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学入门从书(全三册)包含三本有关占星入门、占星相位、占星宫位的一系列严肃占星学理论指导,即《当代占星研究》、《顺逆皆宜的人生》、《人生的十二个面向》。 《当代占星研究》为伦敦占星学院的指定教材,由伦敦占星学院创办人、当代占星权威苏?汤普金斯集三十年研究成果撰述而成。本书对占星作了详细全面而条理清晰的解读,观点独到犀利,展现出作者对占星这门学问极富洞察力和启发性的理解。 《顺逆皆宜的人生》是当代占星权威苏?汤普金斯另一部经典力作,以幽默而精准的语言,详解各种占星相位所代表的能量运作方式。相位是星盘的能量所在,柔和相位有助于行星间的能量互动,困难相位则可能形成干扰和压制,但也往往能促进人成长,可作为理解个人心理及事件发展背后影响力的工具。 《人生的十二个面向》是美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校点》是作者戴晓云,在做水陆画研究时发现的一份佛教水陆仪文。作者从研究水陆图像出发,追究和图像相对应的水陆仪文,把现存仪文《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和现存水陆图像作对比阅读时,发现仪文和图像完全无法对应。于是想到可能存在另外的仪文和现存图像匹配。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一份名为《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进入了作者的研究视野,经过认真的考据,确定历史上南北水陆之说确有其据。南水陆的修斋仪轨是现存在《大藏经》中的《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北水陆的修斋仪轨就是散逸在《大藏经》外的《天地冥阳水陆仪文》。因而这项发现证实了南北水陆仪式的存在和区别,为佛教仪轨研究提供了古文献的基础。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内容简介:《赵州禅师语录(壁观)》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这本书是作者对禅师弘扬佛法的语录所做的诠释,涉及禅宗义理、佛家历史和相关掌故,文章谨严,有助于读者了解禅宗思想文化。内容包括: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上、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下等内容。
《六祖讲金刚经》内容简介:扬禅宗的顿教法门,特地做了一部《金刚经》的疏钞想要批驳“顿悟成佛”的说法。卖茶点的老婆婆问:“禅师!《佥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禅师:观在你要吃点心,是点的甚么心呢”德山禅师被这个老太太_问,哑口无言。后来德山禅师依止龙潭禅师,一日师日:“夜已深了,你下去休息吧。”德山说:“外面黑。”龙潭禅师搓一纸卷代烛,点着后递给德山,德山刚接到手里,龙潭却扑地一下把火吹灭,就在灯熄灭的一刹那,德山禅师恍然大悟。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方术”是个古老的名词,它起源于远古,定名于两汉“方”指“方技”,是以医药,养生,炼丹,炼气等为主要内容的神奇方法技术。“术”指“数术”,是以天文历算,星,占,相,卜及各类测术与为主要内容的玄妙知识体系。“古方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汇了
命理之学,由来久矣。古之言命者,简而赅,故庖牺曰“正命”,仲尼曰“天命”,老聃曰“复命”,类皆以得之于天,赋之于:人者,正其性,循其理,以安其命而己。后世不安于天理之自然,旁趋曲解,以取悦当世。盖鹜于理之外而流于术,牵引附会,学者遂愈趋而愈岐。虽然以理定命者,所谓以简御繁,固为顺天之正;而以术合理者,果能以繁就简,亦足探命之原。特精斯道者之不数观耳。 《滴天髓》一书,相传为京园撰,刘诚意注,取通神六亲为两大纲。自《天道》至《贞元》,凡分六十二章。析理竞原,悉臻微妙。第其辞旨古奥,学者病之。余夙好星命之学,暇辄披览,亦患少心得。去岁有持示是编者,读任铁樵先生增注,喜其分篇诠释,援格举证,于天地阴阳之分化,三元五行之推旋,反复引申,辞明理达,使曩所捍格者,罔不触类旁通,翕
《协纪辨方书(上中下文白对照足本全译钦定四库全书)》系中国古代择吉典籍中集大成之作。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禄、何国宗等三、四十人奉敕编撰,乾隆亲制序文。序文中说: 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 又称: 举大事、动大众,协乎五纪,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 等等。 简言之,《协纪辨方书(上中下文白对照足本全译钦定四库全书)》系从阴阳五行、风水、星相、命理等诸方面去考察、研究并归纳整理出的一套选择日辰的办法,并成为古人选择黄道吉日的规范。古人选择黄道吉日,决定那天可以祭祀天地、临政亲民、选将拜帅、安抚边境、出师远征;或那天可以上册进表、婚丧嫁娶、开山破土、立券交易;甚至那天可以竖柱上梁、修衣缝裳、剃头理发,都要遵循此书的原则。 这样作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近福远祸,趋利避害。 《协纪辨方
刘慧著的这本《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艺术研究》结合美术学、考古学、历史学学科的相关材料,综合利用美术史图像学、考古类型学以及文献学等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通过对弥勒造像在时间上的排序和空间上的比较,考察其图像特征与造像风格的发展演变。
《象吉通书》(上中下册)是一部内容完备的择吉著作,为 万年不蔽之历书 。此书和《鳌头通书》、《协纪方书》为我国古代择吉类典籍中三大扛鼎之作,在皇家和民间均流传深远,影响巨大。作者魏明远博学弘文,善星命、堪舆、卜医、风鉴、历法等学。作者在细研《鳌头》、《发微》、《三台》诸书基础上,删冗去繁,补其缺略,并附加了《阳基八宅》、《未来流年》等内容,俾河图、洛书、太极、阴阳、八卦、五行之理,炳若日星,纂成本书,使人一见洞然。 本次修订参阅了《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大量史料,对原书做了全面认真地校勘,改正了原版中的谬误。既对完善保存我国传统文化、古典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