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论述上,除“导论”与“结论”部分,《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共分为五章,其中章是对兰州回族社区历程的呈现,第二章至第五章则各有侧重地分析了城市社会宗教传统文化的现状,清真寺与回族个体、群体的关联以及清真寺在宗教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之间扮演的角色。
葛吉夫为了与三种传统修行方式——苦行者、僧侣和瑜伽修行者相区分,把自己的修行方式称之为“第四道”。第四道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修行体系,容纳了不同传统的秘义教学,并把当下的生活状况看作自我发展的平台;人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理解,并带来意识的真正改变。“记得自己”一词译自英文“Self-Remembering”,是第四道传统的核心观念及实践方法。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已经存在很久,所有这些道路都指往同一个方向:最终的觉醒,禅境或悟道。《记得自己:第四道传统精选》是第四道精要作品的合集,作品摘选自葛吉夫及其追随者等人物的作品。
关爱和培育,或者敌视和毁灭,在著名分析心理学家埃利希·诺伊曼所写的这本划时代著作中,大母神是被作为人类心理的一个原始意象来加以探索的。在本书中,利用仪式、神话、艺术及对梦与幻想的记录,他考察了自史前时期以来这一原型在许多文化和时代中是被如何加以外在地表现的。通过大量叙述性的段落和艺术品——从旧石器时代的石雕到爱泼斯坦和摩尔的雕塑——的复制物,诺伊曼显示了女性是被如何加以表现的,表现为女神、怪物、门、柱子、树、月亮、太阳、器皿和从蛇到鸟的各种动物。在研究这一系列既安详又具有变革性的形象中,诺伊曼分辩了作为生命养护和恐惧这双重来源的对“母性”的普遍经验,一种基于增长的意识的辩证关系,为孩子所象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