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蕊编著的这本《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的主旨,在于通过对中国当代媒介性别形象的梳理——由劳动妇女形象,到大众文化中的魅力女性,再到以网络为平台女性的自由表达,以及这种表达对男性气质的建构产生的影响,探析性别观念和性别生产机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讨论消解性别陈规和建立新的更为平等的性别秩序的可能。本书将分五个章节对上述问题逐步进行探讨。第一章作为理论梳理和铺垫,概述媒介性别研究在中国的源起和发展;第二章聚焦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中国妇女》杂志为依托,讨论中国劳动妇女形象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第三章讨论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内涵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第四章重点考察网络上的女性写作-阅读社群的活动,将女性通俗文本的写作
本书收集了14个的本土社会工作案例,覆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不同方法,集中展现了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我们邀请了5名香港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为案例进行翔实的点评。5位老师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也了解本土情境,他们的点评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理解什么是的社会工作实务。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福岭村、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乡凤岭村、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新城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双江镇枧村四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王水雄编著的《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对和谐社会基本功能机制的探讨)》以“博弈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框架,从社会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探讨选择、博弈与结构的调整,以及组织分化与社会认同机制,全面总结和提炼和谐社会的功能及其基本机制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和谐社会的建构最核心的是其基本功能及实现机制的维护与建设,这需要关注物资、货币、权力、影响、价值或者承诺五个不同博弈层次的镶嵌性,以及博弈均衡实现路径的稳定性和开放性问题。“博弈一结构功能主义”有助于推进人们对制度配套问题的理解。
《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是一部关于打工者主体的权力、欲望与抗争的民族志研究专著,也是一部关于打工妹的政治学,作者为读者呈现出了工厂中支配与抗争之间的复杂关系,打工妹生命中所经历的梦魇、尖叫与身体痛楚,正是她们在国家、资本与文化的巨大张力中进行抗争的形态。
一是较为系统地回顾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二是较为全面地分析了70后、80后、90后网民的互联网参与现状。三是较为综合地讨论了70后、80后、90后的生命历程差异。四是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体社会网络变迁图景。五是较为细致地讨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体公共参与变迁图景。六是较为严谨地分析了互联网鸿沟问题。
本书是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和1996年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重点资助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关系新观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和讨论了国内外的族群理论,突出前沿,填补了国内族群理论研究的空白。本书在辨析族群、种族和民族的名实源流的同时,介绍了国外族群理论,对族群作新的观察和分析;在讨论中国族群观念的时候,分析了民族识别和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强调了种族、族群和民族的互相渗透;还深入分析了语言和族群文化、民族与国家、多元一体与民族主义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族群生活方式的变迁;,展望了族群理论的一些新视角和发展趋向。族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也具有非凡的可塑性;容易适应“国家话语”,为多种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提供了动力
本书所呈现的是有关1949—1994年间中国城市社会分层过程的系统研究。根据中国20个城市的居民样本的生活史,本书讨论了两个主题:(1)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社会分层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国家及国家政策在教育获得、劳动就业、组织中的晋升、明显的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分布等领域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2)对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评估。作者在诠释国家社会主义中国45年历史的变化和持续性时,融合了社会学分析和对于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最全面和最严谨的研究。
《新媒体社会性别市场经济与都市交往实践》的研究者们立足于传播学的视野,洞察处于全球化、市场自由主义、传播新科技与媒体改革等多重力量交织的当代中国语境,在扎实的田野考察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展开微观的专题研究。另外,本书收录了三位海外学者对数字经济与公众文化、新媒体垄断集中、亚洲知识产权与西方权力控制的张力研究,意在勾连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个体都市交往实践所处的国家、市场经济、媒介技术、知识产权等多重权力关系的深层逻辑讨论。全书收录的十二篇原创性论文就是期望从传播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认识出发,采取参与式行动研究,把传播技术、传播制度与传播现象的变迁带入国际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的进程中,厘清媒介技术、媒介产业与个体都市生活实践如何镶嵌于媒体与市场消费的商品化逻辑影
《IPO注册制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绩效与实施》以作者多年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了IPO注册制改革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新要求,结合行为金融的理论实践讨论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价值效应和实施问题,对指导上市公司和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投资者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收录了25篇论文,分四个部分依次讨论市民社会概念的厘定、市民社会与社会整合等重大问题研究的勾连、援用市民社会模式对中国历史与现状所做的具体研究、以及全球化影响下的市民社会研究与全球市民社会问题,力求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过程中浮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的思考及讨论加以促动,并为拓深此一题域中的本土性理论研究提供一些不可或缺的研究文献。《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适合社会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
《闲谈与社会性别建构》从会话分析以及话语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中国朋友间闲谈的形式、功能及语言特点,并就其中的社会性别建构问题进入了深入探讨。《闲谈与社会性别建构》发现,闲谈的形式主要包括、说闲话以及打趣等。闲谈的交际功能主要包括建立或巩固友谊、交流信息等。人们利用闲谈建构了自己期望的社会性别身份与社会性别特征,并同时实现了性别意识形态的建构。由于受到统治性社会性别特征的束缚,建构过程也表现出对统治性社会性别特征的顺从或颠覆。《闲谈与社会性别建构》的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语言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对中国文化与社会性别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农民工权利问题研究:基于伦理视角的农民工权利分析》讲述了农民工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参与城市的各项建设和服务工作,从事非农业劳动。但是农民工生活场域和工作性质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农民身份。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存在着社会权利的巨大差异。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却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权利,从而产生了农民工权利的缺失。
《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既是对这一空间转向的追根溯源及影响探讨,又是把理论研究扩展到实践方面的一个努力。我们如何思考空间、如何思考诸如地点、方位、景观、建筑、环境、家园、阐释、区域、领土和地理等相互关联的有关概念?相信掩卷之余读者自会有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