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编的《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1949-2012)》收录1949年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系统、各部门制定出台的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共计500余篇,包括直接用于规范各类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图书馆以外其他相关领域政策文件中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内容。其中,对于直接以图书馆为调整对象的政策文件,采取全文收录的方式;而与图书馆相关的其他领域政策文件,则仅摘录其中直接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内容。同时,由于图书馆事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影响,与之相关的各领域政策文件不胜枚举,囿于篇幅,本书仅在其中重点摘选了文化、教育、科技、出版、文物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特殊人群服务、财税制度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文件内容。 除此之外,本书附录还选择收录了部分对图书馆事
本书中文版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成,但少数章节的内容有所删减、增补或修改。全书的体例和英文版也略有不同。另外,所有外国人名在次出现时都在译名后加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人名的拼写,如果译名在英文版中采用的是拼音或韦氏音标拼写,则不加标注;如果采用的是外国人名或不规范的罗马字母拼写,则按外国人名处理,在译名后加以标注。
《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研究》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清代江南藏书家的刻书为切入点,把江南藏书家之藏书与刻书二者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作为清代封建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的刻书的基本情况,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特点,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藏书家刻书的深刻影响及刻书的巨大贡献。
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的论文近40篇,内容涵盖信息公开、信息服务、信息法学、著作权、知识产权、知识管理、图书情报教育、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制度等领域。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作者提出了诸多具有独立性的思想观点。作为作者2012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本书可以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理论工作者、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生的研究与学习提供有益借鉴。
《国外图书情报知识图谱实证研究》既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又是运用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方法,形象化地展示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分为六章,系统阐述了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为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的完善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实例。 《国外图书情报知识图谱实证研究》结构合理、内容新颖、方法得当、应用面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学评价与预测等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供广大图书情报档案工作者、科研人员以及管理者阅读和使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的论文近40篇,内容涵盖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信息法学、著作权、知识产权、知识管理、图书情报教育、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制度等领域。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作者提出了诸多具有独立性的思想观点。作为作者2008至2009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本书可以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理论工作者、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师生的研究与学习提供有益借鉴。
本书从文化学的视角论述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上海百年近代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由于近代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呈现出迂回曲折、多元活跃的发展特点。图书馆不仅具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烙印,而且深受当时各种社会政治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私立图书馆的蓬勃兴盛,形成了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一大亮点。本书通过图书馆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特殊作用,表明图书馆事业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本书以现代图书馆管理为主题,探索与研究图书馆在面临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以及大数据时代下转型发展中的管理理念、创新思路以及实践过程,促进图书馆业务与服务的效益提升、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服务性、规范性、技术性,在这个信息、网络无所不在并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数字文献资源不断涌现、新的服务内容不断出现和派生、读者需求愈发个性化和多样化、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等多种变化。若要顺应这一复杂的“环境”变革,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知识管理”的实现,创新思维的图书馆管理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书对图书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