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今释》之《绪言》中,郑先生首先对《老子》一书通论,阐明了自己对于《老子》一书文本、老子之学渊源等基本的观点和认识,确有不少独到和之见,兹略述如下。 比如,老子、孔子之学孰先孰后,这是学界一直探讨和在争论的问题。郑先生通过翔实的论证,区分老子与《老子》的年代,认为老子之学“当发端于春秋末期孔子之毕已行之时,成于争战、兼并已烈的战国中期无疑”,郑先生文中虽未提及1993年湖北发现的简本《老子》,但所得出的结论确实为简本《老子》所证明。 再如,关于《老子》一书,很多人认为它前后内容有密切相关的逻辑联系,因而往往为之强解。而郑先生指出“其内容的前后不协与相左、抵触之处也时有可见”,“前后重复也时有可见”、“不少章节之间缺乏连贯性,存在拼接的现象也很明显”,于吾心颇有同感,也符
本书将佛教的起源以及发展的整个过程用三字经的形式表达出来,供我们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能很全面地了解佛教的历史发展。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敦煌心灵之旅》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由敦煌名画、佛经故事、处世智慧三部分组成:敦煌名画——众多很好不错专家亲临敦煌观摩、拍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为《敦煌心灵之旅》系列中的一本,书中提供了很精彩的反思和借鉴的例子:维摩不避红尘,居家修行,指点众生,尽显智者本色;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为《敦煌心灵之旅》系列中的一本,书中提供了很精彩的反思和借鉴的例子:维摩不避红尘,居家修行,指点众生,尽显智者本色;
人往往计较眼前的结果,不去看事情的原因,其实因果关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明天收成如何,先问今天是否努力栽种。心灵的勇气:勇于承担,是一份动人的力量;勇于承担错误,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心灵的角力:每个
人的思维是后念生,前念灭,念念相续。如果后起之念还保留前起之念的内容,就是执著。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可以很快,快到在一念之间。心灵的感悟: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