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1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巧工创物《考工记》白话图解
    •   ( 553 条评论 )
    • 张青松 译 /2017-10-01/ 岳麓书社
    • 《考工记》记述了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全书约7000多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涉及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巧工创物 考工记 白话图解》以孙诒让《周礼正义》中的经文作为底本,为方便读者理解,按照 信、达、雅 原则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个别疑难字词在原文中以夹注的形式出现,并增加了若干插图,以飨读者。

    • ¥7.5 ¥15 折扣: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傅山集
    •   ( 378 条评论 )
    • (清)傅山 著,吴言生景旭 解评 /2010-09-01/ 三晋出版社
    • 傅山(1606—1684),字青主,初名鼎臣,一字仁仲,别号甚多,有公之它、石道人、丹崖子、青羊庵主、侨黄老人、朱衣道人、酒道人等,受道法于龙池还阳真人时又更名真山。山西阳曲西村(今山西太原北郊)人。傅山生活的年代,是明清两大王朝政权更迭、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明朝末年,朝廷内部明争暗斗,结党营私,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统治阶级与农民百姓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甲申之变,泱泱大国沦于异族的铁蹄之下,江山易主,满目疮痍。此时,已近不惑之年的傅山思想已日渐成熟,一方面,他痛感明季政治的腐败,面对内忧外患却束手无策、以迂腐的理学愚弄黔首;另一方面他深恶痛绝清朝的异族统治,坚决抵抗,坚持民族气节,表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操。这种思想贯穿其一生,深刻影响了他的

    • ¥8.1 ¥18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高适集
    •   ( 223 条评论 )
    • (唐)高适 著;阮堂明 解评 /2008-10-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众所周知,我国古典诗学从唐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追求空灵渺远,讲究言外之意、意外之境、韵味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种审美风尚体现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本书所的高适诗,以《四部丛刊》本《高常侍集》为底本,参校以《全唐诗》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同时也注意参考今人的校注本,比如刘开扬的《高适诗集编年笺注》等

    • ¥6.7 ¥15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王安石集
    •   ( 325 条评论 )
    • (宋)王安石 著,魏晓虹 解评 /2007-09-19/ 三晋出版社
    •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3首、词5首、散文35篇,均选自《临川集》(四部丛刊本)。个别字句参考他本校改,注文中未一一说明。选注之时着重选取那些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有关的诗文,同时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诗文编序大致以时间为经,以内容为纬,综合排次。题解中的诗文创作年代主要参考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和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末附 王安石年谱简编 、 王安石研究主要文献 及 《王安石集》名言警句 (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王安石学养深厚,诗文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广阔的领域。

    • ¥9 ¥20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周邦彦集
    •   ( 187 条评论 )
    • (宋)周邦彦 著,孙安邦 等解评 /2010-09-01/ 三晋出版社
    • 本书按照《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编撰要求,选诗5首,词56首。依照词作内容,按春景([瑞龙吟]至[一落索])、夏景([满庭芳]至[诉衷情])、秋景([风流子]至[夜游宫])、冬景([红林檎近]二首)、单题([解语花]至[菩萨蛮])、杂赋([绮寮怨]至[虞美人])、补遗([关河令]至[烛影摇红])为序编排。每首诗词除“题解”外,分别予以“新解”、“新评”。“题解”除介绍有关词牌外,对词的写作时问、地点、时代背景尽量予以交代;对于难以索解的只好阙如。对于误解的词牌如[过秦楼](“水浴清蟾”),径改作[选冠子];对词牌的异名、别称加以详细辨析。在“新评”、“新解”中,我们参阅了数百种有关著作、论述,对原词中的异文择善而从。“新解”主要注释字词,分段释义,辨析疑难,纠正误解。“新评”主要对该词流传情况、历代评论加以梳理,对溢美之

    • ¥8.1 ¥18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黄庭坚集
    •   ( 269 条评论 )
    • (宋)黄庭坚 著,吴言生杨锋兵 解评 /2010-09-01/ 三晋出版社
    • 黄庭坚在青年时代,诗文就受到苏轼的高度称赞,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的诗多为描述个人经历、亲友间的友谊,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抱负与感喟。他的词多是饮酒、赏花、歌咏自然风景和男女之情,随意抒写,比诗明白流畅得多。豪放旷达恣肆之处,有时得苏轼之神韵。他的文章十分注意学习前人文章的法度,或写景状物,寓深刻的哲理于其中;或谈论文学艺术,阐明自己的诗学观点;或讲述与友人的情谊,感情诚挚;或应人之请写记作铭,通过对人物、事物的记述说明一种道理,绝非泛泛的应酬之作。本书收录了黄庭坚的经典作品。本书解评的黄庭坚作品,主要以四川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的《黄庭坚全集》为据,分别参照了中华书局出版的《黄庭坚诗集注》以及由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

    • ¥9 ¥20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龚自珍集
    •   ( 199 条评论 )
    • (清)龚自珍 著,侯荣荣 解评 /2008-09-01/ 三晋出版社
    • 龚自珍(1792-1841),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又号羽□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山房诗》。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生平:龚自珍一生可分三个阶段:①20岁以前,在家学习经学、文学。他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小学。12岁从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 是文集之托始 ;15岁,诗集编年;19岁,倚声填词;到

    • ¥8.1 ¥18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欧阳修集
    •   ( 292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著,沈利华倪培翔 解评 /2010-09-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欧阳修其人及其诗文,几百年来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特别是宋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产生过许多研究成果,其作为一代文宗,博学多才,诗、词、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当时和后世所钦仰。欧阳修的文学创作成就,以散文为,其次才是诗和词。本书选欧阳修诗35首,词20首,文26篇。

    • ¥8.1 ¥18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芩参集
    •   ( 206 条评论 )
    • (唐)岑参 著;阮堂明 解评 /2010-09-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岑参(7157~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的生平事迹大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个时期是他三十岁出塞之前。岑参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文本相太宗,伯祖父长倩相高宗,伯父羲坐太平公主谋逆遭诛,家道衰落。父亲岑植曾两任州刺史。参少年时,父逝,从兄受学,“能自砥砺,遍览史籍”(杜确《岑嘉州集序》)。十五岁时,到嵩山少室读书,在早期诗作中,可以看出他耽情山水,恬然自适的思想情绪。但积极用世,是他思想的主要方面。二十岁,他“献书阙下”,赴长安求仕,结果是“金尽裘弊,蹇而无成”(《感旧赋》),失意而归。 岑参诗则擅长描写,善于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描绘景物,并在写景中寄寓感情,渲染气氛,如写狂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写

    • ¥6.7 ¥15 折扣:4.5折
    • 旧五代史选译 凤凰出版社
    •   ( 10 条评论 )
    • 著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旧五代史选译(修订版)》由宋薛居正主持编修,凡150卷。全面反映了五代十国的历史风貌。本选译本,以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为底本。此次选译,依次选了《梁书》、《唐书》、《晋书》、《汉书》、《世袭列传》里的15篇纪传。如《梁太祖本纪》和《周世宗本纪》,通过这两位优选统治者的生平事迹及在位时的大事,可以大致看出这段历史的发展轨迹。入选的篇章,不作全译而只译其中重要而精彩的部分,对于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和生僻的字、词,做了简要的注释。译文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直译的办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 ¥8.5 ¥17 折扣:5折
    • 梁书选译 江苏凤凰出版社
    •   ( 10 条评论 )
    • 于白 /2011-05-01/ 江苏凤凰出版社
    • 《梁书选译(修订版)》内容简介:自西晋“永嘉之乱”至隋文帝平陈(304-589年)的近三百年间,我国出现了长期混战的割据局面,各种力量组合分化、起伏消长,情况十分复杂。《梁书》记载的是起自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迄于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共五十六年间的梁朝史事。《梁书》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合为五十六卷,唐姚思廉修撰。姚思廉又撰有《陈书》三十六卷。《梁书》和《陈书》的编著,是从思廉的父亲姚察开始的。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

    • ¥8.5 ¥17 折扣:5折
    • 群书治要360(第三册)
    •   ( 504 条评论 )
    • (唐)魏征 著 /2015-11-01/ 团结出版社
    •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 采摭群书,剪截淫放 ,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 治要 ,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 贞观之治 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 《群书治要360 第三册》将《群书治要》的嘉言整理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 ¥10 ¥20 折扣:5折
    • 隋书选译 凤凰出版社
    •   ( 16 条评论 )
    • 著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隋书选译(修订版)》内容简介:在“二十四史”中,《隋书》是第一部成于史馆众家之手的史书。它是唐朝初年所设史馆修撰的六部“正史”之一。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秘书丞令狐德?鉴于“近代以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旧唐书?令狐德?传》)的状况,向唐高祖建议编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书。次年,朝廷任命封德彝、颜师古等人主持修撰《隋书》,但历时数年,未能成书。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改组史馆,建立制度,重修五朝史。

    • ¥10 ¥20 折扣:5折
    • 史通选译 修订版 江苏凤凰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著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很早、历史很悠久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对上古器物图识研究的很新成果证明,早在公元前二千三四百年之间,我国就有了文字。据《史记》记载,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成汤时代,就有了史官的设置,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典册,可惜没有留传下来。直至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盘庚时代,才留下了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从此我国进入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继殷商之后建立起来的周朝,典章制度更趋完美,史官设置更为周备,文化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推动了文化学术的繁荣。

    • ¥8 ¥16 折扣: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白居易集
    •   ( 201 条评论 )
    • (唐)白居易 著;,孙安邦孙翰钺 解评 /2008-06-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白居易集》原诗文以《全唐诗》、《全唐文》为底本,选择了一百多首(篇)。遇有异文,参考中华书局《白居易集》及《白氏长庆集》等,择善而从。并在解评中注明“一作×”,供读者抉择。对诸本中出现的不同字词,据本人的认同,择其一而从之,恕不一一注明。 白居易诗文,据诗人临终前一年即会昌五年(845)所写《白氏集后记》自云:“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虽罹兵燹,有所散佚,但绝大多数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宋绍兴刻本《白氏文集》七十一卷是今存早的白集刻本,文学古籍刊行社有影印本;商务印书馆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有《白居易集笺校》本。

    • ¥9 ¥20 折扣:4.5折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白居易集
    •   ( 109 条评论 )
    • (唐)白居易 著,孙安邦孙翰钺 解评 /2008-06-01/ 山西古籍出版社
    • 《白居易集》原诗文以《全唐诗》、《全唐文》为底本,选择了一百多首(篇)。遇有异文,参考中华书局《白居易集》及《白氏长庆集》等,择善而从。并在解评中注明“一作×”,供读者抉择。对诸本中出现的不同字词,据本人的认同,择其一而从之,恕不一一注明。 白居易诗文,据诗人临终前一年即会昌五年(845)所写《白氏集后记》自云:“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虽罹兵燹,有所散佚,但绝大多数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宋绍兴刻本《白氏文集》七十一卷是今存早的白集刻本,文学古籍刊行社有影印本;商务印书馆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有《白居易集笺校》本。

    • ¥9 ¥20 折扣:4.5折
广告