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想好好地看一本佛教入门的书,请考虑选择本书,你是不会失望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佛教已经有的成见,说不定本书会让你对佛教完全改观。 如果你是佛,请以本书印证你的修行。 不论是佛或非佛,本书都会帮助我们渐次笑看人间、认知因缘和合的运作走出困局,进而获得精神上某种层次的解脱。
本丛书系印度“三圣”之圣哲——室利·阿罗频多之一种。室利·阿罗频多系近代以来印度最的精神哲学家之一,其著述不仅在印度具有广泛的教化力,而且在整个西方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徐梵澄译笔:优雅、信达、通透,为大家增添了阅读之喜悦。 瑜伽的真谛是净思。这些书不仅仅是讲述瑜伽的实践,而更多是讨论瑜伽实践带来的一些问题:人的净思为何?人的健康为何?人的生命为何?这是安身立命之道,或者说瑜伽乃是成就个体卑微的肉体与高贵的灵魂如何和谐之道。
虚云和尚是我国佛教界的一代宗师,生前系中国佛教协会首任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他在禅宗的造诣和宏法利生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开示录》收录了自1911年以来,虚云和尚所作的历次重大开示和讲演。虚云和尚之弟子,现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河北佛协会长、《禅》及《法音》杂志主编净慧整理、标点。
《西藏的寺与僧(1940年代)》作者柳陞祺于西藏和平解放前在拉萨调查与搜集资料后所作,反映了当时西藏宗教的真实面貌,系国内对1940年代藏传佛教寺院与僧侣情况的较早、较全面的系统记述。
此书为“近代高僧讲演录”丛书之一种,共收入弘一法师讲演共28篇,网罗了弘一法师几乎正式讲演,基本上将佛法的精髓和如何修持佛法、修持佛法的细节都讲清楚了,是弘一法师佛法精神的浓缩。弘一法师的讲演是有感于“世道人心的堕落”,他的讲演录的精神可归为“悲”与“智”,即要有大慈悲心和大智慧心。本书大体按照内容的性质进行编排,除了弘一法师的讲演,附录又酌情增加了一些相关内容,对于了解佛法,了解弘一法师在佛法上的造诣都有所助益。
《圆觉经》是佛陀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与观行的方法。圆觉二十五轮三昧,依止“悟净圆觉”根本,并以三大修行法: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来贯穿一切禅法,开展出菩萨的大三昧,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的见地,圆成无上的佛道,为一切禅修行人所必须修学。 本书总摄的“圆觉二十五轮禅观颂”,开始总说圆觉二十五轮三昧,再进入圆觉二十五轮三昧的修证,并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等四相的观察,让修行者远离禅病,成就究竟圆觉的境界。本书附有唐朝圭峰宗密所著的《圆觉经略疏注》,以帮助读者更能清楚地理解《圆觉经》。
本书内容包括四部分: 方法篇 本篇所收禅修方法,是全书的精华,特别是《参禅的先决条件》和《参禅法要》两篇是禅修的精髓所在,悉心领会,认真修习,对禅宗就会有个入处,从而深入堂奥,降伏身心,见性成佛。 参悟篇 本篇收录了虚云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和云居山禅堂的重要禅七开示,是对参禅者进行的当面提点,依此修习,可以拨云见月,廓然开悟。 修学篇 本篇为佛法基础,阐释了戒定慧三学。其重点在三归五戒,学人严持戒律,方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消除烦恼,佛果可期。 实践篇 虚云和尚是近千年来佛教界最伟大的禅师,其修行及开悟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种种神迹,令人惊叹。 他一生历尽艰辛曲折,兴复了众多的禅宗道场,门下弟子众多,延续并光大了禅宗的法脉。 他的一生是实践佛法、传播佛法的一生,令人敬仰
本经是随着大乘思想兴起后,千百年来流行的一部菩萨戒律。本经于后秦弘始年间,由鸠摩罗什译出,中土才得以传授大乘戒。它显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和根本精神,阐述了修菩萨道的阶位和十重四十八轻戒,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盛行,起了积极的作用。
佛造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千姿百态的佛像,或雍容华贵,或安静祥和,或金刚怒目,无不彰显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才智,是人类艺术的结晶,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 金申先生在此书中不仅介绍了历代佛像和佛教遗迹,分析其时代风格和造型特征,探讨其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还围绕佛像制作,穿插了诸多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开卷畅怀,您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文化,更是一次美妙的心灵之旅。
如果你只想好好地看一本佛教入门的书,请考虑选择本书,你是不会失望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佛教已经有一定的成见,说不定本书会让你对佛教完全改观。 如果你是佛,请以本书印证你的修行。 不论是佛或非佛,本书都会帮助我们渐次笑看人间、认知因缘和合的运作走出困局,进而获得精神上某种层次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