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3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 867 条评论 )
    • [美]克里斯·贝尔 /2024-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彻底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 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 ¥27.8 ¥58 折扣:4.8折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
    •   ( 1639 条评论 )
    • (美)罗尔 著,董洪川 译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是一部媒介与文化学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识形态、情感、霸权、社会规则、权力、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作者将全球性文化融合的主流理论与其*的发展趋势巧妙连接起来,并对当今的文化和信息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批判性观点。

    • ¥16 ¥32 折扣:5折
    • 播音主持、演讲口才训练教程
    •   ( 140 条评论 )
    • 戴明康 /2021-05-0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该书为播音主持方面的培训性一般图书,旨在针对播音主持进行专业性训练,以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技能水平,以及针对演讲能力的提升进行综合性训练。书中含播音主持的音频资料,以二维码形式展示。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对训练播音主持、演讲口才的意义进行概括总结;对语言基本功训练、能力扩展训练(包括礼仪姿态,语言组织能力,表演技巧,朗诵、贯口、快板等)、模拟实战专项训练及与播音主持、演讲口才相关的易混淆的几种语言艺术形式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对比训练。

    • ¥24 ¥48 折扣:5折
    • 报海杂忆(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
    •   ( 35 条评论 )
    • 顾执中 著 /2020-01-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顾执中(1898-1995),1919年中学毕业,后在东吴大学肄业。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 ¥21 ¥42 折扣:5折
    • 丑闻的力量:大众传媒中的符号学
    •   ( 307 条评论 )
    • (意)约翰奈斯·艾赫拉特 /2016-12-0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成为丑闻的事件是否具备内在的 丑闻性 ,或者说,确实存在本身就会演变为丑闻的事件吗?在《丑闻的力量》一书里, 丑闻 这一概念重新得到了审视。丑闻并非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由公众舆论制造出来的,而公众对某一事件的观念则由媒体叙事建构。丑闻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能够挑战现有体制,削弱其合法性。在丑闻的制造过程中,传媒起到了整合作用,它将真实事件解释为公众有目的性的行为。 通过对当今大众传播中大量丑闻的讨论,艾赫拉特得出了全新而令人惊奇的结论:丑闻是建构出来的观念。 艾赫拉特将经典的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理论用于对当今传媒的分析,特别针对性虐童案和电视布道中的道德话语进行了深入考察。在他看来,对丑闻的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忽略了传媒的建构本质,而他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公众叙事方式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过对

    • ¥24 ¥48 折扣:5折
    • 性别与传媒
    •   ( 212 条评论 )
    • 罗萨尔·吉尔程丽蓉王涛译 /2016-12-27/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这本书以清晰易懂的风格,采用符号学、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研究媒介中的社会性别,以大量英美媒体中的实例为对象,研究性别与媒体研究领域中新近的重要问题和代表性实例,包括奥普拉.温斯顿等的脱口秀、著名的《四海一家》等杂志以及新闻、广告、当代荧屏和平装本罗曼司,考察21世纪女人和男人中的代表人物是如何变化的,回应了女性主义、酷儿理论以及反种族主义的标准。

    • ¥26 ¥52 折扣:5折
    • 批判性媒体素养指南:媒体参与和教育变革
    •   ( 5 条评论 )
    •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美)杰夫·沙尔 著;许苗苗王蔚 译 /2024-09-01/ 广西师大
    • 《批判性媒体素养指南:媒体参与和教育变革》为媒介文化领域的一部方法论著作,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教学计划提供应对新媒介的理论框架和实际案例。本书首先从媒介理论角度阐述媒体文化研究的发展和相关思想演进过程,包括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如今有关信息和权力的交叉理论。通过将表征政治与批判教育学相联系,两位作者为理论化的教育和信息通信技术提供了有见地且易于介入的途径。本书对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向 扩散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情景化分析,为媒介分析提出了一种关键的视角和策略。

    • ¥29.3 ¥59 折扣:5折
    • 媒体融合概论
    •   ( 283 条评论 )
    • 唐宁刘荃高宪春 编著 /2021-03-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共分8章,介绍了国内外媒体融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对媒体融合的理论、技术、体制、机制、平台、市场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分别探讨了媒体融合的意义与类型、文化碰撞与创新、生产传播运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及发展趋势等,突出了媒体融合观念思维的转变,尤其是具有创意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融合生产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反映了国内外媒体融合研究的成果。本书案例新颖,论述深入,知识性与趣味性俱佳,对媒体融合理论进行了深入介绍,具有一定的出版意义。

    • ¥19 ¥38 折扣:5折
    • 融媒体报道实务研究
    •   ( 14 条评论 )
    • 杨慧霞 著 /2023-06-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信息社会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为新时代加强全媒体建设、实现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本书以融媒体报道实务为主要探讨对象,分八章论述了融媒体报道的时代背景、基本概念,以及它的选题、策划、信息采集方法、写作、制作与呈现等,论述中列举了多种案例,特别是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展现了我国新闻报道升级换代的过程。本书体例编排基本清晰合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前沿性和实用性。

    • ¥21 ¥42 折扣:5折
    • 媒介社会学
    •   ( 135 条评论 )
    • 张宁 /2019-12-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分9章。第1章介绍如何从社会学视角看大众传播媒介,第2章至第3章介绍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与社会作用,并讨论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4章简要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生产,第5章至第6章介绍媒介组织内、外对媒介内容的影响,第7章介绍受众与社会文化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后一章讨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 ¥22.5 ¥45 折扣:5折
    •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第二版)
    •   ( 48 条评论 )
    • 李法宝 著作 /2013-10-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新闻评论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和 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意见性信 息;同时,新闻评论也要讲究表现,因此,新闻评论 的写作就是一门讲究发现与表现的 艺术。新闻评论的著作或教材,既要注重评论作品形 成这样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又要“帮助他人提高观点表达能力”。 李法宝所著的《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第2版)》 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的新闻评论著作的基础上,依照“ 评论写作,就是发现与 表现”的框架写作,并强调评论写作要有受众意识, 评论写作应该关注公共利益,增 强评论作品的可读性,等等,具有创新性和现实指导 意义。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第2版)》适合高等院校 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的师生以及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阅 读与参考。

    • ¥23 ¥46 折扣:5折
    • 文化媒介学
    •   ( 47 条评论 )
    • 熊高卢有泉 等著 /2013-0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生生不息的人类文化。犹如点点繁星,启明人类的思想与智慧,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然而。人类文化无一例外要通过一定的“物”作为载体来体现和传承,这个“物”便是文化媒介。《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学系列教材:文化媒介学》次从媒介的视角,把能够承载人类文化的物质材料称为“硬载体”,把承载文化的语言符号及工艺、方法称为“软载体”,系统论述了金石文化媒介、图腾文化媒介、建筑文化媒介、玉石文化媒介、舞台文化媒介、山水文化媒介、服饰文化媒介、纸质文化媒介、电子文化媒介等九大类文化媒介的共性与个性、物质形态与媒介属性、承载特点与文化功能等。本书不仅适合文化产业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传播学以及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作为专业教材。而且对文化工作从业人员也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 ¥13.5 ¥27 折扣:5折
    • 借题发挥(精)
    •   ( 4 条评论 )
    • 刘志伟 /2019-06-01/ 社科文献
    • 本书为作者的书评序跋选集,收录了27篇文章,汇集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心得与思考。本书虽是围绕书而写的文章,但不限于书,甚至“基本上不评点书”, 多是借题发挥,阐述作者自己的见解。内容主要涵盖了经济史、区域史以及家族宗族研究等方面的论题。既论及区域史研究、经济史研究和家族研究中的新范式、新方法和新取向,也谈到了对地契文书、家谱族谱、口述资料等材料的使用问题,还就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建议。

    • ¥28.1 ¥59 折扣:4.8折
    •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美)巴兰,戴维斯 著,曹书乐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
    •   ( 2 条评论 )
    • (美)巴兰,戴维斯 著,曹书乐 译 /2014-04-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是一部全面而的大众传播理论专著。也是一部对师生而言因独辟蹊径而值得细读的经典教材。书名虽然叫做“大众传播理论”.却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分门别类地介绍各种理论的集合体;而是采取历史视角,关注两大传播理论学派(社会/行为理论和批判/文化理论)的起源和演进的传播理论史。 丰富的名词解释、案例、理论思考、快速入门表格,以及联系实际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话题,使《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成为一本教材,被国外多所高校用作传播学专业学生的高级读本。

    • ¥24 ¥55.37 折扣:4.3折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环境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
    •   ( 1 条评论 )
    • 范松楠 /2024-07-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环境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将价值基点确立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建构和实践内容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国环境传播。在理论建构部分,从环境传播的背景、主题、方法和视野几个方面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创见性地提出中国环境传播研究需要确立 以中国为方法 ,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视野,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命,发挥传播的文化治理功能,构建绿色生态文化。在实践内容部分,该书以新闻、纪录片和电视节目作为主要的分析领域,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解析,提炼总结有中国本土特色且能够为世界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本土环境传播实践经验。

    • ¥20.1 ¥42 折扣:4.8折
    • 媒介消费新论
    •   ( 30 条评论 )
    • 黄 可 /2017-06-30/ 新华出版社
    • 现代社会中,消费行为无处不在,基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的循环,人、信息、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种关系的感知、描摹与透析不仅对媒介活动本身有实践指导意义,更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发展有益。 本书从媒介消费的本源出发,探讨了影响媒介消费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涵盖了从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到媒介评价的媒介消费全过程。同时基于实用主义方法论路线、探索式混合研究策略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验证研究假设的同时构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并针对不同媒介类型和不同消费群体做了针对性的分析。

    • ¥23 ¥46 折扣:5折
    • 2019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
    •   ( 7 条评论 )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编 /2020-07-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2019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一书,收录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中科研报告类的成果。内容涉及我国阅读推广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出版征信体系研究、国际标识原则研究、全国少儿图书出版分析研究等内容、2018年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情况分析与评价研究、印刷企业智能化建设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网络出版内容审校机制研究。这些科研成果主题新颖、立意深刻,内容详实、贴近现实,是出版学术研究的前沿。

    • ¥20.7 ¥46 折扣:4.5折
    • 人是媒介的尺度
    •   ( 39 条评论 )
    • 郑燕 /2021-06-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媒介进化为主线,将媒介环境学派尤其是保罗 莱文森的媒介技术观、身体观统合到一起,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剖析了莱文森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地位及主要思想,结合我国的技术发展与媒介环境进一步印证了莱文森具有历史关怀和富有洞察力的理论,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察 技术与人 的关系问题,为当前的媒介研究寻求一个参考性的视野和研究样本。

    • ¥22 ¥49 折扣:4.5折
广告
閺傛壆鐛ラ崣锝嗗ⅵ瀵偓閺冪娀娈扮喊宥堫嚛閺勫酣銆夐棃锟�,閹稿trl閸旂姵灏濆ù顏堟暛閹垫挸绱戠€佃偐娲稿Ο鈥崇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