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图丹镜》是一部明代著作,又称为《白岳山人集注易图丹镜》,作者张星余。 此书分为五卷,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次,辑录与《周易》相关的各类图表及道教修炼文献,有些图还附有作者的解说。卷一内容主要与传统天文学河图、洛书、六十四卦等内容有关;卷二则多与人事相关,收录《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天真论》及《阴符经》《清静经》等文献,并节选了《道德经》《周易 系辞》等书,甚至《心经》《坛经》等佛教文献也做了全文收录;卷三内容主要为道教修炼的方法,收录《至道源流》《上丹田直指明心见性图注》等文献;卷四的内容主要是道教修炼文献,与卷三相类,但本卷中收录的修炼歌诀甚多,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卷五则主要与道教修炼中的内丹之术相关。 全书配有多幅版画,雕刻精美,生动精细,是晚明刻书佳作。
《论语》可谓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用语录体的形式,将孔子和他的弟子、再传弟子以及当时重要人物的言谈举止记录下来,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和孔门子弟言行的主要途径。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就成为官方尊崇的正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两千年以来的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自南宋起,《论语》被列入四书之一,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枕边书和科举考试的书。至今,它仍然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古代政治伦理思想、道德规范、礼仪制度、教育理念的源泉。 《论语》全书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将一个鲜活的孔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它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性格迥异,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语》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与《西游记》齐名的神魔小说。讲述商纣王荒淫无道,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的故事,铺叙道教诸仙和众神来历,塑造了姜子牙、哪吒、杨戬、土行孙、哼哈二将、四大天王等民间喜闻乐道的艺术形象。全书描写生动,充满奇异的想像,历代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本书以清初 四雪草堂 刊本为底本,王维缇点校整理。钱伯城《前言》,原刊于本社1989年出版的《封神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内容、成书等作了详细介绍。此次出版,新增注释、插图和附录三部分,以便广大读者阅读。注释600余条,重点解释疑难字词及文化常识;插图近200幅,选自明万历金阊载阳舒文渊刊本、清 四雪草堂 刊本、清光绪上海广百宋斋铅印本、清代墨绘本《封神真形图》等。附录,选择《史记》《尚书》《诗经》等古代典籍中对 封神演义 历史的记载,
《玄隐遗密〉由《九真要》《九常记》《黄帝内经》(太乙版)《阴阳大论》四部分组成。皆是以自然现象、天地形物的变化来探究、阐释人体脏腑功能,用天地之理讲医学、讲人体的古典医学。皆是在道家、道教医学人士中,主要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的形式保存下来,至今未有刊行。其中〈黄帝内经〉与现在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篇幅、内容,环是理论观点都有颇多差异。再如〈九常记〉所论之脏腑,是中医脏器学的开始,是五脏六腑说形成之前对人体器官认识的雏形。学习研究本书,可以使读者知晓在现在通行的中医理论学说之外,不同的学说和认识。
《安士全书》系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中国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称其为 善世奇书 ,将其列入苏州弘化社常备流通书籍,并且是印光大师倡印的D一部书,发行后广受各路名人追崇,流通达数百万册。 全书共分四部,即《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 厚重的60万字,汇集了儒释道三教典籍精华和诸多历史故事,深刻诠释了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一体,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消除烦恼、大彻大悟。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2种)》为清代郋园刻本,较他本图文更为清晰。另附道藏本《搜神记》与元刻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 自有史以来,就有关于神仙的传说。神灵崇拜不仅是一种宗教现象,同时也是民俗文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收辑了数千年来老百姓所崇拜的各种神的姓名、字号、爵里及封谥,并有动人的木刻图像。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以及与其他各家思想的论辩,文辞气势磅礴、雄健优美,是以 仁政 王道 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极为推崇孟子,认为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孟子集注 序说》),自此,孟子被称为 亚圣 ,孔孟并称。朱熹的《孟子集注》,是诸多《孟子》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体现了许多理学思想。本书在影印宋版基础上又加入了释文和诵读音频二维码。
白话诗人王梵志,至今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谜。野史说他生于林檎树中,多少带有些神话的色彩。而他的诗作,甚至同是宗教诗,也呈现出思想驳杂的倾向。著名学者项楚先生在通观敦煌文献中以及各种笔记小说中现存的王梵志诗的基础上,考定王诗绝非一人一时之作,在缜密详博的词义注释之后又在按语以及前言、附录中对各个王诗可能产生时代段的诗作进行了细致的厘定,分析出了一些王诗背后存在的可能的隐身作者,为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方向,奠定了基调。
《大唐西域记》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由玄奘述、辩机撰文而成。全书共十二卷,记录了玄奘赴西域游学、求法的经历见闻,是研究今中亚、南亚及新疆等地区之历史、地理、风俗的重要史料。《大唐西域记汇校》为范祥雍先生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以《大唐西域记》的古钞旧刻中年代较早、卷帙完整、校雠较精的 高丽新藏本 为底本,取敦煌唐写本残卷、北宋崇宁本、元 普宁藏 本等为校本,又采择《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释迦方志》《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他校,同时还吸收了底本所载《考异》、向达先生所校等成果。本书所据材料丰富,校勘精审,为地理史、佛教史等诸多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镜花缘》是一部长篇小说,由清代李汝珍所作。小说共一百回,叙述唐敖等游历海外的见闻和唐闺臣等一百个才女的故事。作者自称是 以文为戏 之作,故从情节构想,到议论行文,都颇重趣味性。前半部写海外传奇,充满浪漫色彩,后半部则多炫弄才艺学问,以及赞扬女子才学,对男尊女卑观念有所批评,对当时社会弊端或丑恶现象有所批判。嘉庆二十三年(1818)《镜花缘》首次在苏州刊刻,此后多次重印,足见其书的畅销。本次整理,以道光十二年(1832)芥子园藏版《镜花缘绣像》为底本,参照上海点石斋本、裕德堂本、张友鹤点校本等版本进行标点校勘。
《韩昌黎文集校注(套装上下册)》本次重版尽量改正原书的个别排校及标点疏误。因整理者已故去,处理疑误时,重点参考了原书所依底本东雅堂本昌黎先生集和旧注颇多取资的朱熹韩文考异等相关文献,并吸收了湖南大学昊钦根先生及其他热心读者的勘误成果。《韩昌黎文集校注(套装上下册)》是根据近代古文名家桐城马其昶(一八五五-一九三〇)的遗稿编辑而成的。马氏用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并采集了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各家的评说,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各方面,都对旧注作了许多订正和补充;旧本字句讹夺的地方,也作了细心的校勘。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共同编纂而成。该书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记录了大量自汉末至刘宋时期名士贵族的逸闻趣事、言谈举止以及生活风貌,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化、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 全书原分为八卷,后传本分为三卷,共三十六门,涵盖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多个方面。每一则故事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哲理。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还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政治生态以及文化思潮的变化。 书中故事大多以人物为中心,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写,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或机智幽默,或才情出众,或品德高尚,或放诞不羁,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
今此《陆机集校笺》,为陆机赋、诗、文全集之整理本,整理者在诸家整理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为学界及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完整、确切可信且较为深入丰富之文本。本书内容包括:前言,例言,陆机集(各篇之校勘、笺注、集评),作品辑佚(包括赋、诗、文及专著,亦均施以校勘、笺注),作品总评,附录(包括陆机年表、传记资料、序跋题识、引用及参考书目四种)。
《涌幢小品》,明朝朱国祯撰,王根林校点。此书三十二卷,内容丰富而翔实可靠。举凡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领域,都广为涉及,蔚为大观。有些内容可补正史之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本书以天启二年刻本为底本加以校点。
古代有关梅花的画谱和诗集合集,繁体竖排。本书分为宋人宋伯仁所撰《梅花喜神谱》和元人郭豫亨所撰《梅花字字香》两个部分。《梅花喜神谱》共上下两卷,集有百幅梅花图,每图另配以五言绝句,极写梅花形态之妙。初刻于南宋嘉熙二年,现已不存,今据国家图书馆藏古倪园影宋刻本整理。《梅花字字香》为元人郭豫亨汇集前代咏梅诗句之作,主要由前集和后集构成。每集句成一诗,必在其后缀有原句作者名,以示来源。本次整理以元至大刻本为底本。本书现收录在我社自编的 清赏丛书 中,采用宣纸线装的仿古装帧形式,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郁达夫乃一代文豪,他的文学活动,文史学家们大都着眼于小说与散文,而很少顾及他的旧体诗。其实,郁达夫的诗词,在他的整个创作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刘海粟评论其文学成就,以为"诗词*,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郁达夫的旧诗今存近600首,从写作区域看,大略可分为"留学日本诗"、"国内诗"、"南洋诗"三部分,忠实记录了作者人生的三个阶段。 本书收录郁达夫诗词数百篇,另附断句、联语、新诗和外文诗,是市面上*的郁达夫诗词集。笺注者以时间顺序排列其诗,有时间不详者,原则上依《郁达夫诗词集》编次。本书笺注兼顾注诗与注典。因郁达夫用典往往同一典源而用时各有侧重,因此笺注者在注典时不避烦复,以期正确反映诗人的真意。
《陶渊明集校笺》,作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〇一一年曾出过修订本,改正陶集正文中的个别错字和笺注中的几处错误。此次作为典藏版推出,作了系统性的增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恢复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十卷本的原貌。作者龚斌先生当年校笺陶集,以陶澍十卷本为底本。信陶澍说,以为卷八《五孝传》、卷九《圣贤群辅录》(一名《四八目》)上、卷十《圣贤群辅录》下是伪作。*近几年,经反复思考与论证,认为前人判断《五孝传》、《圣贤群辅录》是赝作,证据似是而非。故恢复陶澍十卷本的原貌,增补八、九、十共三卷,编次一依陶澍本其旧,并笺注《五孝传》和《圣贤群辅录》。 二、再次校勘陶集,修订校记。本书从初版至修订版至增订版,前后共校勘三次。这次再校,仍以清道
《古文尚书考》,惠栋撰。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内容广征博引,参照《左氏春秋内传》《说文解字》等古书所著录的《古文尚书》並附閻書十四條,从篇数、篇名、篇次、文字、内容、史实、典制等方面辨析东晋梅赜所献孔传《古文尚书》之真伪,揭示其为伪书,全面闡述孔壁古文爲真,梅氏古文爲僞。下卷分别節取古文《尚書》二十五篇之文,廣引群籍,一一辨其由來,进一步论证梅氏古文为伪。惠栋对《古文尚书》的考证将《尚书》辨伪工作又向前推进一步。 《儒藏》精华编 首次整理出版此书,以国家图书馆藏读经楼刊本为底本,以上海书店影印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学海棠刊《皇清经解》本为校本进行点校整理,校勘精良。 《儒藏》精华编选刊 入选此书,推出单行本出版。 《九经古义》,惠栋撰。惠栋所撰《九经古义》十六卷,计有《周易》《尚
《文化丛书系列:西厢记(套装上下册)》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厢記》,取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并在金朝人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的基礎上改编、創作而成。内容寫書生張君瑞上朝應舉途中,和相國之女崔鶯鶯在普救寺相遇,并產生愛情,因崔母老夫人的反對不能如願;後來,通過侍女紅娘的相助,二人*終冲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而結合。
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南宋陆九渊撰。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学者尊为象山先生,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与朱熹齐名,并称 朱陆 ,二人常相论辩,争持不下。陆九渊之学远绍孟子,他提出 心即理 的哲学命题,认为治学以 发明本心 为主,是宋明两代 心学 一派的开山之祖。陆九渊不好著述,传世者多为论学书札及语录讲义,其文集南宋时已屡见刊行,流传版本众多。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嘉靖四十年何迁刻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十六年李茂元刻本,参校道光三年金?G槐堂陆邦瑞刻本,并吸收喻震孟《陆象山先生文集校勘略》的校勘成果。年谱部分,因明嘉靖四十年之前一直以单刻本形式流传,故增加明嘉靖三十八年晋江张乔相刊本及清雍正十年严俊刻李绂增订本二种年谱单刻本作为校本。《象山先生全集》校点者为武
马茂元先生的《唐诗选》初版于196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种唐诗选本,广为流传,影响了几代读者。后经二十余年的全面修订增补,于1999年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修订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调整篇目。在总数五百余篇大体不变的前提下,修订本调整篇目约占35%,家数亦有所增删;较全面地体现了唐诗的概貌,各种流派、题材、风格的代表作尽行收入。2.诗人小传的修订与增写吸收了三十多年相关研究成果。3.补订注释。注释是这部《唐诗选》极见功夫与特色的部分,除通常的释义外,每于全诗关节与疑难处作提挈点拨,有一语中的、通体透脱之妙,能见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感觉能力。4.增加总评部分:既与注释中随机生发的点评呼应,以显示全诗精要,也借此作前后左右的对照,以凸现演进之轨迹。
杜甫之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自宋代起,对杜诗的种种注释笺校便蔚然成风,有 千家注杜 之说。钱谦益是由明入清的著名学者,其学问之广博精深素来为世所公认。他着重以史证诗,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核进一步阐明杜诗的思想内容,对相关交游、地理、职官、典章制度等的笺注亦颇有价值,可说资料翔实、论证精当,是*有影响的杜诗注本之一。
------丛书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 1956年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及其后组建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创立伊始便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典籍。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独立建制后,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已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长、学术含量*、*能体现精品图书特色的一套大型丛书。 在2013年公布的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中,《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有75种榜上有名,是全国各家出版社中入选品种*多的一套丛书。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标志性项目。 《丛书》有选择地出版我国自先秦以来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力图反映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概貌。根据不同情况,或采用前人旧注或集注,均作必要的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或采用今人新注
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作,集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之大成的著作,是纵横之术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鬼谷子》强调辩证地对待世界,既要能合理控制人的自我欲望,又要利用、顺从并满足人的欲望来达到目的。也是中国古代非常有特色的哲学著作。书中提供的智谋,可以广泛运用于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鬼谷子》流传版本有《道藏》本、清嘉庆十年刻本等,此次广陵书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线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