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为“当代审美视域下的禅宗诗学研究”。在上编中,本项目组重点研究了五个方面的问题。 下编为“禅宗诗学著述录要”。这一部分,主要是文献整理和集释。 项目组翻检了《大正新修大藏经》《卍续藏经》(新编)《嘉兴大藏经》《乾隆大藏经》《大藏经补编》《禅宗全书》《禅门逸书初编》《禅门逸书续编》《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禁毁书丛刊》《卐正藏》等典籍,从中发掘和整理出了不见于古代诗歌史、诗歌理论、诗歌品评等文献和现当代出版的中国美学、诗论等资料汇编中的禅宗诗学著述。收集整理了157位禅师(有两位禅师合编在一个条目下)的诗学著述约673篇(章、节、段)。 下编的结构方式是以每个禅师为单位的文献辑释篇目,上自唐代,下至清代,大体上按禅师活动的时代先后排序,因一些禅
本书对中世纪士林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该书通过大量的材料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阿奎那灵魂学说的两条基本原则:,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有形实体;第二,人的灵魂是单一的精神实体。作者强调指出,信仰与理性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方式,神学与哲学也不是两个被无原则地掺和在一起的理论体系,而是两个相互渗透、包容的,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构成要素。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是对哲学真理与神学真理、亚里士多德实体论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唯名论与实在论、感觉主义与理性主义、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等内容有机的综合。
我们处在一个几乎人人都超时工作,身心过劳以及奋力想把工作做好的时代里,工作清单不断增加,与我们同事的人又极富竞争性。莎朗·莎兹伯格提供了简单而纯熟的忠告,帮助我们驾驭工作上的挑战,培养快乐和增进幸福。 ??书中的冥想练习,把我们从即将灭顶的深渊中拯救出来,让我们重新发现,只需要片刻的全神贯注,就可以让我们达到通透、洞察、有效和愉悦的境界。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教义发展观的专著。在部分,纽曼提出了交易发展的观念;在第二部分,纽曼对教义真正的发展与教义的蜕变或腐化作出了区分,他提出教义真正发展的七个标准,并应用这些标准来考察从使徒时代到19世纪会教义的发展。本书旨在处理英国国教与罗马之间的教义分歧,体现了纽曼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书中的诠释与观点极富争议性。
北宗神秀禅法思想在中国 历 具有重要地位,在禅宗早期发展当中,代表了禅宗思想的主流,被唐代皇室尊为官禅,其禅法思想中的“渐悟修持”甚至影响到了宋明理学。在禅宗 ,北宗神秀禅法常与南宗慧能并提,合称为“南顿北渐”。“北渐”指神秀的渐悟思想,神秀通过“渐悟修持”解决了人性如何与佛性相合一的问题。从宗派融合角度来说,“渐悟修持”与净土的层级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从不觉的杂秽土到究竟觉的纯净土,正是体现了神秀的“渐修”理路。
《思溪藏》是南宋初年由湖州王永从家族舍资刊刻的一部私刻大藏经,卷末普遍附有随函音义。这些随函音义或注音,或释义,或辨形,或引书,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佛经校勘等方面都值得研究,但学界关注不多。本书重点发掘《思溪藏》随函音义在汉语史和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并考察了随函音义的来源、基本体例和特徴,以期促进学界重视和利用这类汉文佛典材料。
《思溪藏》是南宋初年由湖州王永从家族舍资刊刻的一部私刻大藏经,卷末普遍附有随函音义。这些随函音义或注音,或释义,或辨形,或引书,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佛经校勘等方面都值得研究,但学界关注不多。本书重点发掘《思溪藏》随函音义在汉语史和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并考察了随函音义的来源、基本体例和特徴,以期促进学界重视和利用这类汉文佛典材料。
《诸录俗语解》是日本较早的一部禅录俗语词典,编著者是日本江户中期临济宗僧人桂洲道伦、湛堂令椿。该书收录了宋代到清代《圆悟心要》《碧岩录》《禅关策进》《博山警言》《大禅书》等宗门基本书中难解的俗语,对于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和解读文义有重大的帮助。 编著者对于所录词语的注释简洁,但旁征博引,考核有力。现存 早的版本是大藏院抄本,字迹比较潦草,涂改比较严重,又是用片假名竖排抄写,无标点断句。译著用简体规范汉字横排印刷,引证查出原本,并附词目检索索引和引证书目,对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都提供了方便。
本书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其中内容有:壹思想文化史学论析,一为思想文化史正名,二文化史牵涉的问题,贰中国历史分期的观念问题,叁中华古代神话的转轴理念和心态,一引言,二宗教与理念之转轴,三盘古·#混沌与元始·理念,四本体与认知上的,五诸神之死与凶德,六神话与哲思之原发义与重发义,七天人之际:女娲与夏禹,八迷思与认知质疑:《天问》,九始·终、生·死的理念意态,十小结,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认识论基础,伍儒家、道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定位,陆孔子的正名论、真理观和语言哲学,一关于《论语·正名》章的不同解释,二现代语言哲学家对于孔子正名论和儒家语言观的理解,三孔子的真理观和语言观,柒从《庄子》看儒学,一《庄子》中有关儒家的文字,二《庄子》中这些文字的归属和时限,三儒家显学的意
《思溪藏》是南宋初年由湖州王永从家族舍资刊刻的一部私刻大藏经,卷末普遍附有随函音义。这些随函音义或注音,或释义,或辨形,或引书,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佛经校勘等方面都值得研究,但学界关注不多。本书重点发掘《思溪藏》随函音义在汉语史和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并考察了随函音义的来源、基本体例和特徴,以期促进学界重视和利用这类汉文佛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