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来自世界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图书馆的馆长接受了访谈,访谈问题包括个人职业成长、图书馆管理理念、领导和管理风格、馆长的日常职责和工作、所在图书馆的馆藏与服务、图书馆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与思考。这些图书馆遍布全球,包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瑞典、新西兰、中国、新加坡、俄罗斯等。这30位杰出的管理者详细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深刻理解。本书图文并茂,展示了这些著名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与服务,为各地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洞见和国际化思考。
南宋陈振孙撰。著录历代典籍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分经、史、子、集四部,五十三类,并分别考订其内容得失,与《郡斋读书志》并称为宋代 的提要类私家书目。陈振孙平生好藏书,累积藏书 达5万余卷,他将对典籍整理研究的心得,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形式,历20年撰成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56卷。该书收录丰富,体例较完备,记载较全面,为后世所重视,在考证古籍存佚、辨识古籍真伪和校勘古籍异同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原本已失传,现通行本编为二十二卷,系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所著录图书颇多亡佚,赖此目得以考见大概。
本书以“基础篇”、“职能篇”、“制度与方法篇”和“应用篇”为架构,简要回顾了管理思想史,界定了图书馆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析了图书馆战略规划、组织、领导、控制与评价等职能,阐述了图书馆伦理、图书馆政策与图书馆法等管理机制与制度,介绍了图书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量化管理等管理方法,最后探讨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财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图书馆创新管理等应用领域。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档案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图书情报机构管理者和业务工作者的进修读物或培训教材。
东莞图书馆对2015年《图书馆规范管理工作手册》的篇章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完善,以《图书馆规范管理指南》之名、分为《规范篇》和《实战篇》出版。《图书馆规范管理指南(实战篇)》收录东莞图书馆规范管理中具有特色和实操意义的业务建设与读者服务案例75篇,分为战略管理、绩效管理、业务管理、体系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6章。对具体而丰富的实践案例的归纳、分析有利于图书馆工作制度的落地生效,而丰富、鲜活的案例对于新开展的业务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书对于全国图书馆同行能成为鲜活而实用的实践指南。
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涌现出了一批不管是在场馆建设还是服务创新等方面均有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出现,不但提升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行业价值,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重要的是,他们引领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潮流,诸多创新之举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东莞图书馆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尤为可贵的是其始终持守图书馆专业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其业务特色和行业创新得到业界普遍认可。本书提炼和总结东莞图书馆自2005年新馆开馆以来的专业坚守与服务创新实践,以及东莞图书馆对行业的影响和贡献,多领域、立体化的呈现了东莞图书馆所走过的专业发展之路。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近年来,纸品收藏日趋兴盛,花笺、书札是其中的重点,其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都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影印名家书札、花笺图案的出版物不胜枚举,但系统准确的追源析流之作,仍不多见。本书简述笺纸、书札以至信封的前世今生,上溯渊源,下追变异,并以实物为例,对于近代以来的书信载体,分门别类予以介绍,希望对于晚清江南花笺与文人制笺,能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中对现当代书信及其载体的衍生变化的分析,也能对收藏者有所启发。花笺、信札这一收藏专题,遂成为窥探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窗口。得闲时手持一纸,品评揣摩,个中滋味,如鱼饮水。 《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是著名文化学者、藏书家薛冰先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
在第2版中,诺丁斯再次引领我们展望一个不同的学校系统。这个系统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她认为如果我们把关心,而不是责任,作为教育的基石,那么学校将有可能更好地协调传统与现代之争。这种协调无疑将会造福于所有孩子。
职业手册是人们在职场旅途的行进指南。这是一部图书馆员职业手册,内容包括图书与图书馆、图书史与图书馆史、图书馆员、图书馆资源、文献信息组织与揭示、读者服务、技术应用、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趣味知识、相关法规内容摘选等,系统全面,通俗易懂,学术性与趣味性兼顾。这本手册将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图书馆业务实践紧密连接,不仅为初入行的新成员提供了职业发展的阶梯,同时也为有经验的图书馆员提供业务精进的工具,随时可以用来翻检、参考。
上海图书馆编写的《智慧城市与图书馆服务(第六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论文集)》围绕下列话题展开讨论:作为科研基础设施的图书馆、图书馆新系统:支持云计算和移动应用、数字阅读、数字资源保存与图书馆员技能要求、复合型图书馆的管理与绩效评估、图书馆技术服务的升级:基于语义技术的知识组织和资源整合、全媒体时代实体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是目前备受教育界关注和普遍认同.并且影响巨大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吸收了诸如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等学习理论的长处,创立了更加符合人类复杂、动态、更具思维性等特征的学习理论。其理论观点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启示,从而纷纷把它作为自己国家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真正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是对意义的建构,是在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下进行的、充分调动学习者身心潜力及以往经验而建构新知识的活动,是需要学生深入参与其中并能促进其身心成长的活动。,与其他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书不同的是,这本著作既着眼于概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精髓,更着力于将这些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具体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试图探索出一条教学理论走向实践的可行之路。相信书中的理念和案例说明对广大的中小学
《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为皮高品先生的若干篇文章的结集,主要围绕图书分类法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试图廓清图书分类法的原则与要求,并就这个问题与外的学者展开讨论。
我们今天得以见到数以千百计的宋元刻本,它们中的每一种每一册都是历经众多有名无名的藏书家之手,如接力赛一般层层递传下来的,尽管在递传过程中因种种天灾人祸可能毁损惨重,但这恰恰又说明了藏书保存的极大不易与艰巨。以单一藏书楼论,宁波天一阁是一个典籍保存的范例。历经四百余年保存下来的明代地方志、登科录等大量典籍在当今世界仍是的孤本。清末杭州丁申、丁丙兄弟冒战乱烽火奋不顾身抢救出大量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业绩,更是突现了藏书家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江南三阁,文澜独存,这实在是藏书家树起的一座丰碑。
本书以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为背景,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为核心,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环境、规划、系统构架、资源配置、保护、标准规范、系统安全、运营管理、绩效评估等重要部分。本书紧密联系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应用,根据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分析和概括了数字图书馆系统应用的各个环节,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本书不仅介绍了管理农家书屋所的基本知识,而且还立足于我国农家书屋的基本现状开发了一套管理系统,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农家书屋的计算机管理,该系统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面向全国各地农家书屋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图书管理、期刊管理、音像资料管理、报纸管理、文件管理、流通借还管理等功能。 与这本书配套出版发行的农家书屋管理软件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家书屋的基本现状开发而成的管理系统,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图书数据加工、读者数据加工、查询统计、报表打印、文献借阅、系统设置等。 本书不仅介绍了管理农家书屋所的基本知识,而且还立足于我国农家书屋的基本现状开发了一套管理系统,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农家书屋的计算机管理,该系统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面向全国各地农家书屋的管理系统。该系统
《图书分类法评论选集》为皮高品先生的若干篇文章的结集,主要围绕图书分类法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试图廓清图书分类法的原则与要求,并就这个问题与外的学者展开讨论。
辛德勇教授不仅是史学界颇有成就的学者,因读书而爱好收藏书籍。看本书收录的文章,可以分享他买书、藏书、读书的经历和体会。这里面既有买书藏书的经验之谈,又有关于图书尤其是古籍的知识介绍,甚至是秘笈。这些文章曾深受读书人、爱书人的好评,首次结集成专书。
本书收录了西班牙最重要的中文古籍收藏,这些古籍置于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私人图书馆该方面的藏书没有收入,因为迄今为止,据我们所知,这些私人藏书并不会影响到本书所收录的中文书籍藏品的重要性。书籍按其原来在各自图书馆中的藏书号顺序排列,藏书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图书馆的顺序则按照所藏书籍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读者也许会发现,这些图书馆中的馆藏书籍特色各异,但是均有很高的价值。
《翻译识途--学赏用》由“要点拓展”、“阅读空间”、“师生互动”和“实践提升”等四部分构成。全书结构完整,叙述深入浅出,指导性强,可做专业教材、拓展教材等高校教材或教辅用书。
本书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无线移动通信环境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以手持式智能设备及其相关软硬件环境为信息提供媒介,以现有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基本信息来源,通过异构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异质用户视图的无损变换实现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在理论与实践上,该书的研究将有助于扩展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设备,实现“泛在”的信息服务环境; 有助于改进固化的信息资源用户服务视图,实现可伸缩的信息承载和传播机制,为适应未来多变的信息传播工具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研究; 有助于解决在信息服务环境中,数字化文献信息容量和信息内容的动态关联问题,探索如何以尽可能精简的展示形式蕴含尽可能多的知识内容,并为读者在复杂和丰富的信息环境中方便漫游而提供导引。
战略规划,就是对组织未来一个事情内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与,从而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指导与规范。战略规划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而是一系列概念、程序和手段的组合。《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对战略规划的概念、发展历史、各个领域和学科的战略规划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外200多个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的体例结构与框架流程、研究了其规划的重点与主要内容,同时对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研究现状,提出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框架、模型、步骤与方法,为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