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绅士》是费孝通先生的英文著作China’s Gentry的中文译本。《中国绅士》于1953年在美国出版,以后又不断再版,在国外被当作教科书广为流传,费正清等著名学者曾多次引用《中国绅士》内容。《中国绅士》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知识分子问题和传统中国的绅士,二是乡村、城镇和都市。
什么是时间?时间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旁而立的吗?时间是中性的吗,还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时间概念、时间体验、时间知觉与传统社会的是一致的吗?生活节奏的加快到底意味着什么?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关联或由此延伸出的一系列关键词--比如全球化、后现代、数字化浪潮、信息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与时间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真的可以从马克·吐温有关忙碌的富翁和悠闲的渔夫的对话中找到生活的哲理和真谛吗?在加速的生活环境中,原地不动是否仍然意味着站在原地呢?办公自动化、家务劳动自动化、休闲自动化,林林总总的自动化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但是为什么时间匮乏却是当今很大的问题?飞速向前和抑郁停滞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为什么在今天却如此普遍?……《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尝试探寻诸多令人不
徐艳蕊编著的这本《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的主旨,在于通过对中国当代媒介性别形象的梳理——由劳动妇女形象,到大众文化中的魅力女性,再到以网络为平台女性的自由表达,以及这种表达对男性气质的建构产生的影响,探析性别观念和性别生产机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讨论消解性别陈规和建立新的更为平等的性别秩序的可能。本书将分五个章节对上述问题逐步进行探讨。第一章作为理论梳理和铺垫,概述媒介性别研究在中国的源起和发展;第二章聚焦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中国妇女》杂志为依托,讨论中国劳动妇女形象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第三章讨论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内涵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第四章重点考察网络上的女性写作-阅读社群的活动,将女性通俗文本的写作
本书所呈现的是有关1949—1994年间中国城市社会分层过程的系统研究。根据中国20个城市的居民样本的生活史,本书讨论了两个主题:(1)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社会分层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国家及国家政策在教育获得、劳动就业、组织中的晋升、明显的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分布等领域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2)对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评估。作者在诠释国家社会主义中国45年历史的变化和持续性时,融合了社会学分析和对于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最全面和最严谨的研究。
本书收集了14个的本土社会工作案例,覆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不同方法,集中展现了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我们邀请了5名香港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为案例进行翔实的点评。5位老师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也了解本土情境,他们的点评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理解什么是的社会工作实务。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福岭村、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乡凤岭村、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新城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双江镇枧村四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是一部关于打工者主体的权力、欲望与抗争的民族志研究专著,也是一部关于打工妹的政治学,作者为读者呈现出了工厂中支配与抗争之间的复杂关系,打工妹生命中所经历的梦魇、尖叫与身体痛楚,正是她们在国家、资本与文化的巨大张力中进行抗争的形态。
本书针对当代人类学的缺陷以及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困境,基于人类学作为一门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学科本质,以藏彝走廊一个族群杂居村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哈巴村为范例,从存在(beings)的基本维度出发,致力于探索族群主体多层面的共生逻辑,揭示族群共生的基本属性及其人学意义,从而构建一种二元论和分离主义的族群认知范式。
中日技能实习生合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中的一个主要市场。《中日技能实习生合作实务创新》的作者以中日两国的相关法规、制度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为背景,通过对技能实习生合作业务的各个环节各种相关因素的剖析论述,阐明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经营公司如何转型升级,实现技能实习生合作实务创新。从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和深入细节的实务层面,积极探讨了对日技能实习生合作经营公司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该书还探讨了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新近发展,如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论对其的影响及其回应,将结构式家庭治疗与其他家庭治疗流派进行了比较。更重要的是,该书结合中国文化,对结构式家庭治疗进行了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作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个案研究,探讨了结构式家庭治疗技术在实际运用的可能性与操作性,具体包括:①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获得对中国家庭进行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亲历经验;②检验结构式家庭治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性;③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在中国家庭运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意义(例如,用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看中国家庭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碰到的阻抗以及寻找减少这些阻抗的方法);④分析结构式家庭治疗在中地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走向。这些工作都将推动我国在结构式家庭
为进一步促进都市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总结多年来都市文化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拓展都市文化研究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都市文化研究文丛”,以学科分类编选。陈恒主编的《都市社会学》主要选编学者以汉语发表(或出版)与都市社会学有关的研究成果。
本书通过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存在明显的数字化社会分层现象:总体结构大致呈现沙漏型,数字贫困社群和数字赤贫社群所占比重,数字富裕社群和数字精英的比重次之,数字中产社群的比重最小。作者借鉴了美国消除“数字鸿沟”的经验,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公益信息制度架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政策和建议。
由吴晓刚主编的《因果关系模型》由五种讨论因果关系模型的小册子组成,分别是《非递归因果模型》、《用面板数据做因果分析》、《中介作用分析》、《多层次模型》以及《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因果关系模型》主要介绍社会学研究方法之一,即因果关系模型。因果关系模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较常用的分析模型,该书通过介绍非递归因果模型、适用于因果分析的面板数据,对数据分析中常见的变量的中介作用进行阐述,对研究中普遍出现的多层次效应的使用进行讨论,以弥补普通二乘法在研究应用中的不足。作者还向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与多层次增长模型相关的、社会科学量化应用的新方法——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因果关系模型的途径。
社会工作者需要为那些在社会交往中有痛苦或者痛苦的始作俑者提供服务。然而这些社会交往关系——不管是同伴与伴侣之间,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其质量和特征深深根植于每个人自身情感性养育的历史中,不利的童年关系经历往往会导致成年生活中关系的混乱。《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对那些源自依恋理论及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进行了全面且颇有见地的分析,从而能帮助社会工作者理解、评估案主混乱或者失调的情感关系的性质与起源。本书在社会工作这一明确的背景下,详尽地评述了核心概念和理念,为开展敏感的专业评估以及人性化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精巧、易懂的基础。
本书以区域自然结构为基础开展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的综合研究以及人地关系的系统研究。本书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部分。总论部分系统论述四川省的地理区位、地理特征、地理区划。分论部分将全省分为五个综合区,分区阐述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以及区域的发展方向。专论部分设置了四川省地理环境综合特征及重大区域问题、全球化背景下四川省的区域发展两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