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斐章先生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他既是我国*早的图书馆学校 文华图专的*后一届毕业生,又是文华图专并入武汉大学之后图书馆学专修科的首批教师,被沈宝环先生称之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 承前启后 的人物。 他是建国后较早赴苏联留学的图书馆学家,在留学期间参加了*主席等领导人对留学生的接见活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获得教育学副博士学位回国。他长期在图书馆学教学与科研*线,创建现代目录学新体系,许多成果成为图书馆学目录学的经典之作。 此书本着客观真实的史学传统,既全面记录彭斐章先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情况,又系统呈现他的生活、家庭和成长经历;既反映彭斐章先生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贡献,体现学术价值;又反映他的修养与个人风范,体现科学家的人生品质。 本书既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图书馆学教育史实,又
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在管理模式上有诸多创新之举。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在许多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共收录了25篇文章,全面反映了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从管理理念到具体实践,从总体规划到重点项目的调研和实施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一些图书馆往事、馆员的工作经历、读者和图书馆的故事等,详细梳理了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本书不仅是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对自己十年成长历史的回顾和纪念,也是一本反映图书馆人砥砺奋进工作精神的图书。本书可为图书馆从业人员和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人士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榜样和参考样本。
本书系河北省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古籍数据将近两千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 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
为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实践,促进业务交流,编者从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信息素养教育获奖案例中选出39个优秀案例编成本书。本书分为信息素养教育、主题文献推广、阅读分享与空间建设、特色阅读活动、大学生阅读推广等五部分,每部分收录多个案例,并邀请蔡迎春、邓咏秋和李武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本书有利于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案例写作水平,对各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和信息素养有参考价值。
美国《图书馆杂志》设立 年度图书馆员 和 年度辅助图书馆员 奖。肖燕博士对历界获奖馆员进行深入研究,从个人特质、教育背景、职业生涯、主要业绩、获奖原因等方面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了30年来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轨迹以及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演变。这些故事洋溢着对专业的热爱,富有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启发,有助于图书馆工作者理清思路,减少路径选择的茫然、困惑与盲动,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本书可供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学教学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团体与个人参考。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近年来,纸品收藏日趋兴盛,花笺、书札是其中的重点,其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都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影印名家书札、花笺图案的出版物不胜枚举,但系统准确的追源析流之作,仍不多见。本书简述笺纸、书札以至信封的前世今生,上溯渊源,下追变异,并以实物为例,对于近代以来的书信载体,分门别类予以介绍,希望对于晚清江南花笺与文人制笺,能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中对现当代书信及其载体的衍生变化的分析,也能对收藏者有所启发。花笺、信札这一收藏专题,遂成为窥探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窗口。得闲时手持一纸,品评揣摩,个中滋味,如鱼饮水。 《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是著名文化学者、藏书家薛冰先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介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下篇精选全国优秀的阅读推广案例,包括主题文献推广、阅读比赛、特色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推广、大学生阅读推广五类,每类列出多个案例,并邀请王波、李超平和赵亮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本书有利于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案例写作水平,对各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有参考价值。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主编的《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2009-2010)》探讨了2009—2010年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创新服务、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古籍保护等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编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 学研究的新视野(7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3年学术 年会论文集)》为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3年学术 年会论文集。本论文集的*特点是百花齐放和多姿 多彩。作者队伍来自全国“五大系统”的图书情报教 学和科研机构,既有领导干部、教授、科研人员,又 有在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业务人员。书中内容几乎涵 盖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既 有系统和部门的业务工作探讨,又有某些专门领域的 深入研究;既有传统领域的持续研究,又有前沿领域 的不懈探索;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关注案例和实证分 析;既有知名学者的引领性研究,又不乏后起之秀的 大胆探索……
总分馆制是国际上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书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将国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主要模式总结为:联盟协作式的松散型总分馆模式、业务统筹式的集约型总分馆模式、集中管理式的垂直型总分馆模式等。深圳市宝安区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区、街道、社区三级紧密型垂直管理模式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即 宝安模式 。本书从体系设计、读者服务、营销与阅读推广、资源建设、业务保障、考评机制和创新思考等不同角度,对 宝安模式"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为区域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建设运营提供一套 可行的方案。
“内阁大库藏书”原为清宫旧藏,其源可上溯至宋元明内府藏书。清末内阁大库藏书移交学部,成为京师图书馆善本藏书基础。此后配补拆分、修复改装,又随时局变动南北播迁、东西舶载,其品种数量、装帧形态等记録渐形模糊。本书回顾了内阁大库藏书发现历史,介绍了清代以来大库藏书保存及整理状况,包括清代历朝所编书档旧目、清末刘啓瑞与曹元忠整理库书、移交京师图书馆後馆方编目着録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藏书去向展开追踪调查。内阁大库藏书为晚近新出宋元本渊薮,对清末民国之学术研究、古籍出版有较大影响。 书中从大库藏书发现的角度重新回顾了《宋元书景》《旧京书影》等善本影谱编纂过程,指出大库新出宋元残书残页对早期“善本书影”编纂推动发展之影响。
本书是关于目录、版本、校勘等中国传统学问的论文集。所编选的文章多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挖掘材料,使用以考据为主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考订史实,证明新见。编者力图通过此书继承、恢复我国传统版本目录之学。
韩永进主编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数字 图书馆卷)》分为总报告、行业报告、专题报告、国 外案例选介、附录五部分,各部分内容相互补充、相 互衔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我国数字图书馆 的发展。总报告侧重于从宏观层面系统总结我国数字 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和实 践进展,预测我国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行业报 告和专题报告从纵横两个角度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 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行业报告分别着眼于国家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等四个系统 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总结与分析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成就、特点、问题及未来发展重点;专题报告则围绕 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新媒体服务以 及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四个 核心内容展开深人探讨,分别对这
本书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策略研究 ,立足公共图书馆职能和定位,以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保存机构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结合国家图书馆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研究工作实际,拟定了包含信息采集深度与采集频率在内的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工作流程,构建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服务体系。此外,本书还提出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策略,从而为政府决策、社会研究和民众学习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收录了全国多位科技期刊编辑、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提交的论文,内容以“竞争合作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为主题,涉及“文化体制改革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与精品化及国际化建设”“出版新技术及科技期刊出版业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研究”“新时期高校科技期刊发展与转型”“网络与数字环境下期刊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和“新时期科技期刊与科技期刊出版方面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等六个专题的学术问题研究,既汇集了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等环节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又探讨了科技期刊在新形势下如何向精品化、国际化、网络化、数字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的问题,论文集内容详实,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广大科技期刊编辑、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第四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数字时代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版权问题,馆际间的协同问题,中外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实践比较,以及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等等。
随着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发展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开始对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发展日益关注,然而,目前少儿儿童图书馆方面的理论研究稍显薄弱,统计数据较为片面,服务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国家图书馆研究院联合业界专家学者,精心组织编撰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 少年儿童图书馆卷》(蓝皮书),系统梳理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有关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以帮助广大图书馆从业者深刻了解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推动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全书分为资源建设、服务、阅读推广、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和民办少儿图书馆六个部分,文末还提供了建国以来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相关政策及标准规范目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既从纵向的角度研究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历程,也从专题的角度研究了民国时期教育领域各个层面和机构,包括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短期教育及图书馆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和招生、就业与深造,并研究了民间组织、政府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日本在华图书馆学教育。本书参考大量档案等一手资料,数据翔实可靠,是研究这一时期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参考。
本书从情报流程、情报支持等角度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研究,以大量的案例讲解介绍如何将情报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引入我国目前的情报工作中,提出具体安全问题的情报分析和反情报策略,为新时代下安全问题的情报研究提供参考。在案例分析部分,本书将6W理论应用到情报支持路径的分析中,把情报支持路径分为态势感知、分析推理、对抗策略,用于支撑安全问题的决策。理论联系实践研究后,本书还进一步探索了融合下的情报研究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从而使情报研究真正服务于国家和组织的重大利益,为国家战略提供保障,确保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