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书籍制作的演变和发展,逐代论述了中国私家藏书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历代大藏书家、藏书世家的收藏活动、藏书思想和学术成就。又以整体或专题的形式论列了与私家藏书有关的藏书楼、藏书章、藏书家的功绩、藏书家的区域分布、私家藏书文献探考等等。
本书收录了西班牙最重要的中文古籍收藏,这些古籍置于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私人图书馆该方面的藏书没有收入,因为迄今为止,据我们所知,这些私人藏书并不会影响到本书所收录的中文书籍藏品的重要性。书籍按其原来在各自图书馆中的藏书号顺序排列,藏书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图书馆的顺序则按照所藏书籍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读者也许会发现,这些图书馆中的馆藏书籍特色各异,但是均有很高的价值。
本书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在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纵观2009年,专业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服务系统发展、专业情报研究、联合信息服务、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亮点和热点,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中国专业图书馆发展报告(2010)》就是对我国专业图书馆年度发展状况的一次集中展示,体现了专业图书馆区别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鲜明特征,包括特色资源、特色服务,改革创新思路、年度成果项目和年度研究热点等,在程度上反映了2009年度我国专业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也预示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对研究专业图书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的借鉴意义。本书可供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等机构和专业的管理者、研究人员和师生参考。
《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研究》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清代江南藏书家的刻书为切入点,把江南藏书家之藏书与刻书二者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作为清代封建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的刻书的基本情况,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特点,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藏书家刻书的深刻影响及刻书的巨大贡献。
连续性资源ISSN记录的编目规则是用于描述、存储、交换、控制和检索ISSN注册记录的规则。崔明明编著的《连续性资源ISSN记录编目实用指南》针对以上规则,列举大量实例,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编目格式手头工具书,既可供ISSN中国国家中心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图书馆编目工作者及连续性资源出版工作者了解和参考ISSN注册记录之用。
醑宋楼是晚清藏书名楼之一,收藏的宋元版本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为世人所瞩目。楼主陆心源在藏书、校勘、著述等方面造诣很高,学术贡献很大。陆心源去世后(1907),其子经商失败,将藏书大半售予日本岩崎氏,曾经震惊全国。一百年来,学界对陆心源和醑宋楼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许多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和专著。但是,总因只闻醑宋楼其名不见其实而深感惋惜。大家都期待在修复皕宋楼和复制部分文物以后,再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如今,湖州醑宋楼的修复已初见成效,旧藏古籍资料的复制也已起步,与静嘉堂的联系已经畅通,召开醑宋楼藏书文化国际研讨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外许多学者都表达了希望来湖州参加醑宋楼藏书文化讨论会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皕宋楼暨江南藏书文化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9日至30日在湖州
繁荣社会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发展和繁荣的过程。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集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科学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呼唤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呼唤着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换言之,没有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真正的发展和繁荣。理论贵在创新,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理论重在创新,创新需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
《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为皮高品先生的若干篇文章的结集,主要围绕图书分类法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试图廓清图书分类法的原则与要求,并就这个问题与外的学者展开讨论。
本书作者经过详细调研和分析,精选了在铝加工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500多个技术问题,并以问答形式进行编写。本书除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及生产经验总结外,主要参考了《铝加工技术实用手册》一书,并且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或引用了国内外一些企业和专家学者诸多珍贵的研究成果。本书以问答形式讨论并解答了铝及铝合金材料加工生产中常见的基本概念、技术和产品质量问题。从大量疑难问题中,精选出500多个常见的有实践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内容丰富,选题新颖,紧扣生产实际。全书共分六章:铝及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