除种种“中阴险难”的恐怖,乃至证入不生不灭的法身境界或得报身佛果,以了生死轮回之苦,至少亦可得到上品的化生或转生,以免落入饿鬼、、地狱等三恶道中---但所有这些,皆系亡羊补牢之法,不仅事非得已,且到时有没有人呼唤、读诵,亦颇成问题!因此,的办法,莫如提前尽早在死前读诵并加思维忆念,以免仰赖他人而得有备无患,以免失之交臂!
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了窖藏的大批佛教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并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然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1所出石灰岩为 多。造像总数达四百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529)与北宋天圣四年(1026)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龙兴寺北朝时期作品,镂刻精妙,工艺特殊,虽然经过毁法时破坏,但仍可见其时佛像造型的丰富多样与时代特征。 极为珍贵的是,佛像多数保存了表面的彩绘贴金,使今人得睹当时雕刻作品
藏密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一部分和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是印度藏密教的简单移植,而是佛教文化和本土宗教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的结果,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藏密本尊》,采用汉英文对照,图文结合的画册形式,重点介绍藏传佛教中比较重要本尊和护法神,包括金刚持、金刚萨唾、时轮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集密金刚、大威德金刚、吉祥天母、大黑天、金刚亥母、马头金刚等,它们的形象各不相同,有善相、怒相和善怒相兼具的,充分展现出藏密文化的独特风采。
德撰本书的目的,在于使世人了解一代佛门宗师虚云老和尚实践佛陀教导、利济众生的感人事迹。
汉文《大藏经》是汉译佛教经典与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撰写的佛教著作的总汇,卷帙浩繁,内容赡博,所涉及的领域也极其广泛,是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宝藏。本书系统又详尽地考释了中国佛教文史类典籍的源流及大略,内容分经录、教史、传记、宗系、纂集、护法、地志、杂志等八大部,共收录佛教文史类典籍二百三十部二千四百五十八卷。
《炁体源流 道家养生经典辑录 增订新版(全2册)》 《炁体源流 道家养生经典辑录 增订新版(全2册)》 中国古代关于道家的典籍繁多,一般人哪怕穷尽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尽观全貌。本书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精选毕生所集道家经典,如《道藏》等诸多道家原典中的经典篇章,配以直观形象的绘图,以及精准实用的注解。为普通人了解道家文化、修身养性,省却不必要的参访功夫,实为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全书繁体竖排。此次再版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许理惠道长主持修订,增补米晶子道长的手稿,修正旧版存留的诸多问题。“炁”化三清,“體”能载道,“源”乃先天道统,“流”为老君法脉,书名故曰《炁体源流》。
本书内容简介:你手里的这本讲述集,是根据吴明山老师在“三字禅茶院”主持“观照”培训课程时的讲座、对谈编辑而成。吴老师不循常规,将微妙的经典加以还原、激活,并透过活泼的互动,启悟听众本自具足的心灵觉照力,帮助其解黏去缚,获得成长。 在这流动的叙述中,你若以心谛听,便可感受到一个禅者鲜活的、随时在觉察的内心流露,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光明:当它与你的内在光明相应,从而引发你对自己生命的觉察和观照,你便拥有了一个探索的工具、一面照明心地的镜子,可以藉由它们,回到自己生命的丰足、慈悲与宁和。如此,讲述者将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提醒你,不要执著于任何的观念或答案,因为生命的如实只在当下,只在你不断向内的旅程中。
本书利用文字解析、国内稀见照片、手绘图片等多元化形式,全景呈现印度佛教造像艺术自诞生以来,五百年的历史脉络和风格演化。再现了佛教律典中的袈裟(三衣)、僧祇支、裙、带饰的形制和披着方式,贵霜时期犍陀罗、秣菟罗及阿马拉瓦蒂等地各具特色的发展面貌,笈多王朝时期和波罗王朝时期佛衣风格的变化和特色,以及古印度佛像服饰向中国的传播。详略得当,图文并茂。
本书是围绕康熙御纂《周易折中》系列著作的部。《周易本义》是宋代学者朱熹的一部易学名著,是浩瀚易著的经典之作。本书是通过《周易本义》解说《周易》的著作,是每位国学爱好者的案头推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