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图书馆学专业必修课教材,全面讲解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介绍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及图书馆事业宏观发展状况。本书初版于 1985年,第4版是在2008年修订二版基础上的又一次修订,吸收了国内外图书馆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修订乃至重写,反映了新技术对图书馆转型的影响。本书除用作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外,还适合作为图书馆员的专业入门读物。
本书旨在帮助图书馆员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并成功投稿。由多位核心期刊主编撰写,内容包括: 写什么 论文选题分析 怎样写 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 如何写得更好 论文语言的逻辑架构、层次设置与提炼方向 如何规范写作 学术论文规范概述 如何提高被录用的几率 投稿指南 书后附 参考文献著录样例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信息汇总表, 配有大量写作案例。适合作为馆员学习材料。
2003年,于良芝教授的《图书馆学导论》,在图书馆学界反响热烈,影响了一大批学人,甚至一书难求。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于良芝教授不断反思和更新课程内容,发现《图书馆学导论》一书中存在一些缺陷,为了纠正其中的错误,回报《图书馆学导论》读者的厚爱与鼓励,力作《图书馆情报学概论》一书。《图书馆情报学概论》是一部为融贯的图书馆情报学(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而做的概论性著作。目前,国内概论性教材,多数只针对图书馆学,或只针对情报学,本书为国内针对LIS的基础理论教材。于良芝教授一改《导论》中刻意表现的专著风格,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减少直接引用,极大地改善了内容的易读性。她希望本书不仅仅能带给学生图书馆情报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能辅助相关课程培养他们作为专业人员的能力。本书所阐释的概念和理论
本书从蕞省钱到蕞奇幻的食谱,应有尽有。书中收录的食谱包括:中世纪千层面、红烧麻雀吐司、糖皮兔子、北极果冻、叫花刺猬 阅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受到人类在过去吃的那些东西在现在看来是多么奇怪、有趣或是恶心,或仅仅只是单纯地让人好奇。 这些食谱皆出自从中世纪到 二战 时期的英国,让读者看到以前的英国人都烹饪些什么神奇的东西。每道食谱都配有迷人的插图及菜肴与食谱作者的时代背景,还可以让我们一窥英国不同时代的社会及经济状况。
本书全面讲解高校图书馆工作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涵盖图书馆行业组织以及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探索、阅读推广、空间再造、科研写作等。全书共有九讲。朱强、肖珑、杨新涯、胡小菁、卢振波、黄晨、池晓波、王宇、王波等业内专家担任各讲的主笔。本书以实用性为主要原则,以应知应会、实操技能为主要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馆员培训图书及馆员自我提升的学习材料。
本书是 广州图书馆学术丛书 之一,是广州图书馆方家忠馆长对自己三十余年公共图书馆职业生涯所做的思考与心得。全书分为 时代、机遇与环境 理念、使命与功能 领导与管理 特殊时刻 四个部分,不仅全方面展示了广州图书馆的这些年来的发展,还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于图书馆管理的认识。全书从时代环境着眼,内容囊括公共图书馆的理念、使命、功能、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并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人才建设、馆舍建设、组织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总结并凝练了自己的经验。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行文灵活,语言生动,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专业著作。它不仅能为图书馆人提供实践工作方面的指导,也能为热爱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
本书收录全国图书馆界43个优秀的科普阅读推广案例,主要选自*届和第二届科普阅读推广案例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该征集活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主要内容涉及:科普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科普阅读推广的目标人群选择,科普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形式和组织,图书馆与社会力量的项目合作等。这些案例采用讲座、展览、馆藏文献推荐、夏令营、科学小实验等多种形式,吸引了各个目标人群的参与。本书有利于厘清思路,激发创意,为各图书馆开展科普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彭斐章先生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他既是我国*早的图书馆学校 文华图专的*后一届毕业生,又是文华图专并入武汉大学之后图书馆学专修科的首批教师,被沈宝环先生称之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 承前启后 的人物。 他是建国后较早赴苏联留学的图书馆学家,在留学期间参加了*主席等领导人对留学生的接见活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获得教育学副博士学位回国。他长期在图书馆学教学与科研*线,创建现代目录学新体系,许多成果成为图书馆学目录学的经典之作。 此书本着客观真实的史学传统,既全面记录彭斐章先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情况,又系统呈现他的生活、家庭和成长经历;既反映彭斐章先生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贡献,体现学术价值;又反映他的修养与个人风范,体现科学家的人生品质。 本书既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图书馆学教育史实,又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三版2卷8册。第1卷为 分类号 主题词对应表 (共2册),第2卷为 主题词 分类号对应表 (共6册)。《中分表》第三版包括类目51873条;优选主题词120818条、非优选主题词(入口词,指向单个优选主题词)46434条,主题概念短语(入口短语,与《中图法》类目对应)66373条(指向主题词组配式61892条),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学科与主题概念。《中分表》第三版更新重点在于增改主题词、与《中图法》第5版类目对应,它起到《汉语主题词表》第3次修订版的作用。《中分表》第三版的主要特点:(1)根据文献保障原则,增补新主题词款目和删改旧主题词款目《中分表》第三版新增主题词10061条,删除错误或无文献保障的主题词80条,修改主题词形式并将旧主题词转为入口词约2400条。增删改主题词均依据于国家书目主题标引数据,较好
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在管理模式上有诸多创新之举。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在许多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共收录了25篇文章,全面反映了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从管理理念到具体实践,从总体规划到重点项目的调研和实施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一些图书馆往事、馆员的工作经历、读者和图书馆的故事等,详细梳理了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本书不仅是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对自己十年成长历史的回顾和纪念,也是一本反映图书馆人砥砺奋进工作精神的图书。本书可为图书馆从业人员和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人士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榜样和参考样本。
本书介绍了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内容,共分八章:认识文献资源采访、如何制定馆藏发展政策、如何搜集文献出版信息、如何采集和遴选文献资源、如何构建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如何完成文献招标采购、如何安排文献采访工作、如何拥抱智慧图书馆时代。通过分析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招标实践和特色馆藏建设案例,为同行提供可借鉴的、实操性强的工作方法,并对智慧图书馆时代下文献资源采访事业的创新发展提出思考。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研究 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研究设计沿着破题 立论 求解 创新的研究思路,形成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应用 的研究框架:首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理论研究,分国分项开展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实践进展,提炼出经验教训和特色做法等,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提供启示与借鉴;其次,从国家、行业和地区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以及标准化工作的体系框架;*后围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标准,分别从横向的基本标准层级和纵向的地理范围切入,研究我国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两个地理范围内的基本标准。书后附有调查问卷和课题组汇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研究相关文件目录》,对深入了解本书整个研究以及
为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实践,促进业务交流,编者从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信息素养教育获奖案例中选出39个优秀案例编成本书。本书分为信息素养教育、主题文献推广、阅读分享与空间建设、特色阅读活动、大学生阅读推广等五部分,每部分收录多个案例,并邀请蔡迎春、邓咏秋和李武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本书有利于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案例写作水平,对各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和信息素养有参考价值。
本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梳理馆藏数字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范围与环境的基础上,以工作流程为主线,突出开发规划、数字资源加工数字资源加工、组织与整合等重点环节,界定了馆藏数字资源的范围、数字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总结了产检的开发方式与一般开发流程,研究了馆藏数字资源的开发环境,探讨馆藏数字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规划问题、数字资源加工技术、标准规范以及长期保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梳理适用于馆藏数字资源开发的资源组织方法、资源整合思路与整合方式等。
本书系浙江省杭州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杭州图书馆1912年以前古籍30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社区图书馆学属于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开展社区图书馆学研究,对构建系统、全面的社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推动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社区图书馆学研究概论,社区图书馆的概念、类型与社会角色,国内外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社区图书馆业务工作,以及社区图书馆管理实务。本书附录中收入《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公共图书馆宣言(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WH/T 73 2016 社区图书馆服务规范》等相关常用法律法规文件,供读者阅读、学习过程中参考。
1.《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1996年,反映1990年至1995年间的情况。自1999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1999年卷、2001年卷、2003年卷以及2005年卷。自2006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 2.《中国图书馆年鉴》自2007年卷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国图书馆年鉴》编辑部主持。 3.《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反映2017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 4.《中国图书馆年鉴2018》的动态性信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各分支机构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机构或教学研究机构提供。文中的统计资料来自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专业协作组织、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以及有关专业机构。文中的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近年来,纸品收藏日趋兴盛,花笺、书札是其中的重点,其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都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影印名家书札、花笺图案的出版物不胜枚举,但系统准确的追源析流之作,仍不多见。本书简述笺纸、书札以至信封的前世今生,上溯渊源,下追变异,并以实物为例,对于近代以来的书信载体,分门别类予以介绍,希望对于晚清江南花笺与文人制笺,能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中对现当代书信及其载体的衍生变化的分析,也能对收藏者有所启发。花笺、信札这一收藏专题,遂成为窥探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窗口。得闲时手持一纸,品评揣摩,个中滋味,如鱼饮水。 《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是著名文化学者、藏书家薛冰先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文津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对 1909 1949 年间国家图书馆同人的著述情况进行研究,对其学术理论和方法、学术特征、学术成就等作出系统的考察。全书包括同人著述概况、学术研究的分期、学术特征、同人译作研究、编纂出版的联合目录、馆办学术刊物等章节。书后附同人著者名录、同人译作一览表。本书重点关注清末、民国时期活跃在国家图书馆场域中的 同人 这个学人群体,其研究丰富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内容,值得相关研究者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T 45-2012):文本数据加工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内容编码标准、存储格式、内容标记、加工准备、文本制作、元数据加工、文件命名、数据保存、质量管理等。
本书系苏州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古籍数据12517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