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介绍动画角色设计的专业教程,由日本一线人气原画设计师羽山淳一亲自编写。本书采用特殊的体例方式讲解,由编辑确定设定的主要内容,然后由作者现场作画,本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涵盖了动画角色设计的所有关键点,每个重点角色都有丰富的体例,并配合细节的描绘关键点,给读者详细解析了16种人物角色类型的绘制技巧。
我们的大脑控制着身体,人尽皆知,那么我们的身体又是如何影响思维的呢?Rolf Pfeifer和Josh Bongard两位作者将通过本书向您揭示我们的思想并非独立于身体,而是受到身体的紧密约束和激励。他们认为我们所能具有的种种思想都是基于具身性——我们身体的形态和材质特性。 本书采用易于理解的非技术化语言,通过介绍大量例子以及建立在机器人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发展成果之上的基本概念,来阐述关于智能的可行理论。书中还介绍了这一理论在普适计算、经济与管理学以及人类记忆的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两位作者描述的具身性智能对我们理解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可供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大卫·马梅在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学院一系列课程内容的记录而来,凭借独特的编剧技巧及三部剧情片的实务经验,大卫·马梅在本书中向初学者说明了电影的摄制过程。他对一些导演经常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摄影机应该摆在哪里?”“这段故事的主旨是什么?”“怎样指导演员?”等提出了非常独特的见解,这对于刚刚接触导演事务,或是任何一个准备拿起摄影机讲述自己故事的人都将具有建设性的引导作用。
《2015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年鉴》分析篇收录了由学者和研究人员撰写的多篇研究报告,涉及2014—2015年度媒体和广播市场的竞争格局、分地区的广播收听市场发展现状深度分析。数据篇收录了45城市的收听率调查数据。勾勒当前我国广播媒体发展现状的同时,全面剖析了2014年广播媒体的发展脉搏和广播市场的竞争态势,是迄今为止较为翔实、全面、深入的中国广播市场编年体。
本书以著名的书籍和插图为线索,展示了文学史上多部蜚声世界的经典文学作品。透过这些经典与插图,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书与图背后的生动故事。
罗伯特·威尔逊是美籍欧洲导演、表演艺术家、装置艺术家、灯光设计师,并兼及其他领域。他是跨界能手,不仅跨越了门类艺术界线,也跨越了地理界线。他是艺术全球化的先驱。《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首次从下列几个方面对罗伯特·威尔逊进行了完整论述:以美国和欧洲社会文化、政治环境为背景,分析其主要作品;探索威尔逊的“场面效果图册”、工作室和排练方法以及合作过程;研究其审美原则和构思元素,这些成就了他的导演特色;用威尔逊的技巧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一系列实用练习。
《话语频道》(ChanndsofDiscourse)初版于1987年。该书吸收了当代文学批评精辟思想,包括符号学、叙述理论、接受理论、文学类型理论、意识形态分析研究、心理分析理论、女性批评理论和英国文化批评等诸多批评理论思想,对商业电视进行了最为广泛系统的分析评述。《重组话语频道》(ChannelsofDiscourse,Reassembled)为原书第二版,于1992年出版。新版增加了罗伯特·艾伦执笔的引言,加进了对商业电视政治经济学的讨论。另外还增加了两篇论文,一篇讨论后现代主义与电视的话题,另一篇则点评了该书全部论文的同异之处。本版对第一版原有的文章也都翔实地做了修正和更新,以适应世界各国读者的口味。该书还新加了61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