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为海外汉学家浦安迪用比较文学方法,就中国经典文本《红楼梦》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解析。不同于重视评点的旧式读法,书中引入“原型”与“寓意”的西方文学理论,意欲揭示这部作品的内在思维模型,以及表层叙事背后隐藏的含义。之所以选择《红楼梦》,是因为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二元对立互补( 阴/阳、寒/暑……) 和周期循环往复(五行、四季……)的文化思维模式。钱锺书先生曾向学者引介本书,此次为中译本首次出版。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写道: 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录像带、看世界杯转播的时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样“轧”着马路的时代。大家都被创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着提不起裤子,但都在其中亲密无间其乐无穷。 八十年代,是朱伟骑着自行车从一个作家家里,去见另一个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间,他相继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伟开始在博客中写《我与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轨迹回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节点,记录与一位位作家交往的过程。 本书是朱伟三年阅读和写作的结晶,他逐一重读了活跃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条分缕析,系统解读了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
本书深入阐发、比较了古希腊哲学由物理学(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存在论)展开的逻各斯之路,启用了“道家形而上学”概念,以分析、论证道家哲学自然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梳理和考辨了道家知识语境中的“形名”“神明”这两个关键的细节,系统阐明了道家“知识论语境”的复杂脉络;分析了道家伦理学及其政治社会理论,阐明了以道家自然人性论和无为心性论为核心的、伦理规范的道德形而上学特征,并把道家哲学概括为以心性论为基础的、“精神高于物外”的境界形而上学。 本书的主要成就在于:创造性地阐明了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并揭示了道家形而上学的内在脉络和理论;同时,从世界哲学史尺度的比较视野,深入阐论了道家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异同,广涉康德、尼采、存在主义、哲学阐释学和后现代理论等。
《香山魂》一书精选古今中山地区在学术、音乐、学术、创作、经商等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黄佐、何吾驺、欧阳庚、萧友梅、苏曼殊、郑观应、王云五等共十数人为代表,通过对他们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中山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精彩。
本书为《马叙伦全集》的一种,是马叙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出土前的五十年间,《老子》研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之一。本书采用本证和旁证相互结合的科学方法研究《老子》,侧重校勘。全书征引各类版本,异文资料相当丰富;利用古文字材料,从形体结构解析字义;援引《说文》和各类文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训释。
西语世界由古至今数十位文坛大家,尝试以平易节制的风格读者走进不同的世界,分享西语文学独特的魅力。
《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增订本)》,李剑国著。本书所叙者包括两宋传奇文与志怪传奇小说集,小说集以志怪传奇为主兼有杂事者亦收录。一般杂事之属虽历代书目多以入小说类,以其多为纪实之遗闻逸事,概不叙录。辽金二代因作品极少,难以独立成书,故列为《附编》,附于两宋小说之后。凡于每种作品之作者、年代、著录、版本、篇目等项详事考辨,对其主要内容、艺术水准、源流影响等亦略事评议。 初版于1997年,至今二十年来,作者陆续掌握了许多新资料和研究新成果。本书的增订主要有以下几项:其一,增加了一些新篇目,有洪炎《尘外记》三卷、邵德升《分定录》、魏彦良《赵士遏治瘵记》。其二,考定作者,如《书仙传》考定为任信臣作,《至孝通神集》三十卷为过勖作,而非文彦博,《唐宋科名分定录》三卷原疑为即邵德升《分定录》,今断为
《温病名方验案说评》从临床运用实际出发,精选出历代医生治疗温热病名方48首,对此加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评说,并以此为纲精选当代医生林名宿的临床运用验案700余例,附加按语而辑成,以览当代医贤运用温病名方之绝技,得窥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温热病水平之一斑。
生态女性主义兴盛于2-世纪70年代的西方,在中国直至目前才刚刚起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观点,分析了中西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态、发展特征、精神内涵及其内容和主张方面的不同。生态化特质首先表现在当代文学的“自然性”,自然被“返魅”、重新获得灵性,那种将自然视为资源与获利工具的观念受到了批判;物种间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从自然规律与保持自然节制等生态主义的核心信念也渗入当代文学中。其次是人的自然性/感性与社会性/理性的关系得到了重整。作者认为,生态文学的主张与中国传统精神相一致,中国文学有可能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女性主义。
MRI能够对人体解剖结构、组织结构、形态学信息、生理生化及功能方面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因而在临床医疗方面具有颇为广泛的应用。本书精致简明,携带方便,可满足放射科医技人员、临床医生掌握MRI的原理、技术及近年来发展的需求。
《我与我的世界》讲了近二十年间,我看过属于传记文学的专集,在五百种以上;当然并不严格地限于“传记”或“自传”,包括“回忆录”、“忏悔录”、“感想录”、“随笔”、“谈话录”、“旅行记”、“日记”、“书简集”在内,见到了就看,当作现代史料看,颇有用处。三十五年前,由于政治关系,陈仲甫(独秀)先生拘囚在南京地方法院,我就替他设法提供材料,写起自传来。他动笔写了八章,局势忽变,朝野合作抗战,便恢复了自由,自传便中停了。抗战第二年,我还在汉口某里中,见了仲甫先生,他也颇有意写下去,可是,他晚年住在江津那几年,并没把自传写起来。坊间所见陈氏自传依旧是开头那么一截子,我们总觉得不够味似的。十多年前,我又曾劝知堂老人(周作人)写回忆录,这回总算劝成功了,全书有三十八万字,完完整整地一份史料
本书为《马叙伦全集》的一种,是马叙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出土前的五十年间,《老子》研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之一。本书采用本证和旁证相互结合的科学方法研究《老子》,侧重校勘。全书征引各类版本,异文资料相当丰富;利用古文字材料,从形体结构解析字义;援引《说文》和各类文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训释。
这是一个大众评“红”的时代,这是一个“小人物”出头露面遍地风流的时代。小人物理解小人物,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也被推向了前台,即使像贾宝玉、林黛玉等“大人物”,人们更加注意的也是他们身上的“小人物”的色彩和成分。 作者写这些红楼“小人物”,着意于他们的“诗性”。丫嫘们的“俏”和小厮们的“俊”也许能彰显另一种魅力,不必和现代“美女”们的“酷毙了”和现代“帅哥”们的“帅呆了”去争风吃醋吧。
中国民间故事的科学搜集与探究,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兴起,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引发研究热潮,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便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他参考国际通用的AT分类法,并主要按照中国故事的特点加以归纳和概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故事类型,共计二百余个。作者还尽可能地指出了这些类型所涉及的中国古代典籍或其他出处,并发表了许多对中国民间故事各方面事象的见解。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言,本书“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它也是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学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