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 乡村社会学 的讲稿,它尝试回答了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形成乡村人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提炼出如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长老统治 等概念,让读者由此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以及这个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
人类社会面临一场根本性的革命以解决能源安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气候为核心的环境问题、以及全球未来人口再度增加50%左右的全球共同富裕的发展问题。这场革命将是未来相当时期内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的动力机制。此外,当今中国发展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深度认识与解决环境、能源以及产业革命问题。
《国学茶座》的创刊目标是 普及国学知识,发表国学新见,培育国学新人 。基于这样的目标,该杂志的读者以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该杂志既注重知识的介绍,又注重探幽抉微,阐发新见。典籍之流传,学问之演变,人物传记,史事本末,诗文品藻,文字训释,均所提倡。总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所宗尚。
当前的全球正义理论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这种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全球正义是否要求全球平等,是否应将罗尔斯的国内平等主义扩展到全球领域,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全球正义观:全球平等主义和全球充足主义。这两种全球正义观之间的争论表现出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的紧张局面。具体地说,这两种全球正义观在道德平等是否要求全球平等主义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有关平等主义扩展的争论还涉及平等主义的基础。本书考察全球正义争论涉及的这些问题,指出支持全球平等主义的一些理由,探讨全球平等主义的可行性,目的是说明全球正义应超越国家主义和全球充足,追求全球平等。
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工程活动不但必须进行技术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研究、伦理研究,而且必须进行社会学研究。本书是国内本研究工程社会学的理论专著。 从事现代工程活动的工程共同体是由工程师、工人、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如果把工程共同体比喻为一支从事工程活动的军队,那么,工人就是士兵,领导和管理者相当于各级司令员,工程师是各级参谋人员和参谋长,投资人则相当于提供军需资源和保障资源供应的后勤部长。从功能和作用上看,如果把工程活动比喻为一部坦克车或铲土机,那么,投资人可比喻为油箱和燃料,领导和管理者可比喻为方向盘,工程师可比喻为发动机,工人可比喻为火炮或铲斗,其中每个部分对于整部机器的功能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论衡>反义类聚新论》内容:在对“反义类聚”进行定义的基础上,《<论衡>反义类聚新论》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建立《论衡》“反义类聚”的语料库,之后对《论衡》中的各种类聚进行历时比较,从而进一步指出《论衡》反义类聚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东汉时期的词汇特征,并重点阐述了反义类聚在校勘、训诂、构词、修辞及辞书编纂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反义类聚”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还能够从中看出它与反义词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汉语的反义关系,从而丰富汉语的词汇理论。
阿拉伯裔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指出,西方视野中的所谓东方是西方人精心“虚构”且充满偏见的产物。而本书首倡的“西方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东方主义”的反向论述,亦即东方人对西方世界的报复性想象及去人性化理解。 西方主义眼中的西方,浅薄而傲慢,缺乏东方的古老传统;追求罪恶的城市,唾弃美好的乡村:以商业原则替代英雄主义;讲究物质至上,漠视精神灵魂。它将各种扭曲的、失败的文化怨恨发泄到一个虚构的西方上,并对其进行丑化或妖魔化。 西方主义的立场是所谓东方的,但方法与武器却常是西方的。在作者看来,西方主义最深刻的根源正是西方自身。其发端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对启蒙理性主义及西方社会现代性的否定,西方主义正是这种思潮“西学东渐”后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进一步指出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开始转向着重研究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作者试图比较系统地、逐步递进地探讨和论述人学的各方面问题,并阐明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什么必须以人为本。
本书以经济理论为参照,在引入了财富、资产、汇率等多重机制后,充实和丰富了总需求分析体系,对于现实的解释能力更强。 本书采用教科书体例,有意淡化时效性,增强理论性,将实践作为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必要环节和重要部分,因而使其理论体系更强。 本书是生活生生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和政策导向的写照,是中国版的宏观经济学、是在中国实践基础上思考和概括出来的理论,同时发展了宏观经济学。 本书逻辑上层层递进,论证充分,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想信书中的许多观点及其理论体系是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本书再版了陈乐民先生晚年的两本学术随笔《启蒙札记》与《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与欧洲著名历史学者史傅德教授的对话录)。作为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家,在西方文明史中,作者特别关注启蒙精神怎样在西欧以及北美萌芽、生长和铺开,而了解启蒙精神有助于理解欧洲公民社会的历史进程,反思中国的启蒙。同样,如果没有中国历史作参照,有些欧洲历史的特性便容易忽略。在对谈中,两位学者的批判与反思贯穿了欧洲内战、市场经济、宗教改革、民族主义、教育、革命、理性、传统、政党、欧盟建设等诸多话题,时时激起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本书语言平易近人,是了解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进程的通识读本,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学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无尽思索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