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纪》复活了一个时代——“道纪”时代;它把哲学送进了考古学家的视域;为中华文明的复兴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李航的国学《道纪》实属“惊天动地”之作。由老子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联想到霍金的《时间简史》中对宇宙初始的描述,进而求证2500年前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物理学所阐述的宇宙之惊人的吻合。初读如遇晴天霹雳,脑波被强力激荡;再读,便觉得回肠荡气,激情澎湃;三读,便五体投地,连呼“万岁”,崇拜之至。 总之,两个字“服了”! 霍金觉得宇宙和我们人一样有生有死,有边有界,有始有终。原以为四方无极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所以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让人迷惑,原来也不过如此,老子的道不再玄之又玄,不过告诉我们物极必反的极而已,好此北极再无北,南极再无南。
《道纪》复活了一个时代——“道纪”时代;它把哲学送进了考古学家的视域;为中华文明的复兴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李航的国学《道纪》实属“惊天动地”之作。由老子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联想到霍金的《时间简史》中对宇宙初始的描述,进而求证2500年前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物理学所阐述的宇宙之惊人的吻合。初读如遇晴天霹雳,脑波被强力激荡;再读,便觉得回肠荡气,激情澎湃;三读,便五体投地,连呼“万岁”,崇拜之至。 总之,两个字“服了”! 霍金觉得宇宙和我们人一样有生有死,有边有界,有始有终。原以为四方无极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所以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让人迷惑,原来也不过如此,老子的道不再玄之又玄,不过告诉我们物极必反的极而已,好此北极再无北,南极再无南。
蜿蜒几十里的香阵,一百多队的民问艺阵,几十顶神舆,数万人排成一条长龙,跋涉在田野乡镇,绕境游行八天七夜……这样的民俗盛典,凝聚着台湾同胞对妈祖信仰的虔诚之心。千家香火,万人寻根,都朝着他们的心灵圣殿。 打开本书,你就能看到妈祖信仰在台湾的盛况,了解台湾民众生活的趣味和他们的文化性格。
1934年中国有两本道教史出版,一本是许地山之《道教史》,另一本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论》。至1917年傅氏《中国道教史》出版,方被视为“我国部道教史”。 东晋史学家常璩之《华阳国志》,记载道教五斗米道创立过程最详,曾被视为“中国最早的一部道教史”。但现代学术框架下的部道教史,还是非傅著莫属。 学者葛兆光论近百年道教史研究,把傅勤家与许地山、陈垣、陈国符等名家并举,认为他们共同构建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次历史性的变化”。
劝善书又称善书,其名盖取自《太上感应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意。此名出现,当在南宋以降,而劝善书的历史还要远早于此。历史上的劝善书都是一些专门宣传旧式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这类书籍儒释道三教都有,而以道教劝善专书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数量较多。从内容方面来看,现存道经中数《赤松子中戒经》最早以劝善为专题行文。此书葛洪《抱补子》曾录其名并有引述,学界多认为当出于汉魏,其时道教还处于形成阶段。 本书所收《太微仙君功过路》,从自序中看,作者可能就是功过格这种善书形式的始伤作俑者。功过格羼杂着道教信仰的内容,并且道藏中也收有一定数量的功过格,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道德说教的虚情矫饰之风也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由于功过格以记分赋值的形式评判人的各种言行,倒为我们了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