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就当今世界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前沿问题进行讨论的高水平论文。其以最前沿的视角,反映了在全球化、城市化、文化多元化、社群参与等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发生的变化以及策展人、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专家应对的新思路、新策略。目前市场上没有同类书。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的手中.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
《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五版)是美国高校最通用的教育学、社会学教材。在美国,原著为各大学教育社会学系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教材,其素材丰富多彩,行文清新晓畅。通过对当今盛行的几种理论方法对同一教育问题的不同侧重,以及教育领域热门问题的探讨,本书以其独特的开放系统法视角审教育,为读者综述了教育社会学,详述了教育体制赖以及运作的结构与过程,并展现了全球的教育体制,无论对于社会学还是教育学专业的学者与研究而言,都堪称一部极具价值的引导性著作,对任何有志了解本国乃至全球教育的读者都会有裨益。新鲜紧扣热门话题,向读者提供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有助于读者了解与分析本领域的动态。新颖新近理论视角的阐释与实际运用贯穿全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与熟练习运用各种进论。新式参考书目中列出了网
本丛书围绕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为主题,在内容上,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突出道路与抉择过程。本丛书系列*部《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1516—1848)》着重展现“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变动为线索,以生动语言配合名家视角梳理社会主义空想阶段的发展特色;丛书第二部《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1848—1917)》集中展现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开启拓荒之路;第三部《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1917—1991)》以宏观视角配合精妙点评展现社会主义发展由一国到多国的情状与特点;丛书第四部《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1991—2013)》,以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根基,展现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三十二个展览:印象派全景》全面介绍了近年来世界 各地举办过的印象派绘画类展览,从城市、工业与印象派、印象派与美学转向、印象派与娱乐生活三个方面,汇集18篇文章,全面展现了印象派艺术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发展历程与代表人物,并汇总了印象派艺术在世界各地的收藏状况,是一本印象派艺术的大全集。
本丛书围绕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为主题,在内容上,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突出道路与抉择过程。本丛书系列*部《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1516—1848)》着重展现“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变动为线索,以生动语言配合名家视角梳理社会主义空想阶段的发展特色;丛书第二部《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1848—1917)》集中展现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开启拓荒之路;第三部《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1917—1991)》以宏观视角配合精妙点评展现社会主义发展由一国到多国的情状与特点;丛书第四部《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1991—2013)》,以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根基,展现
本书遵循“宏观层面——实务层面——支撑层面”的思路,试图从完整的会展产业体系的角度来论述中国会展业的热点问题、发展趋势和战略措施。全书共分十讲,分别从行业管理、会展城市、会展公司、展览项目、会展场馆、节庆活动、会展与传媒、职业培训、会展教育、新型业态10个角度来展开论述。其中,每一讲都穿插有相关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本书最后附有中国会展业发展大事记(1949~2013年),对读者了解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脉络很有帮助。本书站在行业的前沿,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分析中国的会展业,既有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大量的现实案例,适合于会展行业管理者、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来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会展专业的辅助和培训机构的参考用书。
《胡道静文集:古籍整理研究》收入先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撰写并发表的《谈古籍的普查和情报》、《科技古籍整理机构模式刍议》、《在目录学上的重大成就》、《版本学(中国古典版本学)的概念、理论与实际》、《校雠学的概念、理论舆方法》、《方志遣产的目录学总结》、《的版本和利用及其前景》等古籍整理方法与古文献研究的论文,以及撰述的《校雠学》、《公孙龙子考》着作,辑佚的《熙宁字说鈎沉》。这是道静先生对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研究从理论、方法到实践的贡献。
城市流动人口、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发展规模以及相关的城镇化问题、农民工问题、户籍制度问题等都是我国转型发展期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基于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城市包容度综合指标体系”,以产业发展与城市规模为研究视角,将城市包容度因素纳入经典理论模型进行定量测算与分析,并结合我国经济与制度背景进行逻辑体系重构,为推进“十三五”时期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合献计献策。
这一尝试,适应了以下几方面需要:第一,适应殡葬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我国殡葬业正在快速发展。殡葬业正通过宣传、报道为这一历来被视为隐性的产业提高了知名度、美誉度,提高了其社会地位;大量的国内、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广告宣传媒体关注……一句话,并不亚于其他行业的殡葬传播活动正需要借助传播理论的指导,以便为殡葬业的快速发展增添强劲的一翼。第二,适应推进社会殡葬文明的需要。适逢我国进入第二次殡葬革命阶段,以废除埋葬骨灰为主要内容的殡葬第二次革命面临大量移风易俗的劝服转化工作,况且第一次殡葬革命成果尚需巩固。推进这两个革命的进程,提高我国殡葬文明水准,除了物质设施建设以外,根本的还是人们观念的转化。正需通过各种宣传教育途径,持之以恒地开展这一工作,大量的殡葬宣传教育工
本书秉承“大会展”的理念,从城市的空间尺度,在会议及奖励旅游、展览业和节庆个领域选取了个案例城市,对这些城市的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进而针对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在中国会展学术研究历史上还是次。全书共分为研究设计、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大部分。其中,部分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回答了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基础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个案例城市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成功经验,分析了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本研究遵循了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三个基本原则,致力于为我国城市会展业的管理者、会展学术界同人以及广大从业者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汉晋文化思潮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东汉来年,与当时盛行的尚通意趣有密切关系。《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力图从汉末魏晋六朝之知识界广泛盛行的尚通意趣的角度,对汉晋八百年间文化思潮之变迁作总体的考察,探讨其变迁之“内在理路”。揭示出在汉末魏晋六朝知识界普遍盛行而又被现当代学术界普遍忽略的尚通意趣,分析这种具有时代精神特点的尚通意趣,对其间人物品鉴、士风、学风和文风的影响。通过尚通意趣这个独特的视角,对汉晋文化思想史上的若干分歧问题,对汉晋文化思潮变迁之“内在理路”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诠释,增加一个理解的视角。
《湖上吹水录》是江弱水在《读书》杂志十余年来写作的结集。本书按照内容大致分成三辑:辑是中外文人的评论,有的评思想观念,有的论文学风格。第二辑大体围绕着语言问题,由翻译文体等不同的话题引起,展开一些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古典诗词的文本细读,都是些不为人知的绝妙好辞,作者想写出擘肌分理的赏心之作。“吹水”是广东话闲侃的意思。文章也一如江弱水这十来年给《读书》写作的状态,没有固定的话题与题材,从心所欲不逾矩,稳定的是其不俗的见识和文笔:潇洒、雅致、通达,不但有中西方的双重知识背景,而且读书旨趣不拘泥于文学和语言,视野兼及社会与思想,让人读来更是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胡道静文集:古籍整理研究》收入先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撰写并发表的《谈古籍的普查和情报》、《科技古籍整理机构模式刍议》、《在目录学上的重大成就》、《版本学(中国古典版本学)的概念、理论与实际》、《校雠学的概念、理论舆方法》、《方志遣产的目录学总结》、《的版本和利用及其前景》等古籍整理方法与古文献研究的论文,以及撰述的《校雠学》、《公孙龙子考》着作,辑佚的《熙宁字说鈎沉》。这是道静先生对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研究从理论、方法到实践的贡献。
《三十二个展览:印象派全景》全面介绍了近年来世界各地举办过的印象派绘画类展览,从城市、工业与印象派、印象派与美学转向、印象派与娱乐生活三个方面,汇集18篇文章,全面展现了印象派艺术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发展历程与代表人物,并汇总了印象派艺术在世界各地的收藏状况,是一本印象派艺术的大全集。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 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胡道静文集:古籍整理研究》收入先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撰写并发表的《谈古籍的普查和情报》、《科技古籍整理机构模式刍议》、《在目录学上的重大成就》、《版本学(中国古典版本学)的概念、理论与实际》、《校雠学的概念、理论舆方法》、《方志遣产的目录学总结》、《的版本和利用及其前景》等古籍整理方法与古文献研究的论文,以及撰述的《校雠学》、《公孙龙子考》着作,辑佚的《熙宁字说鈎沉》。这是道静先生对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研究从理论、方法到实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