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权、吕洞宾被奉为道教全真(丹鼎)派的创始人。《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是该派代表性的经典。后世丹道的各支各宗的经典均在此基础上加以演绎衍生而成。它们吸收儒释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丹道的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了丹鼎派的理论基础。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丹经,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朴实说理,大畅玄风,系统阐述了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功法。其丹道思想可谓性命双全,理法并重;顿渐相资,三根普被;贯通三教,直指大道。《丹道今诠——乐育堂语录注解》以作者多年研究道教内丹学的学术功底与实践体验,对《乐育堂语录》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注释和疏解,把文献的整理与思想的诠释有机结合,既普及了内丹学的基本知识,又阐发了道教内丹学的理论特色与微言大义;既对道教内丹学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一般读者深入内丹学堂奥的入门读物,对现代人的身心修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道家修炼养生的宝典,也是道教仙人吕洞宾长生不老之道的秘笈。 由于道家讲究贵生与养生,因而发展出各种不同的炼丹方术,希望藉由修炼而能成道,位列仙班,从而达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的境界。 本书是一本教你修身养性、修道养生的书籍。所谓有修道,就是在体内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丹道之术,也就是修养精、气、神的功夫。其中蕴藏有古代方士关于长生久视的秘而不传的要诀。 易学家张其成先生一方面用现代的语言注释了《太乙金华宗旨》,同时又将卫礼贤与荣格对本书的评论做了介绍,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不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理解金丹养生的秘密,而且能帮助有心修道的人通过丹道功法体悟修心养性的境界。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仙佛合宗修道思想研究》以生命个体认识宇宙人生的理到修行证道解脱过程为主线,对佛瑱二教均呈现亦佛亦道的仙佛合宗修道思想进行探索;从哲学思想到修道实践以及历史到现状纵横两个方面,通过宏观理论和微观实证性研究,揭示佛道二教之间义理相通而又互异互补的修道思想特点,在佛道关系的研究中形成独特的见解。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仙佛合宗修道思想研究》章辨析老庄道家和道教的关系、三教合一和仙佛合宗修道思想的关系,以及内丹学和禅宗所呈现的亦道亦佛的修道思想特点;第二章从本体论、解脱论、境界论等修道哲学思想层面,对佛道二教均呈现仙佛合宗思想的特点进行比较诠释和论证;第从修道实践层面,对佛道二教均以佛道互释的方式融通双方的义理,二教的修道主旨和修道方法呈现仙佛合宗的特点展开
研究道教思想史有助于深入认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作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发掘传统思想资源,建立新的人格完善理论,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有助于整合传统生态智慧,提高维护环境的自觉性,服务于人类真题生存。 本书为《中国道教思想史(第1卷)》,包括道教思想渊源和汉魏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思想两编内容。
《道教易学系列丛书:易说(点校本)》出《道藏辑要》壁集,署名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著,也许是扶乩之作,也许是吕洞宾所作,也许是后人托名,需要进一步确认。不管作者是谁,这都是一部集大成式的道教易学著作。尤其是对易序的解说清晰明了,对每一卦的解说与原典十分契合。
茅山在道教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第八洞天、福地。茅山原名句曲山,因三茅真君于此得道成仙而名为茅山。本书与过去的《茅山志》不同,对茅山的历史沿革,神仙、真人、宗师等人、神,道经志书,以及宫观和科仪等等,进行了重新梳理,既利用了原来志书的资料,又有许多新的补充,全书后半部分的内容,搜集和整理的新资料更多,完全是清代以来最完整的一部茅山道教志书。
《钟吕丹道系列(2):钟吕丹道修炼入门(行大道修订版)》是一本系统阐述有若千年法脉传承的钟吕丹道实修入门的专著。全书秉承师传风格,体现真修实炼。书中介绍了钟吕丹道的渊源和传承,论述了悟道心法和入门体系,详解了核心功法和辅助功法,方便读者理解和研习丹道养生。钟吕丹道凝聚了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和智慧,是认知生命本质、揭示宇宙奥秘、修炼成真得道的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训练识神,沟通元神和灵性,主动吸收和运用宇宙能量,深入系统地调理不同时空层次的精气神,达到能动管理生命、把握身心康宁。作者期待与读者一起分享先祖留下的珍贵遗产,深刻体悟生命的微妙和喜悦,用灵性的光芒温暖人生,并带着慈爱和您的亲人、朋友一道去品味生命、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