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先生在有两千余年传承的梅花门中修炼了三十余年,在思索师门心法中所蕴含的道理的同时,也在找寻气功与现代科学的相通之处。本书即以道家炼气公式为纲目阐述气功原理,在气的种类、炼化、功用及修炼方法等方面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家经典,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的规律和奥秘,两千五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中国文化和自然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人用它为学、修身、齐家、治国,现代人用它解释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处世,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力量。 本书作者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副总裁、教学名师,研读《道德经》三十余年。本书是作者花了近十年时间,在新东方管培生内部指导讲义基础上写成。他在书中不仅将儒释道的传统文化做了打通,还运用西方社会经济学进行解读, 融入了自身十几年系统运用《道德经》管理企业的经验。 全书的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作者除了对《道德经》八十一章逐章进行翻译释疑
本书从东汉末年道教代天师张道陵创教写起,止于民国时第六十三代夭师张恩溥,纵贯道教历史一千八百余年。从道教张天师家族六十多代的兴衰,不仅引出整个中国道教发展的历史,还详细介绍了道教的经典教义、各宗各派,以及修炼方术、斋醮仪规等。更重要的是,作者从皇权与道教传承的内在紧张这个独特视角,为读者展现了道教近两千年来不断边缘化的发展历程。全书文笔生动,思路清晰,一扫以往道教史著的晦涩难懂,堪称许地山、傅勤家以来的次历史性突破。
少年时代,蒲公笔下那个有着诸多神奇道术的崂山道士开启了我对崂山的幻想之门:在一座白云缭绕、草木丰茂的海边高山上,有座房间高大宽敞的宫殿,里面住着一群会各种奇异法术的道士,他们快乐地砍柴饮酒做神仙!青年时代,因工作出差来过青岛,奈何行色匆匆,竟未暇与崂山见上一面。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2006年,即将中年的我因工作调动,举家迁来青岛,恍然之间,崂山竟成了自家瑰宝!我扑向崂山,扑向那位神交已久的密友——看不够的奇花古木,听不尽的惊涛拍岸,赏不完的碑刻题记,游不遍的道家宫观。待到心情平静下来,我不禁若有所失并若有所思:奇美的山海风光背后,崂山的灵魂是什么?它的精神魅力何在?于是,我走向书店、图书馆、档案馆甚至网络去寻找答案——秦汉的徐福、神人;唐宋的仙药、华盖真人;金元的邱处机、全真教;
“新道家”是道家学说的新发展,是立足于道家之“道”,以道家“自然”“无为”等为核心,面向当下,关注人类未来发展,从而建构出的新的道家学说。“新道家”目前正处于建构初期。 陆建华著的《新道家的自然世界——从庄子的角度看》所论述的中心论题为“自然世界”,这一概念有别于自然、自然界、自然观、天道观等。《新道家的自然世界:从庄子的角度看》分别论述自然世界的形成、自然世界的构成、自然万物的平等、自然万物的自我认知、自然万物对自然世界的认知、自然万物的相处之道、自然万物的生存智慧等。 《新道家的自然世界:从庄子的角度看》认为宇宙就其本质意义上就是自然世界,乃是自然的存在,地球、人类等等都是其组成部分;人类不是与自然世界相对的存在,而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自然世界中的自然万物都是生命
本书稿从皇家文化角度透视道教。依据翔实的历史典籍和可靠的宫中秘档,披陈两千年帝王与道教的秘史珍闻。作者充分利用了近年挖掘出的一些新的有关道教与帝王皇权特殊关系的档案文献等原始资料,注重揭示道教在皇权掌控下时长时消的历史走向及隐藏在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成因,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兼具历史性和可读性。在黄老仙道的踪影下,一代枭雄曹操遍招天下方士,李唐王朝奉老子为始祖,宋徽宗自封教主道君皇帝,永乐帝情系武当山,雍正帝炼丹圆明园……
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天地之襲精为阴阳。秦汉时期的道家和道教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课题,它既包含着整个秦汉时期道家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也饮食着道家与秦汉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刘玲娣等著的《秦汉道家与道教》全书共分6章:秦汉道家道教发展的历史轨迹、道家与秦时时期的思想整合、道家与秦汉时期的政治、道家的新发展——秦汉新道家、黄老化的秦汉《老子》注和秦汉道家向道教的演变。
《老子》又名《道德经》,为春秋时期有名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所著。全书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了大量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道家诗学》道家的本体论、道家与原始思维、道家与美学、道家与女性、道家的空间意识共五章。《道家诗学》道家的本体论、道家与原始思维、道家与美学、道家与女性、道家的空间意识共五章。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
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道教的教理教义,承继了东方伟大圣哲学老子的道家学说,蕴含着睿智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道教与中华古老文明浑然交融为一体,而又独具自己的风骨和特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至今仍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位置。 道教养生方法在我国影响深远,有鉴于此,展开对道教的研究,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当是一件十分有的意义的事情。作者在该书的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是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问题。究竟哪些内容属于道家,哪些内容属于道教,是个不易说清的问题。这种局面的出现绝非偶然。因为道家与道教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性命圭旨》,不著撰人,相传为尹真人高弟之笔也,向来行本绝少。殷君惟一藏弆有年。曹子若济见而悦之,携示周子舆闲,欣然共赏,重授剞劂,则钱子羽振董其成焉。书竣而问序于予。予于斯道盖向往而未能至,何敢赞一辞!虽然,窃有述焉。 自三教鼎立,异说聱牙,隐若敌国,日相撞也。是书独揭大道,而儒释妙义,发挥旁通,要之以中,合之以一,而尽性至命之理,殊途同归。微独柱下五千,(上隐下木)括靡遗,并六十四卦,四十二章,无不累若贯珠矣。
《钟吕传道集》,三卷,以钟离权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论述内丹术要义,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莲形、朝元、内观、磨难、征验。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内丹学说。《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全书主旨依据《参同契》,以明抽添之理,超脱之功,是比较具有理论系统的道教内丹著作。这两部著作是道教锺吕金丹派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锺吕金丹派的理论体系和体系架构的创立,为以后内丹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此次整理,因二者内容相近、关系密切、地位相同而合刊。
《黄帝阴符经》相传此书出自黄帝,该书共有三四百字,字字珠玑,蕴含中华民族政道、治道、兵道、仙道的智慧思想源流,可谓博大精深。通观全文,又连贯一气,书中多隐喻,论述养生、政道、兵略思想时,融合易、老、阴阳、法、兵等诸家思想,是一部独步古今的经典之作。书中指出人类应“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完全按自然之道办事,而不可胡作妄为,背离天道。“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告诉人们,宇宙虽广大无边,其实它也在人的一掌之中,万物虽千差万别,但人身却包含了一切造化成果,人类完全可以控制自然和生命,走向自由王国。 《黄石公素书》相传为秦汉时黄石公所著,后黄石公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此书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完全贯通了起来,使宇宙和人类融为一体。指出“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
《新编张三丰先生丹道全书》以清·李西月编定的《张三丰先生全集》为底本重新编辑、校订,李本中有些扶之作已删除,有些李本未收录而传为张三丰作品的丹经予以收录。全集的内容编排或曰全书结构与原书完全不同,故曰“新编”。“新”主要体现在全书结构和对“道术篇”中既不指导实修的精典安排上。 全书分十三个部分:传记、道派、道论、训诰、语录、仙经、丹诀、道术、诗歌、古文、显迹、题赞、遗迹。
《钟吕传道集》,三卷,以钟离权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论述内丹术要义,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莲形、朝元、内观、磨难、征验。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内丹学说。《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全书主旨依据《参同契》,以明抽添之理,超脱之功,是比较具有理论系统的道教内丹著作。这两部著作是道教锺吕金丹派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锺吕金丹派的理论体系和体系架构的创立,为以后内丹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此次整理,因二者内容相近、关系密切、地位相同而合刊。
虽然作者自己认为,“此本不能说是著作,只将前人及时人研究底结果总撮起来,做为大学参考的书”,但却是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本分上下,上编述道家及预备道教的种种,下编述道教发展中教相与教理。《道教史》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